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企业为最宝贵财富”“把招商引资作为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活力”……地处西北内陆、曾被视为投资半径“末梢”的甘肃省,近来频频释放大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号,以求“企”若渴的姿态,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开创新局面、集聚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全力开新局:努力再现古丝路商贾云集盛景
仲夏时节,万物葱茏。走进甘肃多地工业园区,工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
年初,900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让陇原大地春潮涌动。今年以来,“优强企业家甘肃行”考察团、中国青年企业家考察团、上市公司甘肃投资考察团等多批客商相继踏访陇原,洽谈合作。
项目加速推进,客商纷至沓来,背后是甘肃千方百计栽桐引凤的努力。
经过艰苦奋斗,甘肃2020年底历史性摆脱贫困,撕掉了“苦甲天下”的标签。但到2022年,甘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仅为全国的63.1%和52.5%,发展不足不充分仍是最大省情,加快发展、再现古丝路商贾云集盛景,成为全省强烈共识。
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说,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事关甘肃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立足新起点,甘肃举全省之力抓住用好招商引资这个“关键”,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努力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取得新成效。
2022年底以来,甘肃相继召开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招商引资大会、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动员大会,启动“引大引强引头部企业”等行动,吹响招大引强、后发赶超的“冲锋号”。
走进兰州宏彬新能源发展,年产20万吨石墨化材料、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这家来自广东佛山的企业,仅用半年即投产。
“没想到”是这家企业人事行政经理王盛对甘肃的第一印象。他说,企业到甘肃投资,最初看中的是土地、原材料、电价、人力成本低,但没想到项目落地这么快。
“从落、开工到投产,按以往经验至少要1到2年。”王盛说,项目在落地中享受到并联式审批、保姆式服务,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包抓,效能明显提高。
项目建设“火热劲”的背后,是各级干部的“忙碌劲”。
近年来,甘肃采取一事一议、成立专班的办法全程跟进重点项目建设。许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不到一年即投产,有的半年即投产。
兰州市红古区商务局副局长张宏明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图,分别为签约项目责任分工和进展情况,表内用不同颜色标注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开工时间、到位资金、进展情况和对接干部的联系方式。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张宏明说,大家不是在外出招商的路上,就是在对接企业考察的路上。
不久前,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组织29位企业家到甘肃考察投资。大家发现,甘肃不但为企业准备了招商引资的各类资料,还提供了各厅局、市州“一把手”的手机号码表,企业有问题可随时咨询。一家中国500强企业负责人拨通电话,有关部门迅速对接,地市干部随即跟进回访。“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甘肃引入增量、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渴望。”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负责人说。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5月,甘肃省累计组织2407次外出招商活动,同时,“请进来”招商对接2561次,共实施新建、续建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856个,到位资金1684.5亿元,同比增长56.9%。同期,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高出全国9.6个百分点。
再造新动能:唤醒“沉睡”的发展潜力
六月,绿染河西走廊。
昔日荒芜的腾格里沙漠南缘,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个百亿元级的奶产业集群呼之欲出。走进武威市的优然牧业1.2万头奶牛养殖示范园,一排排高标准牛舍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数十公里外,武威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乳制品加工车间内,全封闭无菌生产线高速运行。
地处“黄金奶源带”的武威市长期以来现代奶产业发展滞后。经过几年的招商引资和精心培育,产业潜力被“唤醒”。到2022年,全市已形成集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鲜奶储存加工、包装印刷、物流配送,以及牛粪还田利用、沼气发电、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树状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72%。
“精准引进一个龙头,就能激活一池。”武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润德说,龙头企业的引进迅速带来“雁阵效应”,农业现代化水平迅速跃升。
像武威这样,甘肃各地千方百计唤醒沉睡的优势,着力打破“富饶的贫瘠”。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矿产资源储备综合排名、文化资源富集度排名均居全国第5位。无论是镍、钴、铜等关键矿产的产量,还是牛羊菜果薯药的饲养量、种植量,都位居全国前列。这里也是“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布局的西北重工业基地。
目前,甘肃正以招商引资为牵引,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全省确定14条产业链开展全产业链招商,一手培育新兴产业,一手升级改造传统产业。
