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市2021年诚信建设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在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召开。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蔡志勇主持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人行、市公安局、市中院、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失信被执行人履约问题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等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发改委:加强协同配合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们加强协同配合,推进工作落实,推动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逐步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1月19日,在我市2021年诚信建设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郭鹰介绍。
以信用信息归集为重点,夯实平台基础支撑。按照《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形成《黄冈市信用信息目录》。截至10月底,全市通过公共信用信息汇集平台和各行业汇集系统,向省信用信息平台汇集数据1172万条。在信用信息应用服务方面,今年以来,在各级换届选举、项目申报、评优评先、公务员录用调任等事项中都进行了信用审查。
以信用监管为手段,推动信用惠民便企。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我市印发了《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主动告知机制的通知》,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行政处罚相对人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失信行为类型、最短公示期、修复流程等内容。在行政处罚相对人满足修复条件时,主动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第一时间提醒行政处罚相对人进行信用修复并帮助完善修复材料,及时化解市场主体因行政处罚带来的不良影响,从源头上避免失信“黑名单”被滥用。自2020年1月至今,成功为15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以诚信宣传为先导,营造浓厚诚信氛围。充分利用11·22诚信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诚信兴商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在媒体开辟专栏、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开展“我承诺我诚信”系列宣传活动等方式,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律法规和诚信典型案例,营造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今年,组织市直部门、各县(市、区)信用办积极参加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及优秀短视频征集、湖北省“诚信之星”等评选活动。英山县委宣传部《“乡风文明超市”激发诚信文化建设新活力》在全省306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信用典型案例。还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诚信之星”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诚信典范,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目前,全市已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了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开展了信用分类分级评价,为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郭鹰表示。(记者汪欢)
市人行:坚持“金融为民”“信用黄冈”品牌进一步擦亮
11月19日,在我市诚信建设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黄冈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许波介绍了我市开展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情况。
今年以来,市人民银行坚持“金融为民”理念,积极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金融领域失信问题整治,全市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信用黄冈”品牌进一步擦亮。
围绕优化信用环境,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广泛开展诚信文化教育进商圈、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等“五进”宣传活动14场次,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单、播放LED电子宣传字幕等多种手段,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规、反诈知识和典型案例。截至10月末,全辖累计参与诚信宣传的金融机构网点182个,参与宣传政府职能部门45家,参与宣传报道新闻媒体13家,宣传受众近6.4万人,营造了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围绕促进融资增信,筑牢信用建设压舱石。全力推进农村三级信用创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信用建档农户124.3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量的85%,评定信用户86.2万户,信用村3537个,信用乡镇123个。着力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截至9月末,全市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累计注册用户200户,登记公示2291笔,累计查询6000余次。“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进政府采购融资业务,截至9月末,我市累计办理线下“政采贷”贷款91笔2.45亿元,服务政府采购项目中标企业62家。目前,正会同市财政局、市经局合力推进“政采贷”线上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围绕维护金融秩序,打好失信整治组合拳。组织指导金融机构开展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工作。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拒绝办卡426张,锁卡37张,拒绝申请贷款891笔8449.69万元,降低授信金额93万元,降低信用评级9次,降级贷款形态18次,提起法院诉讼执行511笔,联合惩戒对诚信社会创建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彰显。组织开展征信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全市涉征信未备案企业14家,清理完成企业12家。建立健全征信异议处理机制,坚决维护信息主体权益,截至10月末,累计受理征信异议74条,已全部落实回复。(记者汪欢)
市公安局:全市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1起 同比上升177%
“今年以来,全市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1起,同比上升177%;抓获电诈类犯罪嫌疑人1075人,同比上升223%,协助外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32人。成功追回资金并返还给受害人的电诈案件95起,退还被骗资金707万元。”11月19日,在我市诚信建设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童巍介绍了我市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行动情况。
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开展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治理,做实做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反诈中心,制定完善预警劝阻、反诈宣传、联合惩戒等八项工作机制,为纵深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打现案、端窝点、断链条,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态势,成效明显。
预警防范,持续发力。运用96110反诈专线开展预警,劝阻80.88万人次,解答群众电话咨询5.26万人次。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上线以来,共止付涉案账号5540个,冻结涉案账户523个,涉案资金913万元。审核关停涉诈APP3669个,封堵涉诈域名网址4018条。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反诈宣传群,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23.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0万份,开展进社区宣讲活动1400场次。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以来,全市电诈案件发案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
有的放矢,重点管控。积极推动党委政府落实重点人员管控主体责任,推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地域性犯罪群体不扩散、不蔓延、不形成新的案件高发区和犯罪输出地。针对我市列管涉诈重点人员,动态调整风险评级,以见面走访、通话联系、平台核查、限制出境多种方式,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努力把涉诈重点人员控制在当地,将境外重点人员劝返回来。对缅北回流人员较多的两个县,市公安局分别进行了约谈整治。
源头施治,堵塞漏洞。针对涉案银行卡、电话卡“两卡”突出问题,市公安局坚持源头治理,会同经信、银行、运营商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642人,打击行业内鬼190人,惩戒“两卡”涉案人员714人,先后召开3次行业治理约谈会,督促监管不到位的相关银行、通信运营商落实“两卡”治理管控措施,从源头上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记者汪欢)
