文 | 陶叔
首发 | 栩然说(ID:xuranshuo)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这段时间世界很不太平,很多国家却已经找不出办法来应对危机。这背后的原因既出自现在,也源于历史。
本文希望通过对资本主义二百年兴衰史的梳理,找出现实问题的有效解答。
01
不出所料,英国又换了一个首相。
特拉斯上台时,陶叔就没觉得这个狂妄的女人能像她吹嘘的那样,带领英国再次伟大。只是当时认为她最大的挑战是苏格兰独立运动,并且期待她与一心想搞分裂的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来一场“双雌对决”,直接把大英干成小英,送走老太太之后再送走世界上这根最大的搅屎棍。
万万没想到,特拉斯居然是栽在经济政策上。
9月23日,特拉斯发布了被称为“迷你预算”的经济改革方案。方案的核心就两条:减税和撒钱。
减税涉及公司与个人层面,总减税额大约为每年550亿英镑。
同时,为应对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民怨,实施“冻结能源价格”,总共预计要补贴1500亿英镑左右。
特拉斯认为自己足够大方,很开心地期待大家鼓掌叫好。
市场确实给出了热烈反应,迅速掀起一场债、股、汇三杀的金融海啸。
因为资本市场的玩家们都清楚,英国政府没钱,现在又是减税又是撒钱,唯一的搞钱路子就只有增发国债,必定造成国债价格下跌。为了避免遭受损失,金融资本纷纷抛售国债。
由于国债价格下跌太猛,到9月27日,国债大户英国养老基金总共亏了5000~6000亿英镑,相当于每个英国人损失了1万英镑。
好家伙,就算按特拉斯的计划执行两年,也就最多花费2600亿英镑,现在仅过了5天就捅出这么大个窟窿,完全是始料未及。
再叠加美国加息造成的资本出逃,英国股市连续下跌,英镑汇率连续下跌。
跌跌不休,跌得英国人哭爹喊娘,满腔的怒火都冲着那个败家老娘们去了。
遭受千夫所指之后,豪情万丈的“新铁娘子”不得不含恨下台。
接替她的是精神小伙苏纳克。
苏纳克光环耀眼,既有印度裔夺舍前宗主国的谈资,又有五常国家第一个80后领导人的活力。真是要颜有颜,要料有料。
英国人当然希望苏小哥能救大英于水火,但是前景如何呢?
陶叔掐算了一下,不看好。
为啥?因为特拉斯的减税撒钱这两招,苏纳克前两年刚用过。
苏纳克2020年2月当上约翰逊政府的财政大臣,3月就推出了给英国造成巨大财政负担的“大撒币计划”。具体内容包括:
减税。为英国企业延长贷款,以及商业减税政策,总额3300亿英镑;
撒钱。增加300亿英镑额外开支,用来给失业的和需要救济的英国人发钱;给因疫情没法上班的人,发放80%的工资。
这可比特拉斯虎多了,只是当时因为疫情的原因,资本市场捏着鼻子认了,没有跳起来造反而已。
特拉斯撒钱失败下台鞠躬,上台的却是个撒钱侥幸没出问题的,这英国经济能有救才见鬼呢。
英国的问题不是换一个首相就能解决的,同样的问题其实也出现在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甚至美国。
背后折射出西方治国能力的退化与办法的匮乏:谁上台都不过是减税或加税,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玩不出什么新花样。
02
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出现解决办法的匮乏呢?
