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甘肃定西,一片生机勃勃。视觉中国 供图
来自福州的支教教师在定西市渭源县第一小学对学生进行辅导。 王纲 摄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报道⑪
2015年以来,投入21.9亿元改造建设义务教育薄弱校1544所
2018年,全市落实各类助学资金5.1亿元,惠及贫困学生39.7万人次
8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均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
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苦瘠之地。自然的磨蚀在200多万年来沉积于此的黄土层上刻下了墚峁纵横、沟壑交错的地貌,遇水易崩解的土壤肥力匮乏,稀少的降水更降低了多数农作物的产量和成活率。
受累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定西,至今仍在与贫困斗争着。艰苦的环境也塑造了定西人骨子里坚忍不拔的精神,凭着这股韧劲儿他们把摆脱贫困的路越走越宽。
“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考察时这样热切地为当地干部群众加油鼓劲。
平坦的马路连起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一排排宽敞的新房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光伏食用菌产业园区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如今元古堆村早已旧貌换新颜,这也是定西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定西的脱贫攻坚之路上,教育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先行者的角色。
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
平整宽敞的操场、窗明几净的三层教学楼、一应俱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走进位于元古堆村的元古堆小学可以看到,这所村小的硬件水平已经不次于镇上甚至城区的学校,然而仅仅几年前这里还和现在大不一样。
元古堆小学校长瓦永福介绍,学校原名下滩小学,2013年依据全村总体规划搬入由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投资300多万元兴建的新校舍后,更名为元古堆小学。
“以前教室是土房子,窗户漏风,一到冬天特别冷。”在经过一番修葺,如今已经辟为村里敬老院的元古堆小学旧址,老教师田永川回忆起学校2013年整体搬入新址之前的办学条件。
田永川指着学校里的净水设备告诉记者,搬入新址前学校没有接入自来水,饮用水只能靠师生轮流去300多米外的水源用桶接了往回抬。
与校园一样发生变化的还有学校的师资。过去,元古堆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音体美和英语课难以开齐;如今,学校7名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有5人、专科学历两人,各类课程都能开齐了。得益于定西从2018年开始推广的“阳光课堂联盟”,学生可以通过“班班通”与城区优质校共享教育资源。学校还加入了镇上优质校西关小学组建的教育集团,教师参加集体教研、备课活动,县里和镇上的教师也会定期送教。
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实现由“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是教育扶贫的一道必答题。
为了答好这道必答题,定西市近年来在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和加强乡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当地大量像元古堆小学这样的学校,无论办学条件还是师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以来,定西先后投入21.9亿元,改造建设义务教育薄弱校1544所,建设校舍81.1万平方米,所有学校办学条件都达到了国家“20条底线”标准。
同时,为了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定西下大气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2016年以来共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1.88亿元,人均补助每月超过300元。
记者采访时看到,无论在元古堆小学还是不远处半阴坡村的半阴坡小学,校园里都能看到一排单独围起来的校舍,那是村里的幼儿园。
“过去没条件,村里很多家庭根本没想过送孩子上幼儿园,想上也只能去镇上或者县城,无形中又会增加家里的负担。”元古堆村村主任郭连兵说,现在村里绝大部分适龄孩子都留在了本村的幼儿园。
在甘肃全省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的背景下,2015—2018年渭源县共投资6095万元建成行政村幼儿园113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定西全市的相应投入则达到4.5亿元,改造建成行政村幼儿园858所,全市5万多名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目前,定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5%,较2014年提高32.8个百分点。
在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同时,定西进一步聚焦扩大优质园覆盖面,在2017年推出了一项新尝试: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
定西市教育局局长盛淑兰介绍,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的核心是优势互补、以点带面,以公办带民办、以强园带弱园,最后形成师资相对均衡、数量相对稳定的学前教育集团。
通过合作办园,定西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成立了30个学前教育集团,有36所名园与227所薄弱园、民办园建立了合作办园模式,集团内幼儿园实现了园务管理共同规范、师资素质共同提高,保教质量全面提升。
“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是定西人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秉持的信念,定西教育人对此做了些许改造,形成了“政府苦抓、学校苦教、家长苦供、学生苦学”的“四苦”精神。无论学校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的提升,背后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以下这组数字足以说明教育在定西人心中的分量:
定西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定西财政教育经费分别为40.26亿元、45.9亿元、48.24亿元,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看似不多,但其占该市GDP的比例分别为12.93%、13.78%、13.9%,都在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再穷,不能穷教育。”对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定西用实际行动写下了注释。
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不久前,定西陇西县条子沟村村民马忠祥来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手续。说起几年前办理助学贷款的事,马忠祥记忆犹新。当时,马忠祥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但学费却无法凑齐,在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帮助下贷来的1万多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救了急。
“家里3个娃娃上学,要没有助学贷款我真是想不到别的办法。”马忠祥说。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陇西每年有数千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018年刚被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的陇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当年为871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5404.46万元,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资金1.21亿元,惠及建档立卡户学生3.87万人次。
陇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成鹏介绍,10年来全县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6亿元,资助学生4.7万人次;免除高职、高中、中职、学前等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学费6400万元、9.3万人次;发放贫困学生奖助学金1.06亿元、18.3万人次;通过社会捐赠资金10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300人次。
