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以来,山东多家龙头企业爆发债务危机,已有4家“中国500强”企业进入破产程序,近日大海集团公布了重整进展。
01
重整进展
11月底,山东大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海集团”)公布最新重整进展,重整计划草案表决期限延期至12月2日。
关于重整进展公告
公告称,大海集团等五十七家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于2019年11月25日于东营市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鉴于部分债权人尚未完成内部报批程序,无法现场进行表决,经东营市中院同意,表决期限延期至2019年12月2日。截至公告日尚未完成表决。
《小债看市》注意到,11月初由于未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大海集团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刘福海刚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18年11月22日,大海集团及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11月26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大海集团及子公司的破产申请。
在评级方面,2018年5月大海集团因短期偿债压力大、担保代偿风险大及单位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等原因,其主体和债项评级由AA下调至A+,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后因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主体和债项外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CC。
评级历史
02
死于“互保圈”
据官网显示,大海集团始建于1988年,职工8000余人,是一个集“纺织、新能源、新材料、国际贸易”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跨行业、跨地区、国际化经营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大海集团官网
2018年,大海集团盈利能力下滑,业绩首次出现亏损。
截至2018年6月末,大海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7.86亿元,同比下滑25.39%;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滑102.15%;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流出16.43亿元。
盈利情况
截至2018年10月底,大海集团总资产50.89亿元,总负债53.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5%,已经资不抵债。
《小债看市》分析,除了自身经营问题,其实真正把大海集团拖入债务泥潭的,还是山东民企间紧密的“担保圈”。
截至2018年6月末,大海集团对外担保余额为24.8亿元,其中对金茂集团的担保额最大为5亿元,担保代偿风险为大海集团后来的破产埋下了隐患。
对外担保情况
同时,金茂集团也为大海集团提供担保3.5亿元,这对好兄弟被“担保圈”死死绑定。
2018年,金茂集团在自身主营业务承压情况下,巨额对外担保的风险暴露,出现贷款逾期、未足额偿还债券本金,最终出现债券违约、走向破产重整。
金茂纺织风险事件
此后,“担保圈”风险如多米诺骨牌被推倒般开始传导,金茂纺织被牵连后又把风险传染至大海集团。
互联互保本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因无抵押、家底薄、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而融资困难的问题,曾经在山东一带广受企业欢迎,在当地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互保圈”。(还有哪些山东民企深陷“担保圈”风险,后台回复“西王”“胜通”“如意”“万通”“玉皇”“中融新大”查看原文)
除了互联互保外,大海集团与金茂集团还共同投资广饶县丰泰小额贷款、富海集团、万通石化、东营方圆”、东营农村商业银行等公司。
最终,这两家同为500强民企的“难兄难弟”,几乎同时申请破产重整,一时间在山东民企圈引来一片唏嘘。
《小债看市》统计,大海集团自宣布破产以来,已新增了8条被执行人信息,标的金额合计7亿元。
03
前“东营首富”
大海集团位于东营市广饶县,这里被称为轮胎之都,位列2018年工业百强县榜单第25位。
大海集团曾经风光无两,自2012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18年列第21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3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06位。
大海集团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镇办再生胶厂,当时仅有职工23人,资产21万元。
1988年初,已经而立之年的刘福海面对简陋的厂房,粗糙的设备,从当地镇政府手中把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接了过来。
大海集团董事长刘福海
其后6年,刘福海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角,调整产业结构,在单一以染色为主的来料加工业务基础上,添加印花技术,延伸产业链条,为大海集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到1997年,大海集团筹资5000万元,增加了7条印花生产线,日产量直达50万米。
大海牌印花布、染色布、漂白布、床上用品、服装等一系列产品迅速驰名全国,畅销海外,销售额逐年上升,占领了中国北方市场的半壁江山。
1997到2003年,大海集团在机制体制、产业结构、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加快企业的战略转型,逐渐向外向型企业转变。自1997年取得进出口权以来,出口创汇额由当年的8万美元扩大到2004年的5575万美元,七年时间翻了近700倍,连续六年位居东营市第一名。
2000年,大海集团正式改制成为民营企业。
随后,刘福海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其凭借498.71亿元的财富总额成为“2015年东营首富”。
30年间,大海集团从一个资产20万的乡镇工厂做到了50亿的多元化集团企业,一路走来很是不易,但最终在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去杠杆大环境下,倒在了山东民企间“互保圈”的血泊之中,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自2018年年底以来,山东多家龙头企业爆发债务危机,已有4家“中国500强”企业进入破产程序。
山东民企间的“担保圈”引发强烈关注,从金茂集团开始,随后蔓延至东辰控股及大海集团,18年下半年又逐渐扩散至胜通集团、齐成石化、万达集团及亚通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