再往深层次找原因,就要找到我们熟悉的那个了:历史周期律。
1945年,黄炎培先生跟教员提起历史周期律时,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会经历治乱兴衰的周期,只能延续200~300年的时间。
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原有的利益格局清零,整个系统轻装上阵,一门心思谋发展,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过天长日久的运行之后,包袱越背越重,经济
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随便一次磕碰,偶尔一场感冒就能送走。
王朝末年往往各种天灾人祸,看起来都是偶然事件引发的灭亡。其实是整个系统已经脆弱,特别是经济上受不起折腾,要是几件事一起来,开支远远大于收入,钱花光了系统也就搞崩溃了。
明朝是朱家子孙繁衍太多,按祖训又不能自谋生路,只能国家养着。读书人当了官以后不交税,很多平民把土地挂到官老爷名下,一起享受政策福利。这样开支增收入减,农民起义闹起来加上女真入侵,花钱如流水直接把大明放血给放死了。
清朝八旗子弟都由国家来养,一个个不事生产就靠吃铁杆庄稼过活。雍正帝搞改革,要求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要扩大税源,却被他宝贝儿子乾隆给废了。等到列强坚船利炮搞武装上访,每打一次败仗就赔一次款,最后在辛亥革命中朝廷连军费都凑不齐,不得不拱手把江山让给袁大头。
古今兴亡多少事,在根上经济早就注定了。历史周期律本质上是经济规律。
当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历史周期律以更频繁更直接的方式出现,那就是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毛病:购买力不足。
工厂生产出的商品卖出的价格总额,要远高于发给工人工资的总额,中间的巨大差值就是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当整个社会的生产都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后,必然造成资本家无法在单一市场获得想要的利润。
资本家一看,没有利润那还生产个锤子,立马选择减产避免亏损。相应地,工人们获得的工资更加减少,更买不起商品,加剧市场的生产过剩,引发更多的减产甚至工厂关门倒闭。
一旦陷入这样的死循环,结果就是可怕的经济危机。
1825年左右,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此后这种灾难每隔几年都要来上那么一回,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大倒退。
从那时到现在,正好接近200年。这段资本主义与经济危机对抗的历史,就是西方国家不断找办法,最终办法用尽的过程。
03
找到的第一个办法是扩大市场。
为了获取足够的利润,英国资本家将商品卖到周边的欧洲国家,终于迎来了一段平稳发展期。
但是当德、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工厂也都陆续建立以后,大家合力把池子里的水都抽干,到1837年经济危机又回来了。
这次严重的危机持续了6年,各国的工业规模缩减了一半以上。直到1843年才勉强恢复。
可仅仅喘息4年,1847年又爆发了一次危机。
1847年的危机引发了质变。这场危机通杀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无一幸免。大崩盘大失业使机械、钢铁等新兴产业的规模缩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同时,因为两场危机间隔时间太短,让全社会普遍失去信心。
信心的崩塌在欧洲引发了多国革命,当权者、旧贵族魂飞魄散,惶惶不可终日。
革命形势启发了一批学者,他们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存在的根本问题。其中脱颖而出一位年轻的革命思想家,也就是祖师爷——马克思。
1848年,马克思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应对危机的全新解决方案。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购买力不足只是经济危机的表象,根本因素有两个:
一是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资本家拿走了巨额财富,将其投入消费的部分相对特别小,绝大多数都积累为私人资产。当经济衰退时,私人资产并不会主动投入生产,反而越捂越紧,最终引发危机。
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动力问题。资本家只在足够利润的诱惑下才会投入生产,追逐利润成了唯一动机。经济衰退造成利润下降,资本家为维护私利而自保,坐视危机发生。
要彻底解决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必须从这两方面下手,改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社会财富归人民所有,才能有源源不绝的资本投入永续生产;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再以利润为目的,而是用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
总结来说,公有制与按需分配,就是破解经济危机的终极方案。
这套理论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但历史并未按革命家的预想发展,而是走向一个诡异的方向。
04
谁也没有想到,1847年开始的那场危机,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
1848年,圣弗朗西斯科发现金矿,1851年,墨尔本也发现金矿。这两处金矿无异于喜从天降,因为都是浅层矿,普通人背个包偷摸进去就能采。
天大的好消息让全世界都炸了锅,无数穷哥们蜂拥而至,追逐起了发财梦。这两个地方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旧金山”与“新金山”。
