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实事百科报道:借贷纠纷官司心得,业主不交物业费业主胜诉的案例

阅读:

律条纯熟,胜诉连连

——拜读荀恒栋律师《从胜诉走向胜诉》文集偶感


作者 朱炳初



昨天,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司法办公室主任、北京军区法律顾问处主任、律师荀恒栋老战友,赠我一部代理被告或上诉人胜诉案例精选《从胜诉走向胜诉》著作。我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从职业的角度及律师的成就,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全国“三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律师的风貌,令我感动。

荀恒栋,从1988年10月迄今,已任律师30多年,带领团队办了2000多起案件,为委托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5亿多元。所办胜诉案例涉及的案由包括:合同、健康权、离婚后财产、物权确认、财产损害赔偿、专利权权属、劳动人事争议纠纷等等。

《从胜诉走向胜诉》一书,选录了代理被告或上诉人胜诉的25个案例,都是原告认为自己能胜诉才打起了官司,一审当事人认为判决不公才提起上诉。这对于被告或上诉人的代理律师,如何让案件作出正确的抉择、公正的判决?极具考验与挑战性,要把原告的诉讼请求推翻或者迫使其撤诉,把一审判决直接改判或发回重审。这确实需要过硬的办案手法和丰富的庭审经验,亦就是要充分运用确凿证据与逻辑推理,又不只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律条的熟稔、律功的过硬与否。

作者从诸多胜诉的案件中,凭借过硬的律师功底和丰富的办案经验,较好地掌握了解锁胜诉的“密鈅”,解决了律师执业需要注意的诸多问题,从而能够从容不迫地当好代理律师,“从胜诉走向胜诉”,获得被告或申诉人的认可、信任与赞赏。

荀恒栋律师办案的经验是丰富的,解锁的钥匙是准确有效的。他在“自序”中归纳的12条经验体会,值得其他办案人员学习借鉴,对于一般公民如何懂法、守法、用法亦是具有启示教育意义的。

首先,必须认识到,法官是案件的裁判者,而作为代理律师不仅要站稳“代理人”立场,还要注重贴近法官的裁判思维,为法官的裁判提供有利于己方的思路和材料,法官需要什么,律师就应当提供什么。要从证据、合同依据、法律依据三个维度,寻找证据、法律适用、程序方面的突破口,才可能达成出奇制胜的效果。

二是要千方百计解决好证据缺失问题,把证据的“嘴巴”撬开。证据是诉讼之王,没有或缺失证据就等于没有事实。在缺失直接证据情况下,可以通过多个间接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运用高度盖然性法则,竭力争取法官的采信。在缺失证据时要做好补证工作。

三是在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中“杀”出一条“血路”。准确认定法律关系是法官裁判的基础,不同的法律关系定位,直接决定着当事人不同的权利义务安排,进而决定着诉讼成败。要牢固树立穿透式法律思维、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看破”、理清真实法律关系,特别是表象背后隐藏的法律关系。

四是办案思路一定要落入具体的法律概念之中。还有就是:综合运用规章、司法解释和条例,多种手段一起上;坚持系统统筹,设置多道防御、进攻体系,所谓的手榴弹、常规导弹、核武器一起扔;在多种手段、路径、角度中寻求突破;反诉,即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调解,就是要提高诉讼目标的弹性;用心处理好与委托人的关系;防范和管控风险;多掌握一些办案小窍门,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左右命运,等等这些,都是荀律师数十年来之所以能够办成一系列胜诉案件的经验体会。

实践出真知,积累诚可贵。爱因斯坦说:“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我国近现代新闻代表人物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

荀恒栋作为首席、独任仲裁员,之所以能审理商务合同仲裁案300多件,标的额5亿多元,出版法律著作10多部,发表法律论文数十篇,这都是由其刻苦学习知识、认真积累经验的结果。作为一位有成就的法律工作者,除十分熟稔法律知识外,还必须具有渊博的各方面的学识。我了解荀恒栋战友,他不仅是一位优秀律师,而且爱好学习,善于思考,尤其是十分重视业务知识的经验积累,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荀恒栋,律条纯熟,运用自如;认真求实,胜诉连连。这出于他的人生修养、人格魅力、思想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2014年底,退休后,他到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做了一名律师,并在多个岗位上担职,尽心竭力,忙乐奔波,发挥余热,为诉求人帮衬解难。他往往一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没有双休日和假节日。紧张的生活节奏,繁忙的工作状态,让他感到压力重重,也激活了他恪尽职守、创先争优的动力。这是军人的特质使然,还有军人爱岗敬业、冲锋在前的炽热情怀。他常说“律师从来不加班,因为从来不下班”“律师不是在办案子,就是在办案子的路上。”这是荀律师的真实写照。他倾情做出的奉献,倾力创造的人生价值,难能可贵,堪称军休人的榜样!

在荀恒栋看来,个人的荣誉已成历史,中国的法治建设已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军队退休干部,一名在法律工作岗位上战斗了30多年的坚守者,应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与担当,在工作中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为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优秀的职业素养,高尚的职业操守,使荀恒栋在京城律师界享有一定的威望和良好的声誉,他代理的案子大都受到当事人的点赞。在北京荣德律师事务所的墙上,有一面锦旗格外醒目,一位当事人赞扬荀恒栋是“大律师的风采,办案子的高手。”

综观荀恒栋律师办案的业绩和经验,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形象,熠熠生辉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由衷地敬佩,向他学习、致敬!



简介:荀恒栋,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59年11月出生,1977年1月入伍,1979年9月入党,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司法办公室主任、北京军区法律顾问处主任、律师,副师职研究员,大校军衔,两次荣立三等功,2014年12月退休。曾任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高级合伙人,北京荣德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北京律协智库军民融合专家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原硕导、教授,历任军事检察官、军事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全国律协理事和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系全国“三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律师。

荀恒栋作为首席、独任仲裁员,审理商事合同仲裁案300多件,标的额5亿多元。出版法律著作10多部,发表法学论文20多篇。2002年11月,被选送到意大利圣雷莫法学院研习。


(2023年4月8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作者简介:朱炳初,男,汉族,江苏宜兴人,1937年3月出生,1954年7月入伍,195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9月退休前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退休后进行文学创作,先后结集出版《青春寄语》《夕阳漫笔》《回顾与思考》《晚霞拾零》四部文集,达148万余字,目前正撰写第五部文集《耄耋心声》,拟出版总量达200余万字,圆人生文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