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权观点
经营困难,不该成为欠薪的理由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约定的薪资,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诚信经营的基本体现。经营困难,不该成为用人单位欠薪的合法理由。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既有“高光时刻”,也会面临“低谷阶段”。在“低谷阶段”,企业往往会选择缩减开支,包括对于人员薪资报酬的减少,以匹配相对应的劳动成果价值。然而,这一做法既要符合法律法规,也要合乎情理。
面对经营困难,企业可以合理开支、适度计划,保障劳动者获取薪资的基本权益。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敏锐的经营者从中洞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当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如果连职工的基本权益都无法保障,又从何谈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果在薪资发放上都存在困难、不做准备,外界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企业呢?
诚然,不是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一帆风顺的,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之际,可以积极寻找“自救”之道,开源节流、调整发展策略,与职工积极协商有关薪资事宜、共度时艰。在出现一些困难和纠纷时,企业也应当积极面对、妥善解决,谋求长期的健康平稳发展。
对于劳动者来说,面对用人单位经营困难下的欠薪问题,在体谅企业发展难处的同时,也应有自我维权意识,可以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当企业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之际,也应当优先解决劳动者的薪资问题,与职工携手并进,分享发展红利。
文 刘振思
当事人向记者陈述事情经过。摄/李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