不少人确实发了财,他们把挖到的金子带回家乡,豪气地大笔采购各种商品。
在强大消费力的刺激下,整个社会的生产神奇地复苏了。
这就给了当权者很大的启发。
在马克思指出的经济危机的两个根本因素中,改变分配制度他们完全不会考虑,但是生产动力可以想办法啊。
除了大肆淘金带动消费,资本主义国家又找到了新的利润
由此,开始了各国抢夺殖民地的运动,资本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向殖民地高价倾销商品,同时低价采购原材料,一高一低之间进行不等价交换,获得了巨量的超额利润。
这些利润刺激着资本家的投资热情,工厂得以长期开工,无产阶级也相应获得持续稳定收入。
靠着从殖民地吸血,资本主义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平稳发展期。
与此同时,科技也对企业利润的增加做出了贡献。
资本家通过采用新技术,使生产效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就能获得更多利润。这就激励他们不断投入科技研发,推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因为有这三个方面在生产动力上一起使劲,资本主义就从1848年一直苟啊苟,不仅苟过来了,还越来越健康。期间虽然也偶有危机现象,但很快就过去了。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预言资本主义很快就会死亡,但是直到他们去世,资本主义都活得挺好。真是造化弄人。
但是化解危机的三板斧并非永远有效。
浅层金矿可遇不可求,挖完了也就完了。难挖的深层金矿跟无产者无缘,穷人再也没有白捡的发财机会,消费能力仍然会萎缩。
殖民地也不是永远可以扩张的,等到帝国主义把全球的落后地区瓜分完毕,列强们就只能守着各自的地盘竭泽而渔,早晚也会失去超额利润的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低垂的果子都被摘尽,研发上的投入日益加大,一般资本家承受不起这样的开支而被淘汰。当生产不断集中,垄断日益加剧后,垄断资本家也就不再愿意为高昂的科研费用买单,更倾向于利用垄断地位躺赢。
三板斧的威力减弱,危机爆发的可怕前景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
此时人们灵光乍现,一拍脑袋:谁说殖民地瓜分完了?你说那块地是你的,你叫一声它答应吗?直接抢过来不就完了嘛。
为了抢夺势力范围,列强们分好边从1914年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的贪婪终于引发了人类的浩劫。
一战打了四年,因为有大聪明中途跳反,真正的战败国就一个德国。列强把它那点本就不多的殖民地分一分,都不够塞牙缝。
战争破坏了欧洲大片工业区,恢复这部分生产力消磨了一些时间。然后呢,经济危机又来了。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是资本主义历史中让人寒彻心扉的可怕记忆。
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英国有500—700万人失业,德国失业人口加半失业人口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遍及全美的大饥荒和普遍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据估计,至少有7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7%。
从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
05
一战没能带来资本主义世界的长期繁荣,反而催生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当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大萧条哀鸿遍野之时,社会主义苏联正是欣欣向荣,见风就长。
按照马克思开出的方子,苏联的经济制度完全免疫了经济危机。
公有制的企业所获得的财富属于国家,国家根据社会需要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计划经济的生产与分配根本不会有过剩的问题,反而因为提高国家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持续增加产量。
在西方关停工厂,破坏生产力的同时,苏联的工业每五六年就翻一番。
在列强还在为殖民地急赤白脸的时候,仅靠国内消费拉动,苏联就跃升成了世界第二工业国。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社会主义的活力让资本主义相形见绌,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想:可能社会主义才真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从苏联模式中找到灵感。
他们的思路还是绕开马克思说的第一条,私有制不能动,这是国本,改了就成了社会主义了。继续在生产动力上做文章,不就是因为购买力不足导致缺乏动力吗?那就由国家直接来购买。
1933年,希特勒和罗斯福先后上台,不约而同推出政策,由国家投资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德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还不顾《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发展军事工业,狂造坦克、飞机。
美国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解决了400万人就业;拨款50亿美元给工程兴办署和全国青年总署,先后解决了2300万就业,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通过大基建提供的就业机会,把钱直接输送到社会底层,再由大众消费刺激复苏。
在国家的蛮力拉动之下,社会生产这台生锈的机器终于吭吭哧哧地艰难发动起来。
这个政策确实有用,被一个心思活络的学者发现了,开始写书进行总结。后来该政策就以学者命名,称为“凯恩斯主义”。
但是凯恩斯主义有一个严重缺陷:国家是没钱的,要投资基建,钱从哪来?
