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见解]爆料解读:塘厦个人借贷纠纷流程,派出所打电话通知属于自首吗

阅读:

“我现在就去自首”

塘厦一女子不堪重负

激动地对着电话喊道

……

这位姓张的女士究竟犯了什么事?

听小编一一道来

5月7日中午,住在塘厦镇四村社区的小张接到了自称是“通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小张在深圳盐田办理的手机卡涉嫌一起非法案件,可以联系盐田的警察报警,并给了她一个“警察”的办案QQ号。

看似善意的提醒

后面却引出了“主力军”

“盐田公安局”闪亮登场

01

追查系统搜到自己

担心的小张急忙添加了这个盐田“警察”的QQ,然后获知自己还涉嫌“洗黑钱”,打开对方提供的“犯罪追查系统”里,搜索案件编号和身份证号,真的出现了自己的涉案信息,这下小张更慌了。

“追查系统”里搜到的涉案信息(网络图)

接着,“警察”让小张添加“公安局队长”的QQ号,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没想到,骗子装备齐全,一个演民警,一个演队长 ,说要和小张核对情况,套取小张所有账户存款和流水情况,又说她名下账户流水太乱查不清楚。

02

“安全防护”一点都不安全

“队长”发来一个链接,要求小张点击下载“安全防护”APP。下载后需要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和银行卡支付密码。

这种情形下,已经相信他们是真警察的小张,按照指示:先是打开手机拦截信息电话功能和信息电话自动转接功能;然后将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钱包的钱都转到刚刚填写的银行卡中。

这时,“队长”又称小张的银行卡余额不够,需要更多流水才能帮她清洗嫌疑。于是小张就向朋友借钱,甚至是到网贷软件上贷款。连同借贷的1万7千元,小张将共计81800元都转入了自己的银行卡中。

03

“自首”才发现真相

转完钱后,“队长”告诉小张,等到18时30分之后,如果她没有嫌疑的话,钱就会退回给她。

结果小张最后都没有收到消息,咨询队长、警察时都没有得到回应

对方不回应

让小张感觉很不是滋味

想着自己没干过亏心事

于是心一横

决定先到派出所“自首”

找警察把话说清楚

于是便有了开头这一幕

塘厦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小张的住处,听完小张的描述后,断定这是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民警让小张下载手机银行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情况。小张一查才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8万多元已经被转走。

无独有偶,前两周,

居住在大坪社区的胡女士也遇见了

类似“冒充警察办案”诈骗

同样的,她也下载了“安全防护”APP

4月26日11时许,在塘厦镇大坪上班的胡女士接到了老家“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参与一宗金融诈骗案,要求胡女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制作笔录。

胡女士回到出租房,对方又发来一张“协查通知公文”,上面准确地显示胡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信息。胡女士渐渐开始相信对方,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安全防护”APP,并填写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此时,“警察”让胡女士自拍一段视频,并且将对方告诉她的验证码输入到“安全防护”APP里。

后来看到出租房门外的反诈宣传单张,胡女士才发现自己是被骗了,查询手机银行发现自己卡内98000元已经被转走。

小编叫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你不下

骗子随便发个链接让你点就点?!

莫非再优秀的宣传

都敌不过骗子一句鬼话?

诈骗“剧本”揭秘

01

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骗子非法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从而取得受害者信任,然后冒充公安局、检察院、社保局、通信管理局 等的工作人员,以受害者涉嫌犯罪为由要求配合调查。

02

强势震慑控制受害者。 骗子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者,利用受害者急于自证清白或挽回损失的心理 ,配合所谓的调查。

03

软硬兼施恐吓受害者。 为了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甚至会出示假的“通缉令” ,受害者因为内心恐惧而对骗子深信不疑。

04

为受害者“指出明路”。 骗子声称可以帮助受害者洗脱罪名,要求受害者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入其所谓的“安全账户” ,甚至诱导受害者与外界隔绝联系 进行“洗脑”,然后骗取受害者的账号、密码等,或者要求受害者安装不明APP 、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信息、申请网贷、扫码付款、提供验证码 等,几句话就能让受害者“倾家荡产”。

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 做笔录。

2、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号” ,没有资产清查或自证清白的程序,不会让市民转账汇款 ,更不会要求去贷款平台提现。

3、不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