市中院:执结涉企执行案件4052件 到位金额12.9亿元
“今年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015人次,执结涉企执行案件4052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12.9亿元。”11月19日,在我市诚信建设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上,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立勇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始终把执行工作置于社会诚信建设、法治建设的大格局中谋划推进,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举措,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树立和诚信水平的提高。
以多元解纷为带动,推动源头治理。探索构建“一办四中心”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模型,聘用律师、退休法官作为驻点调解员,在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矛盾纠纷多发的场所联合设立调解工作室,促进矛盾纠纷分类快速化解,压缩执行案件入口量。联合黄冈中学开设启明法学课堂,开展送法“六进”活动50余场,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行政机关人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300余人次,发送法律手册1000余份,积极引导民众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以重点领域为突破,推动专项治理。聚焦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铁腕重拳开展涉民生、涉金融、涉特殊主体等专项行动,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震慑。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015人次,发布限制高消费令8084条,推广在拘留所设置执行法官工作室的经验做法,通过普法教育、逐案训戒,敦促被拘留的失信被执行人尽早履行义务。建立两级法院重点涉企执行案件协同办理机制,切实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执行力量。今年共执结涉企执行案件4052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12.9亿元。
以全域联动为支撑,推动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全省首个《关于推进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定》,解决执行难纳入全市综合治理、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等考核体系,执行工作政治保障不断增强。建立立审执协同配合工作体系,健全府院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制度化沟通联络机制、规范化要案协调机制,拓展建成了覆盖不动产、公积金、人社、民政等单位的“点对点”查控平台,联合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企业注册、招标投标、子女入学等进行限制,有效促进网络查控一键完成、联合惩戒一步到位,织密打击失信者的“天罗地网”。(记者胡辉)
市人社局:建立欠薪“零容忍”制度体系
“今年建立健全了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将全市225个规模以上在建工程项目,纳入实名制信息化系统监管。截至目前,已通过工资专用账户发放农民工工资累积超过40亿元。”11月19日,在我市诚信建设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上,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福民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以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执法与信用监管并重,初步形成了根治欠薪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市政府印发了《黄冈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实行差异化缴存工资保证金。将全市225个规模以上在建工程项目纳入实名制信息化系统监管,涉及农民工6.3万人。截至目前,通过工资专用账户发放农民工工资累积超过40亿元,动用工资保证金发放农民工工资6500余万元。
依法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做好“两法”衔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对重点涉法欠薪问题关口前移。截至11月,全市人社部门查处工资类案件575件,追发农民工工资9066.5万元,涉及7776人。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5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欠薪案件14件,追发农民工工资1200余万元。
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我市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已经启动,全市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两清零三确保”目标,在全市开展欠薪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对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工地、加工制造及餐饮服务等易发生欠薪的重点行业全覆盖,对发现的重点欠薪隐患,实行重点监控,责任包保,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同时,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坚决打击欠薪违法行为。
深入开展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在建设领域开展“无欠薪诚信项目”评价活动,建立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加大对重大欠薪违法行为公布和“黑名单”管理力度,实行部门联合惩戒,有力震慑欠薪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分3批次向社会公布欠薪责任主体7家,7家欠薪责任主体列入“黑名单”管理。(记者胡辉)
答记者问
人行黄冈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许波答记者问
【问:如果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找谁更改?】
答:信息主体认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向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提出异议申请;也可向发生错误、遗漏数据的金融机构提出异议申请。信息主体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提出异议申请时,个人需携带身份证原件;企业需携带企业营业执照原件和公章,若企业法人委托他人代理,还需填写《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证明书》。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受理后,将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书面答复信息主体。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童巍答记者问
【问:惩戒措施有哪些,怎样能解除?】
答:反诈惩戒措施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一项有效重要措施,主要是针对涉银行卡和电话卡违法犯罪人员采取的措施。
对涉银行卡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措施是: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在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且停止新开立账户,同时将惩戒信息向社会公布公开。
对涉电话卡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措施是:通信运营商将在3年内取消名下所有通信服务(包括手机号、座机号、宽带),限制新办业务,仅保留1张本人使用的电话卡。
待惩戒时间到期之后,惩戒人员可自行前往办案地公安机关申请解除,办案地公安机关审查并确认未再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活动后,按照程序解除惩戒措施。
市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立勇答记者问
【问:在法院执行环节过程中,除了被执行人主观上拒不履行义务的情况外,有什么客观因素致使案件不能执结?】
答:除了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拒不执行、躲避执行的案件外,由客观上的社会原因、商业风险、交易风险致使部分案件中的被执行人确实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仅有可供基本生存需要的财产,导致案件无法执行到位的这类案件,称为“执行不能”案件。对于“执行不能”案件,可以依法依规,通过严格的认定标准和令人信服的甄别手段终结执行程序,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司法救助。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福民答记者问
【问:农民工保障好自身的劳动报酬权益,平时应注意什么?】
答:请牢记“三个一定、三个留意”。
“三个一定”: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千万不要省略这个环节;一定要进行实名制登记,通过工地上的实名制设备进行日常考勤;一定要通过本人的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来领取工资,尽量不选择现金,并且工资卡要始终拿在自己的手上。
“三个留意”:留意用人单位是否每个月都编制了工资表,有没有交给本人签字确认;留意工资是否按照签字确认的金额支付,按月、足额发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千万不要平时只拿生活费;留意项目的维权公示牌,遇到欠薪问题及时投诉举报,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黄冈日报》11月22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