那就只能跟资本家借了,国家发行大量国债,许以一定的利息回报。一来资本家的钱囤在家里也没处花,二来国家老拿苏联吓唬他们,怕被共产,一开始他们也是愿意借的。
但是钱投进基建哪来的快速回报呢?也不敢加税,怕把好不容易有点恢复的经济又给弄熄火。
因此,国家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借新债还旧债,同时为了加大力度刺激经济越借越多。
这样一来资本家不干了,你这整个一杀猪盘,万一续不上岂不要亏个底朝天。
国债卖不出去,国家又没钱搞刺激了。1938年,美国和德国再次陷入全面萧条。
当时两国经济都在崩溃的边缘,只是希特勒性子急没绷住:没钱去抢总可以吧。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二战正式开打。
旺盛的战争需求拯救了美国。
06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独步天下。但同时,苏联展现的惊人生命力也令全球刮目相看。
按照帝国主义的尿性,美国应该收割打残了的欧洲各国,把它们作为产品倾销地,以保持本国长期繁荣。
但是,苏联的存在让它投鼠忌器。一个贫穷虚弱的欧洲,必将成为共产主义运动最佳的温床。
客观评价,美国战后那批政治家还是有战略眼光的。他们决定约束本国资本家的贪婪,用苏联这个头号敌人进行恐吓,威逼利诱资本家拿出真金白银给欧洲贷款,开放美国市场支持它们的复兴。
同时,美国带领资本主义国家一起建立福利、社保制度,让底层人民有最低生活保障,也就保证了社会最基本的购买力。
美军还满世界找仗打。二战之后美国发动200多场战争,战争带动的相关需求使其国内形成了“军工复合体”,巨大的利益同样刺激着产业的蓬勃发展。
资本主义在美国这个领头羊的强力带动下,再次进入了繁荣年代。
但是到了70年代,奋力拉车的美国有点力不从心了。
病根又是出在国债上。
因为无论美国是补贴西欧、日韩也好,还是到处打仗也好,本质上都是在充当散财童子。但是,美国这些撒出去的钱,往往是没有实际收益的,只会造成财政赤字越来越大。饶是美国发了大把战争财,也经不起这样长年累月的败家。
国债卖不动,国家贴不起,经济危机当然又回来了。
这个问题直到1979年美联储主席换上保罗·沃尔克,才找到新办法。
里根与沃尔克
沃尔克被称为“铁腕主席”,他的办法是采取激进的加息策略:联邦基金利率在1980年底达到了创纪录的20%。
这种做法的内在逻辑是:美国不再到处撒钱当冤大头了,而是用高利率把美元吸引回美国来吃利息。
美元回流大潮带动下,一切美国国内资产都被哄抢,原来乏人问津的国债也就顺势卖出去了,美国政府手里再次拿到大把现金。
等国库充盈之后,美联储开始减息,美国政府重新大把撒钱,社会购买力又能强劲起来。
按理说,在加息的背景下,国债的利息也相应提高,会造成以后要还更多的钱。
但是,自从沃尔克发明了这套加息减息的“美元潮汐”玩法之后,美国就已经完全变了。
以往国债的担保是税收,欠了债是要用实打实的财政收入偿还的。现在国债的担保则是增发更多的国债,借钱来还。只要我能借到更多的钱,就不用担心还不上钱。
你担心美国借不到钱?
美国军费每5年翻一番,势力遍布全球,有绝对把握颠覆世界上大多数政府。有军力作背书,美元你就得认。
只要你认美元,加减息周期就能收割全球,美债就不愁卖。
至此,美国彻底变成了一个金融帝国。实际上再也不需要苦哈哈地搞实体经济,通过操纵美元就能够剥削全世界。
8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加快“脱实向虚”,成为了一个依靠印钱的寄生型帝国。
但是,恰恰靠着美国不断向世界各国输出美元,所产生的持续不断的购买力维持着全球资本主义的生产,再次进入了繁荣年代。
还记得前文所说的化解危机的三板斧吧,美元其实就代替了第一斧黄金的作用。
而其它两板斧也以新的面目重新出现。
以前帝国主义争抢殖民地,为的是把本土生产的商品穿山跨海地卖过去。现在直接在落后地区设立工厂,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与资源生产商品,反过来卖给美国等发达国家挣美元。
而本土的工薪阶层整体往产业链上游移动,从事品牌、设计等价值更高的工作,同时金融、教育等服务业提供大量高薪岗位。这都使得社会底层能从全球化的生产中共同获利,极大缓和阶级矛盾。
美苏争霸的局面逼迫着西方在科技方面加大投资,集成电路、互联网、移动通信都是在当时背景下诞生的技术。这些技术带来的新产品消费需求,又刺激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进化升级后的新三板斧,不仅化解危机,更将资本主义推入一段黄金时期。
同时,这新三板斧也把苏联劈得招架不住,疲态尽现。
07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能对经济危机天然免疫,但也有自身的严重问题,不是购买力不足,反而是供给不足,没有那么多商品生产出来。
为什么生产不出来呢?
