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今日揭秘解说:武清区借贷纠纷调解中心,法律援助站电话

阅读:

天津北方网讯:武清法律援助中心,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基层法律服务单位,它为弱势群体办实事,为困难群众解难题,让受援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8年来,法援人用“行”诠释忠诚,用“心”提供援助,用“情”关注民生,在平凡岗位上为受援人撑起一片蓝天。

俯首为民 润物无声

走进武清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的一面面锦旗。这些锦旗大多是农民工、困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赠送的。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它不仅记录着普通百姓对法援人的赞许,也记录着法援人奋斗的艰辛历程。接待室中间设有一道透明玻璃墙,将整个房间分为办公区和等候区。在玻璃墙后方,三张办公桌一字排开,桌签上分别写着:孙秀丽、肖西纯、张伟,他们就是法律援助中心的三名工作人员。

据主任孙秀丽介绍,武清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7年10月。当时,法律援助中心面积不到30平方米,没有建立制度体系,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三名工作人员不畏艰辛,毅然挑起重担,负责起中心日常接待咨询、案件受理、指派、跟踪、归档、宣传调研等工作。“法律援助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光靠司法行政机关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抱着这样的想法,工作人员开始奔走于政府各部门之间,多方寻求支持。他们多次到区总工会、妇联、团区委、残联等部门,宣传实施法律援助的重大意义,不厌其烦地做协调工作,先后成立了青少年、在岗职工、残疾人、军人军属等3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成功破解了法律援助专职人员少的难题,基本实现了全区法律援助工作社会化。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他们积极推进“先调解后诉讼”机制,对于涉及工伤赔偿、劳动争议等案件,尽量减少受援人诉累,采用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曾经有位超市职工张某到中心求助,希望解决与主管间的纠纷。据悉,张某因与主管关系不和,被主管私自克扣工资。工作人员考虑到仲裁程序周期较长,不便于尽快解决,便随张某一起来到超市,与其单位领导沟通,从情理法各个角度调解,促使张某与单位达成和解,顺利领到工资。

“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法律离自己很远,自己往往感受不到法律是什么。”孙秀丽说道,“法律援助中心就是要让大家感受到:法律在身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8年来,武清法律援助中心累计调解案件600余件,逐渐成为弱势群体的“知心人”。

助民维权 温暖人心

“律师,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真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别急,你的情况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我们一定会帮你的!”真挚的话语让来访者的情绪安稳下来,脸上露出了信任和安心的神情。这是武清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内经常出现的场景。

工作人员肖西纯告诉记者,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的人大多家庭困难,负担不起高昂的律师费,只能抱着微弱的希望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这么多年,看过太多不幸的人、听过太多不幸的事,仅仅帮当事人解答咨询、承办案件远远不够,只有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情感转化为力量,才能帮助这些挣扎在困境中的人。”

2012年5月,34岁的王莲英(化名)满面泪痕地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同行的还有她7岁的儿子。肖西纯热情接待了他们,通过询问了解到,王莲英的儿子患有先天性智障型自闭症,为了给儿子治病,王莲英花费了数十万元,已经家徒四壁,夫妻感情也因此破裂。几天前,就在王莲英四处借钱筹集医药费时,突然接到了法院的离婚诉讼传票。失望无助之下,她只得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肖西纯当即决定为她提供法律援助,并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成功为她争取到每月500元的子女抚养费。作为一个援助案件,事情至此应该已经结束了,但肖西纯考虑到王莲英母子没有固定住所和经济

为了让辛苦劳作的农民工喝上一口热茶,让孤单的独居老人感受到温暖的牵挂,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待室配备了饮水机、爱心伞、应急箱等便民设施,以“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情办事、一声祝福道别”的工作热情和服务宗旨,为弱势群体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服务群众 尽职尽责

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数年时间里,工作人员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记下每一份收获与感受。“法律援助之路,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责任,还有精神上的盛宴。”“我是个普通的援助律师,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深入基层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我心里感到充实。”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前不久,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起援助案件:73岁的侯某要告自己的儿子,原因是儿子对她不闻不问,拒绝赡养。原来,侯某早年丧夫,独自抚养两子一女,待子女全部成家立业后,她不顾子女反对,再嫁到了邻镇。晚年生活不能自理后,她想回到老家与子女一起生活,可是女儿因肢体残疾生活较为困难,两个儿子又多年未曾与她联系,四人在赡养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听了老人的诉说,工作人员张伟认为,赡养案件既是法律问题,更是道德问题。这起看似简单的赡养案件,打赢官司不难,难就难在执行,难在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案件开庭了。法庭上,儿子与母亲的态度非常对立,为了让判决顺利执行,张伟从相关法律规定谈起,谈到了父母把孩子养育成人付出的艰辛……慢慢地,老人的儿子态度缓和了。开庭后的第五天,两个儿子主动找到法律援助中心,表示今后要好好赡养老母亲。在法官的主持下,母子就赡养问题达成了协议。走出法庭后,老人十分感动,法律援助不仅维护了她的权益,使她老有所养,更弥合了两代人失落多年的母子情。

8年来,武清法律援助中心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创建之初的每年仅办理不到10个案件,到现在每年办理100多个案件,收获了来自受援人的一份份感激。在未来的日子里,区法律援助中心前进的脚步会更加坚定,把有限的法律知识和无限的服务热情投入到关注民生、奉献社会的事业中去,在基层撑起一面面法律援助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