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长见识!淮南潘海兵借贷纠纷,运动员甘油

阅读:

视频加载中...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4月10日上午,参加“行走大江大河 书写水韵江苏”采访活动的全国百名文化记者走进了淮安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在镌印着新四军军歌曲谱的展墙前,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叶登荣慷慨高歌,把人们的思绪带回至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盱眙黄花塘的烽火岁月。

在纪念馆,文化记者们了解到,1943年1月10日,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盱眙黄花塘,直到1945年9月19日才离开,历时两年八个月。新四军军部在黄花塘期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曾在这里指挥华中战场所属七个师、一个独立旅和一个浙东游击队,使辽阔的华中地区成了对日作战的前沿战场。

漫步馆内,历史的细部扑面而来:陈毅夫妇祝贺黄花塘乡亲结婚的礼物,新四军文艺战士使用过的锣和二胡,《新四军政治部关于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中的细致条文,从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飘向世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看,这是范长江。”有记者指着展墙上的一张合影激动道。原来,1943年12月,华中局派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范长江协助淮南区党委开展淮南文艺实验工作。范长江对民间艺人王永泉创作的新洪山戏《保卫家乡》很感兴趣,指导他修改剧本、调整唱腔,后改名为《保家乡》,唱红了淮南、淮北、苏北等地。这便是新闻人的“手无寸铁兵百万”。

致敬抗战历史的黄花塘之行,拉开了全国文化记者在“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精彩旅程。

“淮安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淮安市大运河办副主任孟爱民介绍,“淮安是大运河连接淮河、长江、黄河的重要节点,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天下九督,淮居其二’之谓。明清时期,以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为标志,淮安成为大运河沿线地位显赫的政治要地、举足轻重的军事驻地、扼守国脉的经济重地。”

一座小小的“盱眙第一山”,让文化记者们初识了淮安的厚重文脉。北宋书画家米芾曾登临此山,留有“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的诗句,并题写“第一山”三字,从此南山更名第一山。“苏轼的那句著名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在这里题刻的。”孟爱民向大家介绍。

“第一山最有名的游客其实是孙悟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首页编辑部副主任王宏伟开玩笑道。原来,吴承恩《西游记》第86回就写到了盱眙第一山。

而到了三河闸、洪泽湖大堤,两座一今一古的水利工程,和镌印于巨石之上的毛泽东批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以及两座镇水铁牛,无声诉说着淮河水患频仍的悲怆历史,和中华民族治理水患的顽强与智慧。

湛蓝晴空下,静卧碧波之上的“千里长淮第一闸”尤为壮丽。这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闸,是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1951年毛泽东批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第二年三河闸开工建设,“千军万马上淮河”。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16.4万名建设者,调动32万吨物资器材,仅用10个月时间就建成使用,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漫步于风光秀美的洪泽湖大堤,眼前的海晏河清已经无从让人想象历史上的惨烈。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在当代不断加固的洪泽湖,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大堤。当看到林则徐率众加固洪泽湖大堤的恢弘群雕时,咸阳日报编委、高级记者阎晋写下了一首《周桥大塘——兼怀林则徐》:

“束水攻沙,立石为闸

这个素衣白衫的人

用自己最硬的骨头

将石与石以铁锔连

有人把名字刻上纪念碑想不朽

他把名字铸在铁里要担当

‘林工’!

至今,深埋在大堤暗处的这两个字

仍燃烧着铁红色的火焰……”

淮河治水成功,从而保证了京杭大运河的顺畅通行。孟爱民告诉记者们,淮安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和运河淮安段“穿黄入淮”的特点分不开:运河在此需穿过古黄河(今已重新改道)然后汇入淮河。而历史上由于黄河夺淮、泥沙沉积、水灾泛滥,运河作为国家命脉的重要职能受到了严重威胁。

“其实我们今天站在堤上,和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时面对的是同一个情景:河水是流动的,历史也是流动的,千百年来我们在大江大河的流动中,既遭受来自河流的苦难,又通过创造和智慧来利用河流。今天的洪泽湖大堤上,有花木、草地、游人,千百年过去,我们终于把‘水害’变成了‘水利’。”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羊城晚报高级编辑陈桥生感叹道。

汉赋名家枚乘所作《七发》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品,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正式形成。在位于淮阴区马头镇的枚乘书院,有细心的记者注意到一个“巧合”:韩信和枚乘,为何均诞生自码头镇?

“码头镇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史书上讲,‘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码头镇的人杰地灵和淮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因为码头镇地处黄淮运交汇点,大量高素质人口在这里聚集,读书、教育之风兴盛;又因为治理水患、保漕通运,码头境内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国水利报副主编张卫东先生就评价码头镇是‘寸土见遗文,无处不言史’。除了韩信和枚乘,还有宋代的‘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明嘉靖38年的状元丁士美,都是码头镇人。”淮阴区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徐业龙说。

夜游清江浦,在桨声灯影里随着运河波流移步换景,则让全国各地的文化记者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作“流动的文脉”。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水利家陈瑄开凿清江浦河道,并筑闸四处,其中清江闸位于淮水与运河交汇处,当黄河水涨时,就关闭清江闸。从此,江南漕船可以直接到清江浦,既免除陆运过坝之苦,又减少许多风险。

坐在运河游船上,导游信口拈来两岸文脉:国师塔,吴公祠,陈潘二公祠,世界文化遗产点清江大闸,《天下粮仓》原型常盈仓,纪念周恩来总理的怀恩亭,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她告诉记者们,我们正在走的这段路,就是周恩来总理当年从老家(今淮安区)到外祖父家求学的必经之路。

孟爱民向大家介绍,“运河沿线燕赵、齐鲁、吴越等地区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逐步融合衍生出以淮扬菜为核心的特色美食,以淮剧、淮海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以‘五教并存’为特色的宗教体系,以及吴承恩、刘鹗,周信芳、王瑶卿,《西游记》《老残游记》等一大批名人、名角、名著,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淮扬文化。一代伟人周恩来,更是我们淮安人的骄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文 赵亚玲、潘海兵/摄 高鑫、王悦谋/视频

编辑: 王慧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