因为人们生活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些丰富多变的需求并不能及时安排进国家计划之中,造成人民生活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同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其劳动价值显然要高于普通劳动。但是他们的收入并不能匹配其做出的贡献,在与隔壁资本主义进行对比时,人民有巨大的心理落差。
这些因素都造成经济缺乏活力,人民积极性不高。
而为了整垮这个让资本主义世界日夜提心吊胆的可怕对手,美国带领西方开启了军备竞赛。苏联不得不将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军工生产,加剧了人民的生活困难。
最终,苏联在内外敌人的联手之下解体了,资本主义取得了冷战的最后胜利。
苏联的死,让美西方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们沉醉在胜利之中无法自拔,“历史终结”的狂喜让他们把现有的一切都当成最完美的存在。
整个西方都在通过全球化外移低端产业,只愿意吃西瓜最甜的部分。
美国更加肆无忌惮,加大力度玩弄金融帝国的纸面游戏。直到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华尔街的天才们发明了新玩法:次贷。
次贷根本上是因为银行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将钱贷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低收入群体。为了平摊风险,银行又把这些债权打包卖出去。买家也不傻,同样也打包再卖……这样层层加码,越来越多的人与一颗颗定时炸弹绑在了一起。
2007年末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全球经济陡然跌入风暴之中。
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不再是因为生产过剩引发,而是因为刺激需求过猛,属于经济危机这种癌症在资本主义躯体内发生的转移。
而当时美联储由本·伯南克执掌。此公乃是研究经济史的专家,并且对大萧条那段有独到的见解。
伯南克认为“金融恐慌”是引发金融风暴的真正原因。
储户恐慌引发挤兑,挤兑导致银行被迫贱卖资产,大规模资产贱卖带来抵押品价值下降和流动性丧失,银行强行停止信贷,进一步加剧恐慌。
解决办法很简单:量化宽松,就是俗称的“QE大法”。
所谓量化宽松,是由中央银行直接下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入国债、房贷债券等证券,使商业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外部的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动性。
简单说,就相当于间接增印钞票,为市场提供信心,尽快摆脱恐慌。
那当然啦,国家直接给我钱谁还恐慌。
从2008年底到2014年,美联储先后三次QE,总共购买了4.5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也就是我们总听到的“大水漫灌”式救市方法。
从数据上看,伯南克的QE大法确实拯救了美国经济。
美国实际GDP从2009年萎缩2.5%的低谷逐渐回升,到2014年QE结束当年,实际GDP扩张2.5%。美国的失业率从2009年9.9%的高位,逐渐下降到2014年的5.6%。
凭借这一成就,伯南克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这可能是资本主义世界化解危机所能使出的最后一招了。
08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特拉斯的经济政策,想一想为什么她会失败。
发债撒钱刺激经济,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传统艺能。不然能怎么办?
为什么她就撒失败了呢?
因为金融资本市场不认英国国债了。你以为你是老美啊,想发多少国债就发多少。
买不买英国国债要看资本家的心情,特拉斯就是赶上了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
那么美国是否可以把这个游戏一直玩下去呢?
短期肯定可以,长期肯定不行。
美国国债是因为美元,美元则是因为美军。
美军实力已经开始走下坡,在阿富汗的表现让全世界看了笑话。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也是一直不敢直接下场。
虽然余威尚在,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暗戳戳地冒头,中东小王爷甚至明着不给脸了。
整个帝国最承压的就在美元这根架海紫金梁上。如果万一美元倒了,帝国的崩塌也就不远了。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还有很长时间。但是伯南克开启的核动力印钞,已经让美帝欲仙欲死,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1982年美国国债突破1万亿美元,1996年突破5万亿美元,2008年突破10万亿美元,2017年突破20万亿美元。
时至今日,美国国债突破31万亿美元了。
全世界在美元大洪水冲刷之下到处房倒屋塌,早已忍无可忍,放弃美元的行动或明或暗已经开始。
该收着点,想想别的招了。
但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我们再次审视马克思指出的两大病因。资本主义一直绕开改变分配制度,专心在刺激需求上下工夫。
动富人的钱是不可能动的,永远是不可能动的,问题又要解决,就是找些别的原因去强行解释,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
刺激需求从发债到印钞,这条路也已经走到终点。效果越来越差,不可避免将迎接经济危机的归来。
这就好像富家子酒色无度掏空了身体,遍访名医治病。
第一个马大夫说:你要戒酒戒色。
富家子说,这个大夫不行,不能听他的。
第二个凯大夫说:你是身子虚,要吃我的补药。
富家子欣然接受,花大价钱买了补药吃,继续酒色无度。
身体又坏了,第三个沃大夫说:你要强身健体,要练习吐纳。
富家子很高兴,花大价钱学了功法,继续酒色无度。
身体反复坏,又去找第四个、第五个大夫……
每个大夫开的方子都不同,但凡能起点作用,就是妙手回春好一顿夸,诺贝尔奖这样的高帽也是随时批发。
但是富家子就是坚决不听戒酒戒色的劝告,只能反复经历好一阵坏一阵的循环。
这已经不是病,这是命!
