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有蹭“常平五铢”热点的嫌疑?毕竟,在五铢钱类中,“常平五铢”的设计和铸造极为考究,铸造精美。
并且因钱名为“常平”,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它“平安常在”的吉祥寓意,是属于比较热门的品种。
常平通宝,既然也有“常平”两个字,那么此“常平”和彼”常平“是一回事么?我们一起来捋一下
关于常平五铢的背景,很多泉友都十分熟悉了,这里再简述一下:
南北朝时期,北齐到了天保四年(553年),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币值混乱,私铸盛行。
北齐文宣帝高洋想要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取名“常平五铢”。
图:据《北齐书》帝纪第四 文宣载:……四年春正月……己丑,改铸新钱,文曰「常平五铢」。
《隋书》志第十九 食货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
常平制度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dí>”论,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的"平粜<tiào>"论、管仲的"敛轻散重"论。
通过粮食在丰年或者收获的时候尽量多买进一些(籴),将其储备于仓中,以免谷贱伤农;
遇歉收年或青黄不接时再卖出(粜)稳定粮价,以此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种政策就是常平仓制度。
常平仓的作用除了平抑物价,还包括出借给农民作为种籽口粮,以解决一部分青黄不接时农村发生的困难,同时达到仓谷出陈易新之目的。在大灾之时,也用常平仓谷赈济灾民;
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钱帛物资,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
宣帝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有贱到一石五钱的,“农人少利”。
大司农中丞耿寿昌把平准法着重施之于粮食的收贮,在一些地区设立了粮仓,收购价格过低的粮食入官,以“利百姓”。这种粮仓已有常平仓之名。
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
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而高洋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到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对常平制度进行了修正,又称“常平新法”,功能设计中仍然保留了常平制度的拯济与调节市价的方式及作用。
按照规定,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贷请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贷请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别于五月和十月随二税偿还,各收息二分;贷出的既可以是粮也可以是钱,粮食按照贷出时的的市价折算为钱,以便计算利息;在实行过程中,对于不同户等的人设有不同数额的最高借贷数额;借贷以乡村农民为先,有剩余也可以贷给城市坊郭户;其利息规定最高不得超过30%,如遇灾害可以迟交利息。
青苗法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还兼有抑制民间高利贷、保护和赈济民户的目的。
结果现在被解读为官方放高利贷,实际上青苗法的借贷利息是低于当时民间借贷利息的。
说到民间借贷,西门庆和贾府的凤姐致富的门道之一就是放贷,还是高利贷。
《红楼梦》有几处写王熙凤时会暗下提到,每个月把贾府众人的月俸拿出去放高利贷。
他(王熙凤)这几年,只拿着这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又放出去,单他这体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三十九回)
同时, 另一部名著中的人物西门庆家财万贯,作为当地首富,最赚钱的副业之一也是放贷。(书中说他“作事机深诡谲,又放官吏债……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这里“放官吏债”,即把国家财产拿出来放债,收取利息)
有点跑题了,回到青苗法。
青苗法在施行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某些地方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想方设法多放贷款,多收利息,不惜层层下达指标,强行摊派贷款。
特别是将贷款强行摊派给不需要贷款但有偿还能力的富户,而不愿贷给真正需要的贫农,由此引起了富户与贫农的共同反对。
同时有的地方官员将库存的陈粮借贷给农户,收回时却要求新粮,逼得自耕农继续卖地、变为主动性低下的佃户。百姓对新法自然也就怨声载道。最终失败。
半岛在高丽王朝时期就设置了常平仓。朝鲜王朝初期,有人主张实行中国的常平法,常平仓的作用在朝鲜后期由常平厅代替。
仁祖时期,赈恤厅与备边司经营的救荒厅合并后,转入了宣惠厅,常平厅官员以宣惠厅监管。这两个机关管理八道的耗毂发售、设粥等工作。
常平厅管理粮食和棉布,尤其是大同米、布的出纳,铸造货币后,铸造钱币的业务也包括在其主要项目中。
英祖三年(1727年)1月13日右通礼吴命羲上疏【……矧今行用之钱, 名之以常平者, 盖欲倣耿寿昌常平仓增减粜籴之法, 而使得米价, 常得其平也 】
可见,常平通宝的“常平”确实取其“惠民之法”的意义。
看到这里,感觉常平制度真是平抑粮价,调节市场的好办法,但实际上与盐铁官营一样,是国家的经营手段。
并且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官私勾结、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等各种各样的弊端,成为百姓诟病的对象。
关于朝鲜王朝时期的常平通宝,山本·进在《大清帝国与朝鲜经济》(「大清帝国と朝鮮経済」,九大出版会)中探讨了以对清关系为前提的朝鲜王朝经济构造。
众所周知,中世纪日本大量进口宋钱,而作为中转站的朝鲜,铜钱流通进行得非常缓慢。朝鲜王朝中期的朝鲜通宝、十钱通宝都推行不畅。
肃宗四年(1678)始铸常平通宝,也就是十七世纪中叶才推行开铜钱,但是期间反复中断,直到十八世纪末铜钱才成为主流货币。
常平通宝与中国铜钱有些不同,它具有很强的军事性,比如肃宗14年在安州铸造铜钱,用其利息收购谷物储存在宁边府(宁边是安州东北的郡邑,边境沿线的军事据点),也就是为了筹措兵粮。
(其实耿寿昌在公元前54年,奏请在北方边郡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 谷贵时则减贾而巢",设常平仓的意图主要也是解决戍边军兵的粮饷供给问题。)
肃宗朝中期,好不容易推广开的常平通宝却因为被认为引发了货币经济负面的议论,而被迫中断铸造。
在铜钱流通已经走上正轨的阶段,骤然停止铸钱,导致钱贵甚至钱荒,于是更便于富户和高级官僚施放高利贷,使掠夺变得更加残酷。
这样看来,“常平”之意还是相通的,初相意为调节市场;设置在边境军区用于购买和运输军粮;期间因贷息问题时而受阻时而中断……
最后提一句,中国的常平仓发展到清末,由于弊端日甚,各地常平仓多数钱、谷两虚,徒有其名,起不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
而朝鲜王朝的常平厅设置和革罢频繁,则是因为常平厅不是常设的独立机构。常平厅和赈恤厅有时候会根据情况,在改变其作用的过程中以常赈厅存在。
货币里的经济内容实在太过深厚,我也只浅显地了解这些,其中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同好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