在金昌市金川集团铜业公司铜箔分厂3万吨铜箔生产车间,自动化铜箔机有序运转,厚度仅6微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十七分之一的铜箔,闪着金色光芒次第下线。
“铜箔作为一种高性能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动力蓄电池、3C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个投资25亿多元的项目,将成为当地千亿元级电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在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当地依托石油炼化工业基础,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成精细化工园区。已经沉寂多年的玉门老市区重新焕发青春。
在“铜城”白银,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当地自主培育和引进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着力为当地高质量发展“锻造”中坚力量。
据统计,今年1-5月,甘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出全国4.1个百分点。随着宝武集团、伊利集团、海亮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甘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培育新优势:打造“水草肥美”的营商环境
曾被“红牌”罚下的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满血“复活”了。
长七八十米、运载风电设备的加长卡车排起长队,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刚建成就满负荷运转……这个因连续两年考核不达标,2020年被摘掉“国家级经开区”牌子的工业园区,经过3年卧薪尝胆,重新焕发活力:陆地风电产业链在国内集聚度位居前列,整机项目的配套能力达1300万千瓦。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全产业链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作为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公开推广。
酒泉经开区曾短期引入大批新能源装备企业,地区工业产值一度超270亿元,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经开区。然而,由于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聚度低,入园企业大多开展组装业务,核心部件都在省外生产。随着新能源市场波动,许多入驻企业也“打包”撤走。
没有水草丰美的“草原”,即使一时引来“骏马”,也不可能“一马当先”。3年多来,酒泉市从提升产业集聚度、改善营商环境入手,着力培育产业发展“生态”,形成风电、光电、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产业链,众多“骏马”慕名而来。1-5月,酒泉经开区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57亿元,同比增长50.8%。
营商环境被视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座。甘肃省省长任振鹤说,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倒逼自我改革的关键之举,做雷厉风行的“执行者”、起而行之的“行动派”、善作善成的“实干家”。
近几年,甘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瞄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着力打造“水草肥美”的“大草原”。
精心“种草”。2017年至2022年,甘肃省市场主体从148.86万增加到219.12万,今年1-5月,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14.08万,同比增长6%,其中,新设立企业3.82万,日均253,企业开办时间缩短到2.5个工作日。同时,甘肃省要求精准招商、绿色招商、高质量招商,杜绝“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用心“育草”。甘肃省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窗通办”“联办”“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不来即享”政策提效扩面。全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可达98%。
悉心“护草”。甘肃进一步强化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督促引导全省各级干部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
不久前,华能景泰热电终于拿到1560多亩土地及其建筑物的不动产权证。企业2009年就已建成投运,到2011年底全部缴清6000多万元土地出让金。但由于当地有关政策规定不清晰、土地使用权权属不明等原因,企业长期没有申领到不动产权证。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计划,也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今年以来,景泰县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对公司反映的“老大难”问题进行“会诊”,全面厘清原委,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通过办证这件事,我们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确实是在动真碰硬。”华能景泰热电公司办公室主任陈学伟说。
近期,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也收到了有关地方拖延数年的共196万余元工程项目尾款和质保金;定西市漳县3名干部因在一项公开招标活动中不认真履行相关监督职责造成串标而被严肃问责……
今年以来,全省对“招商引资画大饼”“承诺事项不兑现”等严重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以及久拖不决、推诿扯皮的涉企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督促化解,下大力气治理“新官不理旧账”,加快建设“诚信甘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许多干部和企业家表示,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下去,打造出“水草肥美”的营商环境,就一定会形成“万马奔腾陇原”的生动景象,开创出富民兴陇的新局面!
(记者向清凯 张钦 王铭禹 参与记者:王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