09
从二百年资本主义与经济危机对抗的兴衰史中走出来,我们再来思考,如何找出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
第一,需要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症结。
化解危机的各种招式,归根结底是要刺激需求。
起到刺激作用的第一件法器是黄金。
成千上万人背井离乡去淘金,可挖出的黄金不能吃也不能穿,对于人类没有实际的用处。
这种无用之物对资本主义来说却比命还重要。资本主义生产缺的是购买力,黄金就代表着购买力!
穷小子苦哈哈地去淘金,拿着金子找资本家换商品。资本家美滋滋地把黄金存起来,当成宝贝代代相传。
资本主义要靠这个无用之物才能驱动,说明这套经济模式在根本上就是荒谬的!
代替黄金起刺激作用的美元,就更加荒谬了。
美国靠不断输出这种毫无意义的数字,就可以坐享全世界的辛勤劳动。而离开这种数字,全世界的生产竟然不能有效运转,这难道不是离了个大谱吗?
必须要重新解释黄金、美元的真正意义。
它们实际上表示的是在人类总体财富中所持有的份额。
资本家挖空心思搞生产,尔虞我诈做商业,坑蒙拐骗玩金融,就是一根筋地要不断增大手中持有的份额,从总体财富中多分一点再多分一点。
全人类辛苦创造出的财富,通过各种途径,都会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最终一滴不剩地通通流入资本家的口袋。
财富进了资本家口袋里,就成了死钱,他们是不会再拿出来的。要他们拿出来,必须有可观的收益,拿出来一点,流回来更多。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不让社会生产的河道干涸,只能用各种手段制造人类总体财富不断扩大的假象,诱骗资本家把钱拿出来,把新制造的财富再吸回去。
黄金、美元、国债都是道具,各国政府一直是在演出热热闹闹的繁荣大戏罢了。
而那些提供花样翻新理论的西方经济学家,其实就是这场戏的优秀编剧、导演与道具师。
但是这套障眼法已经越来越难以让资本家心动了,因为滥发的国债与美元,本质上不过是在稀释总体财富。
特拉斯的国债还没发就被资本家造反。等到美国的国债也发不动的时候,这种荒谬的把戏也就到了收场的时候。
当今世界的生产力养活全人类富富有余,掌握生产决定权的资本家却毫无兴趣主动去做,反而需要在各种荒谬理由的诱骗下才肯行动。
而那些为了争夺市场而发动的战争,造成千万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就不只是荒谬,而是泯灭人性了。
资本主义荒谬也罢,残忍也罢,根子还是出在分配方式上。
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最终都要流向资本家,被私人所占有。财富将越来越集中,贫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由私有制所鼓励的人性自私,必将造成社会生产停滞与阶级矛盾激化。这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是无解的。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赡养人类》中,描绘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极端情况:整个社会99%的财富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被称为终产者。他拥有整个世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将20亿人口用宇宙飞船迁往外星。
故事荒诞,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合理合法。
回避私有制这个核心问题,所找的一切解决办法,都无法根治其经济、社会危机。
解决办法的匮乏,治国能力的退化,是病症。病根不除,神仙也救不了。
与其让特拉斯这样的莽撞政客胡搞瞎搞,还不如让苏纳克这样的话题明星骗骗流量。毕竟摆烂总比蛮干要强。
第二,需要深刻理解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的症结。
审视资本主义的荒谬与罪恶,并不是为了盲目美化苏联模式。实际上,历史证明苏联模式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属于一次失败的试验。
失败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制度设计缺乏对人性的充分考虑。
人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总希望在社会中占据优势地位。表现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人们期望的其实是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公平。
人们所付出的劳动,希望得到一个适当的回报,使自己比其他人能拥有更有利的竞争优势。
苏联模式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下限做了保证,同时也约束了上限,这会造成人们积极性的丧失。
