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行到第二轮问询的恒昌医药再次更新招股书。
销售“劣药”多次被罚
从招股书来看,恒昌医药主要连通于上游制药企业和下游中小零售药店、单体药店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自有品牌从事直供专销业务。
目前,中西成药的销售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
不过作为医药流通企业恒昌医药本身不从事制药工作,所谓“直供专销”模式就是“通过授权自有品牌,直接向上游制药厂商定制化采购,从而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及特定产品品规的代理权,再将产品销售给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等基层医药零售终端”。
目前公司直供专销模式下的自有品牌药品批件、生产及供应均来自上游制药企业,另一方面来看这也为公司埋下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报告期各期,公司直供专销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9.99%、82.32%、98.31%和98.57%。排除口罩业务之外,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22.74%、17.03%、16.39%和15.86%。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恒昌医药还曾因销售劣药等被处罚。2021年11月,因恒昌医药经营的药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不符合药品标准被定性为劣药,被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约7.44万元的处罚。
2022年2月,子公司和治恒昌经营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再次被定性为劣药,被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违法销售的劣药86盒并没收违法所得约3.81万元的处罚。此外,2020年六谷大药房门店因销售“乐赛仙蚊不叮”抑菌剂和“芽培四季止痒霜”,也被定为存在销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消毒产品的行为。
而上述两次劣药的生产商均为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据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有多起涉及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的纠纷,还存在多次欠税行为及行政处罚。此外,恒昌医药的前五大供应商除了晖星制药也大多存在生产的药品质量不合格被处罚的情况。
从整体上来看,报告期各期,恒昌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61亿元、18.49亿元、21.43亿元和12.64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510.02万元、1.13亿元、2.06亿元和1.01亿元,近年公司盈利增速有明显的放缓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0年营收的大幅增长也部分归因于口罩产品的销售,当年公司通过口罩销售取得营业收入约为3.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7.05%。不过,口罩销售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并不高,次年占比即降低至0.52%。
在问询函中,深交所也质疑到公司将口罩业务相关损益计入经营性损益合理性,要求公司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将口罩销售收入认定为经常性损益还是非经常性损益,说明相关原因及合理性等。
超六成募资盖楼合理性被质疑
以债务情况来说,公司本身并不太缺钱,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账面分别有货币资金约2.09亿元、3.74亿元、5.61亿元和5.2亿元。到2022年6月末时,公司账面不存在短期借款,仅少量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1740万元。
报告期内,恒昌医药每年投入销售的费用分别约为1.59亿元、1.99亿元、2.58亿元和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约为16.56%、10.76%、12.06%和11.89%,相比之下恒昌医药销售费用率要低于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
公司解释为“业务基本为直供专销,零售连锁业务少,门店租赁及店员薪酬支出较少”,但在后续的问询中深交所认为公司前次解释不充分,并对公司直供专销模式下的会员邀请制度提出疑问。
另外,此次创业板IPO恒昌医药计划募集资金约7.71亿元,其中约4.9亿元拟将投入“恒昌医药总部基地项目”,占总募资金额比重超过63.6%。同时“大健康产业集成服务线上平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分别将投入1.81亿元和1亿元。
具体来看,恒昌医药的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最主要的用途是在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及总部基地,以替代现有长沙租赁仓库及办公楼。建成后,总部基地中心主要用于员工办公场所、药品质检、机房及控制中心,在问询函中,深交所也提出质疑,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涉及或变相涉及房地产开发的情形。
恒昌医药整体运行偏向轻资产模式,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全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仅3463.92万元。此前公司从未涉及上游药品生产领域,直到2021年11月才通过收购江右制药布局医药生产领域。
公司的房产主要用于仓储,包括IPO的募资用途中,公司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扩大仓储系统。但一方面向上游采购需要大额订单,同时药品有效期又有严格的管控,恒昌医药存货数量始终处于高位。
报告期各期末,恒昌医药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27亿元、1.95亿元、2.51亿元和2.48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27.47%、23.96%、26.44%和23.67%。
本文源自猫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