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干货!大朗借贷纠纷类型,大朗免费法律咨询

阅读:

“涨知识了,想不到调解工作是这样做的。”“这个纠纷原来可以这样解决,身边经常碰到类似的事情。”……近期,东莞市司法局大朗分局在“大朗普法”微信公众号上连续推出了“今天我当班”系列推送,报道了大朗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半小时法律服务圈、社区矫正中心以及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值班期间发生的典型事例。

一系列推送通过典型案例,不仅向群众揭开了大朗司法行政工作的神秘面纱,还普及了法律知识,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半小时内即可享受法律服务

“您好,这里是大朗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专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下午5时,大朗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电话响起,值班的陈律师迅速拿起电话接听。“请问什么样的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下班回家途中被撞伤是否属于工伤?”一名群众焦急地来电询问。陈律师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向该名群众详细地解答工伤的界定范围以及正确的维权方式。解答完该群众的问题后,陈律师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

“大朗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专线”是大朗镇司法分局为了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而设立的。群众只要拨打法律专线,分局的工作人员、值班律师即可为对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等法律服务。

据了解,大朗镇已建成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站28个。按照“功能全、服务广、一站式”的工作要求,实行“3+8”服务供给模式,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3个基本项的前提下,引入专业调解、律师服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监所远程视频探视、公证指引、鉴定指引等8个拓展服务事项,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让群众在半个小时内得到法律服务。2018年大朗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接听、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5宗(其中刑事案件78宗,民事案件37宗),实现全方位为群众排忧解难,成效显著。

除了实体平台、语音平台,2017年8月,大朗镇司法分局在“大朗普法”微信号设立“24小时线上法律诊所”网上平台,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昼夜开通、全年无休的免费法律咨询窗口,进一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便捷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的不仅有大朗镇法律服务所专职的法律援助律师,还有大朗镇28个驻村法律顾问,可咨询的范围涉及劳动、婚姻、继承、交通、行政、刑事等。

自从“24小时线上法律诊所”开通以来,大朗镇司法分局在微信公众号共收到了1200多条法律咨询。被咨询过的问题还被工作人员细心地分为7类典型案例发布在公众号上,方便群众查看,其中包括婚姻家庭篇、财产继承篇、损害赔偿篇、劳动务工篇、民间借贷篇、租赁合同篇、消费者权益篇。“24小时线上法律诊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28个法律顾问进村居暖人心

“你这个事情并不大,建议你和对方进行调解比较好,我帮你把资料整理一下,最好的方式还是调解。”大朗镇犀牛陂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邓伯科律师耐心地给一位因为交通事故官司缠身的村民讲解着法律难题。对于大朗镇犀牛陂村的村民来说,邓伯科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专职法律顾问。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和法律有关,找邓伯科一定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自2014年10月以来,邓伯科律师一直兼任犀牛陂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工作以来,邓伯科不计较个人得失,将服务热情投入到村民和村干部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远远超出“四个一”要求(每周至少一次电话、每月至少一次8小时值班、每季度至少一次普法讲座,每年至少一次户外普法活动)。不管是村民的个人法律问题,还是村委会的法律疑问,邓律师都会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并及时出现在纠纷现场,加班加点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是一位真正把“枫桥经验”带到基层、带给百姓、植入群众内心的法律服务者。近几年,邓伯科律师与村一级调解员成功调解案件近百宗,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法律顾问进村居,普法惠民暖人心。邓伯科律师只是大朗镇28位驻村(社区)律师的其中一个代表。据大朗镇居民反映,自2014年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以来,28位驻村(社区)律师已经深入民心,成为广大群众的法律好帮手。2018年,全镇28个社区(村)法律顾问共开展法治讲座150多场次,共为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3000多次,审查村规民约300多份,代理社区(村)诉讼案件6宗。这28位专业法律顾问是大朗镇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八小时学习”完成率达100%

在大朗镇司法分局社区矫正中心,社区矫正工作者叶淑娴正在训诫室严肃地训诫社区服刑人员张某。据了解,张某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因犯危险驾驶罪被判了刑。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多次声称自己业务广、工作忙,需要请假到深圳、广州等地出差,没有时间完成社区劳动任务,并向叶淑娴表示愿意花500元“请求”免除其社区劳动任务。

听闻此事后,叶淑娴对张某进行了严肃的训诫,并再次重申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决不能擅自离开东莞市范围,必须按要求完成每月“两个八小时(每月八小时社区劳动服务、八小时教育学习)”任务。叶淑娴向其强调,工作人员不会收受社区服刑人员的财物宴请。接受训诫后的张某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不会私自离莞,并会按规定完成任务。

据了解,自2009年推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大朗镇司法分局社区矫正中心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51名,累计期满解矫社区服刑人员210名,累计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05名。社区矫正中心内设有远程视频终端会议室、报到室、宣告室、训诫室、心语室、学习区、监控区及脸部指纹报到处,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充分的场地保障。同时,工作人员在“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为全体社区服刑人员建立电子档案,归集了“定位手环+定位手机”双向把控定位监管、周期考核、走访谈话、心理测评等数据,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全流程的线上统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教育矫治攻心治本作用,该分局搭建“大朗普法”微信学习平台和远程教育平台2个矫治载体。“大朗普法”微信学习平台每天推送以案说法、图文释法等内容,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普法平台每日推送的法律知识并书写思想汇报,“微平台”在线学习可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移动便捷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社区服刑人员也可自行通过社区矫正中心内的线上学习专用电脑登录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法律、道德礼仪、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多样的学习途径及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2018年以来,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共进行线上学习2945小时,提交心得体会694篇,“八小时学习”完成率达100%。

在大朗镇司法分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社区矫正中心全年没有发生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及重新违法犯罪现象。该分局的社区矫正中心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智慧矫正”工作模式,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不断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形成大朗镇“智慧矫正”新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记者】陈启亮

【通讯员】戚嘉琳

【作者】 陈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