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不能纯粹依靠精神上的肯定,物质上适当增加分配也是相当必要的。
如何使人们在物质分配上趋向合理?在这一点上,市场比计划起到的作用要更充分与全面。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这是毫无疑问的。
只有让人们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创造力才会完全释放,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更快。
苏联在保护生产力不被危机破坏上,表现堪称完美。但是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却又不如资本主义效率高。
只有理解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才能思考出改进的办法。
10
陶叔写这篇文章,目的是对前一段时间经济相关问题的学习与思考进行一番总结,同时试着找到一个逻辑上说得通的解决办法。
就在这次大会的报告中,其实已经明确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共同富裕。
只有共同富裕才能既从根本上去除资本主义的病根,又同时补上苏联模式的缺陷。
而共同富裕如何推进,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陶叔曾经在《真正搞垮苏联的是哪股力量?它的危害很多人却已麻木》中引用过中国人民大学的翟东升教授提出了“未来起点收入”的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内容是:
建议国家给每一位公民在出生以后就开始发放补贴,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基本的生活质量与较公平的生存发展环境。
陶叔引用该方案,并非完全认同其内容,而是非常认可这种方向的理论探讨。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后,陶叔发现该方案的一个重大缺点:给公民发钱的
这就没有跳出西方经济理论的窠臼。
还有很多关于共同富裕方案的讨论,更多聚集于多次分配,通过税收、慈善等手段调节富人的过高收入。
但是,这些手段都是西方经济制度下形成的,它们把贫富差距降下来了吗?它们实现共同富裕了吗?
政府采用100种收税的办法,富人就能找到101种避税的手段。慈善在西方早已成了避税的遮羞布,国内的运行情况也是一言难尽。
因此,效果存疑。
看了很多相关讨论后,陶叔都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答案。最后,陶叔决定自己构思一套方案。
这套方案的出发点,其实还是在《真正搞垮苏联的是哪股力量?它的危害很多人却已麻木》中提出过的:
强化人民与社会主义体制的联系。
从这一点出发,重点思考3个问题:
1. 传统收入调节手段失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税收为什么被人们抵触?要想尽法子去避去逃。根本原因是国家把钱从个人口袋里掏出去以后,就跟你没关系了。
在收税时,国家与个人是对立的,一个是获得,另一个是失去。
那么,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国家是人民的,为什么要继续这种二元对立呢?
税金为什么不能是个人上交给国家的资本金,你交得越多,手里拿到的份额越多,相应地获得的未来收益也更多。
只需要设计一种资金结构,把从个人手中收上来的钱记为股份,再设计一个利益分配方式,使贡献多的人拿到更多的未来收益。
这样,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就完全一致,不仅不会抗拒把钱交给国家,还会为了获得更多收益主动进行奉献。
2. 在共同富裕的同时,如何保护人们的积极性?
共同富裕需要把财富更多地集中到国家手里,由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进行分配。
这样就能够改变财富的流向,避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性弊端。
同时,必须避免苏联模式漠视人性需要的缺陷,在分配时不仅要考虑公平,也要顾及人们获取竞争优势的渴望。
人们所希望获得的竞争优势,其实是今生与后世两方面。
今生是指自己一辈子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要有足够的财富支撑这些追求。
后世当然是希望照顾自己的子女亲属,能让他们的生活有一个不错的起点,也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
当江西周公子事件出现时,陶叔一方面鄙薄此人的品行低劣,另一方面也考虑到,父母照顾子女是天性,应该在制度层面加以引导,使家族传承对社会有益。
很多人为国尽忠,鞠躬尽瘁,却对自己的家庭有亏欠。不少人丰功伟绩,后代却没有受到丝毫福泽。确实是不小的遗憾。
出于照顾后人的天性,人们才挖空心思地积聚财富,希望能传给后代,提供保障。
应当设计一种制度把人们的这种需求,与体制进行结合。将个人对家庭的积累,转换为对国家的积累,使小家与大家的利益一致。既让个人今生享受,又让子孙后世享福。
岂不美哉?