除了做到应贷尽贷,陇西还尽量简化贷款手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方便。“以往学生办理贷款要打印8张纸,签订4份合同。2018年起,只需签订一次电子合同。”成鹏说,现在贷款办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学生可以当日申请、当日办理、当日签约,建档立卡户、城乡低保户的学生可免除家庭经济情况审核,“如今,助学贷款最快只要两分钟就能办下来”。
173465,这是目前定西全市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人数,帮扶任务可谓艰巨。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信息全面摸排和统计,定西建立了脱贫台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精准对接和立体式帮扶,保证“脱贫不脱政策”。
目前,定西已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仅2018年,定西全市就落实各类助学资金5.1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7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
国家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的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也是定西帮助寒门学子接受优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抓手。政策虽好,但也需要尽可能让考生和家长知悉。对此,定西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鼓励学生填报专项志愿。2015年以来,定西共有7000多名学子通过招生专项计划考上大学。2017年以一封致清华大学的信感动亿万网友的定西学子魏祥,正是通过招生专项计划被清华录取。
尽管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但每学期开学之初,定西各级教育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各校都要准备迎接一场控辍保学攻坚战。事实上,这对所有贫困地区来说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辍学学生占接受义务教育学生总人数比例虽然很低,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保证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也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
为了啃下“硬骨头”,定西市政府每年与各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定考核细则并按学年度进行考核。
“学生联系不上”“家长不配合”“学生找到了但却不愿返校”……如是种种情况都是控辍保学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每到这时,由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村、镇干部组成的劝返工作小组都要多次前往学生家,苦口婆心地反复向学生和家长讲政策、说道理,有时候甚至要辗转多地寻回在外打工的学生。
在多方努力下,定西市2018年2月以来未按时报到的365名适龄少年儿童已经全部被劝返复学。
呵护特殊群体的教育梦
渭源县清源镇星光学校教师薛卉琴有很多“孩子”——他们都是薛卉琴的学生,有的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也有的因为家庭遭逢变故而无依无靠,薛卉琴尽自己所能带给这些学生家的温暖。
对每一名自己帮扶过的学生情况,薛卉琴都如数家珍。为了更好地帮扶困境学生,有着近25年教龄的薛卉琴主动放弃了在学区教研室的工作,重回农村学校教学一线。“能让那些留守学生的眼睛不再迷茫,是我最开心的事。”薛卉琴说。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定西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是一个容易陷入学业困境的群体。
定西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明确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制定下发多个文件,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中的责任。各县区也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细致的方案,构建起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各负其责的关爱服务体系。
针对全市8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定西均建立了完善的档案资料,并在每学期初进行资料更新。为了给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定西全市建立了173个“留守儿童之家”。在“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可以和父母打亲情电话、视频聊天,工作人员还会组织他们每天给父母发一条短信、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手写一封信,以此增进他们和父母的感情。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学校教师在这里承担起“爱心妈妈”的工作,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保证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除了留守儿童,对残疾儿童这个同样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定西也保持着足够关注,努力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残疾儿童的家庭往往面临因残致贫等问题,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残疾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不仅是一项民生课题,也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2009年创办的陇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被爱包裹的学校,别致的文化墙、磨掉尖角的窗台和课桌、详细的学生成长档案……走在陇西特教学校的校园,处处能感受到为学生在这里更好成长而做出的精心设计。
陇西特教学校校长贾文祥介绍,学校现有教师30多人,近200名学生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学校采取寄宿制,为了照顾学生,教师除了进行日常教学还要轮流值班与学生同吃同住。此外,他们还要承担对全县数十名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的工作。
让贾文祥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习,一部分学生毕业时已经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很多不能继续学业的学生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
像陇西特教学校这样的学校在定西一共有6所,在校学生500多人。此外,定西还有700多名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全市残疾青少年入学率达89%。
定西按照6000元的国家标准划拨特教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并按照农村小学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划拨寄宿生生活补助。此外,残疾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全部享受营养早餐补助政策。为了保障特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定西多数县区已将特教教师津贴标准,从过去的占基本工资15%提高至30%。
在贾文祥看来,办特殊教育是“奢侈”的,由于学生情况特殊,各种教育资源的投入要比普通学校更多,特教学校的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也要付出更多心血。“但是,每名残疾学生背后都可能是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看着学生在这里受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背后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有所改观,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贾文祥说。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