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见解]内幕信息:梧州借贷纠纷到哪里,梧州市司法局电话号码

阅读:

  “只要动动手指,就可在线办理。”近日,广西梧州市民黎尚晖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通过梧州公安“微警务”微信平台上传现场照片,民警迅速完成事故定责并通知保险公司,很快处理完结。

  这是梧州司法改革推出系列惠民便民举措的一个缩影。2019年,梧州通过实施“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系列措施,规范行为、优化服务,让民众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放管服”后更便捷

  梧州市长洲区货车司机林先生是工友们眼中的“能人”,他帮助工友在手机上利用“梧州交警”App申请农副鲜活车辆电子通行证,从提出申请到审核通过用时不到2分钟,几乎实现“秒批”。

  “真是手机改变生活。”老林感慨地说,“以往拉运蔬菜进城,须提前拿相关手续去办理通行证,现在动动手指就行了。”

  这得益于梧州公安机关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出惠民政策组合拳,打通了警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梧州市推出了无人车管所、自助体检机、电子查验等便民终端建设,“节约办”“自助办”成常态。同时,依托社区警务室设立覆盖各社区的24小时办证服务“警务超市”,户政、出入境、交管业务“三合一”办理,“就近办”“网上办”成为主流。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梧州全面推进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材料齐全、事实清楚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办事项一次完成。

  与此同时,梧州还打造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通过实体平台、网络和热线平台,将司法行政12项业务在一条流水线上同步运作办结。

“智能服务”全覆盖

  “法院给我追回了拖欠几年的借款,我再也不用长途奔波去讨债了。”前不久,李先生通过梧州市万秀区法院“网络法庭”在线办理了诉讼,法官通过“网络法庭”进行调解,困扰他4年的贷款纠纷得以解决。

  在司法改革道路上,梧州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网络检察”“法援超市”,进行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线上答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梧州市中院通过“智慧法院”网络服务平台,实现远程立案、远程送达和远程庭审。在立案大厅,智能导航导诉、立案自助一体等先进设备应接不暇。传统纸质卷宗材料上交,每分钟双面扫描60页,几分钟变成电子版,随即进入智能文件柜,自动生成二维码发送到办案法官手机上。

  玩转科技,“智慧”诉讼服务将一项项改革愿景变成惠民红利,回应了民众对诉讼服务的期待。

  目前,梧州中级人民法院建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水平的诉讼服务中心,辖区法院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升级,形成了立体化、精细化的诉讼程序体系。

“法援超市”赢民心

  2018年8月,伍女士受聘于梧州市黄某的木工厂做工时手掌受伤,赔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随后,伍女士到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公益律师将双方请到中心进行调解,最终黄某一次性支付伍女士赔偿款13万元。

  法律援助,服务到家。2019年,梧州市开展了“法律援助进万村”活动,在1000个村委(社居)、67个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在各级妇联、工会、信访、交警、共青团、残联等部门设立44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级看守所和32个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点),打造了便捷的“半小时法律服务圈”。

  梧州法律援助中心推行当场受理、当场调解、当场办结的“三当场”做法,形成快办、快调、快结“三快”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接待和协调处理群众维权求助事项8550件,为所有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文建中说,梧州通过构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活动,赢得了民心,顺应了民意。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尚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