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推荐干货解读:淮北民间借贷纠纷律师排名,罪犯社区矫正

阅读:

大皖新闻讯几天前,在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龙山监区,淮北市金牌调解员王士宏差点吃了个“闭门羹”。王士宏是淮北市司法局来白湖分局开展“双向联系”系列活动的随团讲师,此行是为民警和服刑人员上一堂接地气的矛盾纠纷调处课。讲课结束后,性格执拗的服刑人员程某被带到了王士宏面前。看到王士宏这张陌生面孔,程某第一反应是抗拒。一开始,俩人的对话陷入了“一问一答”“多问略答”“不问不答”的尴尬情境。在场的人几乎都认为,这场对话可能结束得不会“太圆满”。

"这杯茶从凉到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因为一些琐事,他(程某)经常和狱友争个高低,甚至言语威胁。事后他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但他说自己脾气不好,总是忍不住。”龙山监区内设三区教导员李文山说,程某的性格像是一个刺猬。果然,在见到调解员王士宏后,程某拿出一贯的“防御姿态”,拒绝对话。

面对冷场,王士宏没有尴尬。他端来两杯茶,一边倒茶,一边耐心地和程某拉家常。当说起父母时,程某的语气不再那么生硬。此时,王士宏没有发散话题,一边提醒程某喝茶,一边和他继续聊父母的话题。

程某内心深处的迷茫纠结,慢慢在言语间展现出来。“我一直觉得父母对我肯定特别失望,我也不敢联系家里,这种矛盾的情绪一直在我心里滚啊滚啊,滚了好多好多遍。”程某说,每次和狱友发生矛盾,其实都是他在发泄情绪。

“这杯茶从凉到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王士宏问。

“我感觉到了您的善意和耐心,也发现了我一直都忽视了身边人对我的关心。”刚来时态度十分抗拒的程某脸上露出释然的笑意,耳朵也有些微微发红。

“我在想,如果早点听了王老师的课,喝上这口茶,或许当时就不会那么冲动。”茶添了一杯又一杯。从凉到热,不仅是茶水的温度,更是在内心深处不断涌出的暖流。

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场持续了20年的活动,今年有了一些新变化,在每个活动时间节点安排2-3场活动同时推进,尽可能扩大受众覆盖面。

从1986年至今,37年间,王士宏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人民调解工作,创新推出“一杯茶”调解法,以临涣镇茶馆为阵地热心调解基层纠纷。2017年,他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根据省局部署,白湖分局一直在推进服刑人员改造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探索改造矛盾排查调处规律,推进安全协同治理。”白湖分局教育矫治中心负责人丁祖胜说,其实,服刑人员是民警调处服刑人员间矛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他们能帮助民警及时深入地了解矛盾原委并防止其激化扩大。

王士宏为服刑人员上课。

为了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处理效果,白湖监狱请王士宏来为民警和服刑人员分别上了一节矛盾纠纷调处课。记者了解到,针对几十名服刑人员的矛盾调处课,白湖分局有针对性地组织安排了互监组组长、寝室长等能监区同犯中起到一定监督作用的服刑人员前来听课,今后或将在监区内发展一批特殊的“调解员”。

“我的一句话,他们会记很久,我必须认真对待。”

台上坐着3名律师,台下坐着上百名服刑人员。

民间借贷、保险赔偿、刑期折抵……台下的服刑人员有序提出自己的法律问题,律师轮流为他们作出解答。

律师送法进监。

服刑人员手里拿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自己想要提的问题;台上的律师手里是厚厚的一叠已经整理好、做了无数标注的稿件,上面满满当当写满了服刑人员可能会提出来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援引的法律法规。

“我的一句话,他们会记很久,我必须认真对待。”从业超过20余年、有着淮北市十佳诚信律师称号的马磊律师说,他们既要切实准确地解决服刑人员的疑虑和困惑,帮助他们在服刑期间更好地参与改造,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以后回归社会,才能守住法律红线,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律师,我的刑期较长,妻子前段时间提出想要和我离婚,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正在服刑,虽然可能无法协议离婚,但妻子仍然可以通过起诉离婚。刚才民警和我介绍了你的家庭背景,妻子生活负担很重,要照顾老人,子女又正在读书学习的关键阶段。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希望你也能换位思考一下妻子的处境。你在这里好好改造,才能更早参与到子女的成长进程中来……”

法律有时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法律的触角无法延伸到问题所涉及的领域时,律师也会在道德层面、沟通理解层面,帮助服刑人员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任清华律师说,他希望通过语言的力量,鼓励这名服刑人员尽快从这种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机会。

说起来这是一次律师现场答疑,其实更像是一场生动的普法课。

“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为服刑人员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树立改造信心,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也是我们在监管一线长期工作的民警的职责使命。”在场聆听的分局民警心有所感,也更加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

"这里的饭明显不一样。不是口味,是滋味。"

在服刑人员食堂用餐是什么体验?这次"双向联系"活动,5名社区矫正人员有了特别直观的体验。

在白湖分局安排下,由淮北市司法局监管的5名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白湖分局栖凤监区,体验了一日改造流程,参观习艺场所、监舍、教育园地,并来到食堂,与狱内改造的服刑人员共同就餐。

为什么带他们来这里?原因很简单:警醒震慑。

一般社区矫正对象都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属于非监禁性矫正对象,不在监狱内服刑,拥有有限的人身自由。

“这几名社区矫正人员,平时会耍一些‘小聪明’,心存侥幸心理,虽然没有严重的违纪行为,但投机取巧的心理,也给监管带来了不少麻烦。”淮北市司法局副局长刘源说,但在这次“监狱之行”后,5名社区矫正人员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来之前一直小错误不断、大错不犯,自认为拿捏得当,自称“很好地游走在法律边缘”。

但在看到高墙电网、武警站岗警示、民警严格执法,随处可见“你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你来这里干什么”的告诫语后,他进监时的满不在乎变成了出监后的一脸尴尬。

“这里的饭明显不一样,不是口味,是滋味。自由太可贵了,我对失去自由的感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回去,我一定更好更自觉地服从矫正管理。做法律明白人,好好守法。”一路参观体验但言语不多的社矫对象张某,走出监区大门的那一刻,忍不住袒露心声。

服刑人员现身说法。

在另一边,淮北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也在组织进行一场发人深省的“现身说法”。一名曾在领导岗位任职的服刑人员,将自己在利益前面没有守住初心,肆意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经历全盘托出。这让在场人员都上了一堂“面对面”的警示教育课。

剥夺服刑人员人身自由,限制其精神和物质生活……监狱的惩罚功能,对社会上每一名公民来说,都是应当时刻敲响的警钟。在“双向联系”活动期间,除了三堂生动的“教育课”,还有法治讲堂在现场、亲属进监帮教、法治文化进监汇演等一系列项目同步开展。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通讯员 吴一然 董留洋 秦莹莹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