3. 当前居民消费不足困境如何破解?
国内目前经济增长乏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不足。
这当然与疫情尚未结束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它。
国内个人储蓄率目前是45%,而欧美国家储蓄率往往只在10%左右,但是他们的消费力要强劲得多。
因此,国内实际上有消费实力,但缺乏消费信心,大家不敢花钱。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福利保障水平不高,居民经济安全感不高。
疫情期间有不少小餐饮小商铺关门,很多灵活就业者失去工作,他们度过困难时期往往只能依靠个人储蓄。
而这些人都是已经为国家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如何把他们的贡献以适当的形式在危机之中回报出来,是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可以设计一个类似水库的机制,丰期蓄水枯期放水,帮助个人抵御风险。这必定能更多地提供居民的消费信心。
该机制与个人以往贡献进行关联,得意时多做贡献,失意时国家回报保障。
人民幸福感必将提高,人民与社会主义体制的联系自然更紧密。
11
基于以上思考,陶叔构思了一个“全民共同富裕国家基金”的方案。
方案的要点有3个:
1. 设立国家层面的共同富裕基金。
基金的基础
但这与税金完全不同,个人因为对基金做出贡献而成为基金的持有者,将获得基金运行的长期收益。
经过试验运行后,这种基金可以逐渐代替税收与国债的作用。
因为在基金里贡献的资金越多,个人持有的份额相应增加,所获得的长期收益越多。这会刺激人们主动购买更多的份额,将财富从个人积累变成国家积累。
同时因为基金的总额是不断增长的,贡献越多收益越多,贡献少或者停止贡献,收益相应减少。
这对人们的竞争意识完美匹配,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
2. 结合长期与短期利益进行分配。
基金获得的资金由国家来进行分配,去除原来社会财富进入私人口袋后就沉底不动变成死财富的弊端。
国家拿这些钱来投资长期建设项目,投资兴建工厂。无论是长期项目还是短期项目,基金出资作为股东,相应获得收益。
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撒钱在不挣钱的领域,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光明正大地投资赚钱,拿到收益回报基金的持有者。
基金的收益也将成为个人长期稳定的收入。只要平时多做贡献,遭遇突发风险时就有可靠的保障。
居民消费必然信心大增,经济发展由此获得强劲动力,国家的长期发展与个人短期利益兼顾,实现国家与个人的双赢。
3. 基金份额的奖励与继承。
获得基金份额并非只有出资购买一个途径。
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国家可以奖励基金份额,类似于股份公司的股权激励。
毕竟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的,不仅仅是创造财富这一类工作,其它很多的工作虽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是同样重要。
将基金份额奖励给这些优秀人员,就可以对他们的贡献进行精神与物质层面的双重肯定,鼓励他们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基金份额可以作为遗产由后代继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应有之义。
同时,因为基金总额的变化,这种福泽虽能长期存在,如果没有新的贡献,份额所占比例只会越来越少。同样促使后代要继续努力,不会滋生靠资本食利的懒汉。
通过以上3个要点,基本勾勒了一个代替现有分配制度的框架。
想法还很粗疏,但也是陶叔在对历史进行一番深入梳理以后所得的成果。
或许能有一些价值,欢迎读者们批评,并提供宝贵意见。
你好,给大家推荐一个纯原创的宝藏微信公众号:【陶然纪】。栩然和陶叔的共同创作基地。如果认可我们的文章,请将我们郑重地推荐给你的好友。
陶然纪是个纯原创号,在这个抄袭、洗稿遍地的自媒体世界,不到4%的纯原创公众号,非常难得。陶然纪内容以党史为主,文风有趣,内容扎实,既深刻,又轻松,保证让你读得过瘾。
学教员,读党史,品味红色经典,解密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就看“陶然纪”。不忘来时的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陶然纪】(ID:taoranji2022)。
—— END ——
这里是栩然说(ID:xuranshuo)。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读到有深度、有洞见的好文章,欢迎关注:栩然说。
这里不仅有严谨求实的历史态度,还有一针见血的犀利时评。我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