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2023百科发布:冠力新材借贷纠纷,高镍电池技术突破

阅读:

一面是补贴政策导向,一面是市场里程焦虑紧逼,在安全前提下达到既定能量密度目标与续航里程,新材料/工艺的创新与导入已成为业界的一致共识。

按照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的目标,高镍正极搭配硅碳负极已成为电池企业的主流发展路径与突破瓶颈。而配合高镍化及长续航的趋势,抢占相关配套的电解液、添加剂、结构件、设备工艺等每个环节的技术制高点,自然成为各企业共同迈向的目标。

然而现实是,新材料在导入及应用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高工锂电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包括NCM811、NCA、富锂锰基材料等正极材料都在加速导入。其中,NCM811/NCA主要在圆柱电池领域率先突破应用,甚至一度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相关配套的硅碳负极材料也在同步推进。

然而进入到第三季度,各家囿于资金、技术、产能、工艺、设备等因素,2.4-2.6Ah容量的圆柱电池产品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能够稳定量产2.8-2.9Ah圆柱仍旧是众多电池企业的一道门槛。

硅碳负极应用方面,进入第三季度以来,无论是3C数码还是动力领域,国内硅碳材料市场需求出现大幅缩减,几近停滞。主要原因是电池企业在批量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容量快速衰减等问题,应用硅碳产品并真正用好的电池厂家依旧不多。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有动力电池企业在采购硅碳材料时希望提高其克容量,以期提升最终车型的续航里程。但是经过测试后,由于循环寿命不及预期以及出于安全性能考虑,还是决定用回原来材料体系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不断,这也给在能量密度与续航里程上急速狂飙的企业,以及迫切浮躁的整个行业带来反思与警示。

聚焦高镍化趋势下动力电池的瓶颈突破与安全应用,10月18—19日,高工锂电将在深圳举办“高工锂电(2018)锂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创新峰会”,邀请锂电材料各个环节及动力电池企业超80位行业专家、技术领袖及超400位业内人士就现阶段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升级等进行共同探讨。

根据高工组委会透露,本次会议共分为四大专场:国际专场、电芯材料专场、Pack材料专场和循环回收专场。

其中,国际专场将围绕国际锂电材料产业链前瞻技术展开探讨;电芯材料专场以动力电池新材料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为核心主题;Pack材料专场主要探寻动力电池Pack系统材料的升级之路;循环回收专场将聚焦锂电材料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论坛期间,“2018新能源关键材料技术与资本对洽会”将在18日同期举办,为具备技术实力的潜力型企业提供投资需求对接。

长按二维码报名参会~

会议核心亮点

●300+锂电产业链材料企业CEO/CTO/CMO/COO

●50+动力电池企业CTO/采购负责人

●30+车企动力电池技术负责人及工程师

●30+新型技术及产品现场展示

●20+国际锂电材料产业链领军企业出席

●上下游企业现场供需采购配对会

●高工产研(GGII)2018锂电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会议专场设置

◆会议议程设置

10月18日上午

专场一:2018新能源关键材料技术与资本对接会

10月18日下午

专场二:国际锂电材料产业链技术前瞻

●高工产研(GGII)2018锂电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国际锂资源材料供给及技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高镍三元量产规划

●国际正极材料企业的本土化策略

●下一代锂电隔膜材料技术进展

●新型正负极添加剂产品

●国际动力电池热管理材料的应用趋势

●动力电池PACK封装灌装技术

10月19日上午

专场三:动力电池新材料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高镍材料动力电池产业化突围

●富锂锰基动力电池量产

●高镍时代电解液添加剂的应对之策

●补锂工艺及配套设备的进展

●硅碳负极的产业化匹配与应用

●国产铝塑膜的动力电池应用替代

●锂电隔膜的第三条工艺选择

●打孔铜箔的产业化应用现状

●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添加剂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各类新型(含改进)碳材料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应用进展

●新型粘结剂(硅碳负极)的替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10月19日下午

专场四:动力电池pack系统材料升级之路

●车企的pack轻量化设计思路与材料选择

●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pack安全防护

●热管理液冷技术替代之路

●FPC在pack环节的应突破

●导热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及趋势

●动力电池模组和pack轻量化材料选择

专场五:锂电材料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创新

●锂电池材料的回收技术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最新标准及产业化现状

●国内外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管理方法及最新进展

●退役锂动力电池预测技术与余能检测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提取多种工艺技术

●动力电池回收拆解最新工艺与标准

●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回收经济性问题

●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模式

◆拟邀请企业

●动力电池及整车企业: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吉利汽车、奇瑞汽车、蔚来、车和家、威马、小鹏、云度、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比克、亿纬锂能、孚能、福斯特、星恒电源、欣旺达等;

●正极材料:当升科技、天津巴莫、杉杉能源、北大先行、容百材料、厦门钨业、湖南升华、格林美、振华新能源、安达科技、天津斯特兰、青岛乾运、中信国安、唯特高等;

●负极材料:上海杉杉、江西紫宸、深圳斯诺、正拓能源、翔丰华、星城石墨、摩根海容、大连宏光等;

●隔膜企业: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上海恩捷、苏州捷力、中科科技、纽米科技、天津东皋膜、明基材料、河南义腾、清陶科技、冠力新材料、河南金力等;

●电解液相关企业:天赐材料、新宙邦、天津金牛、国泰华容、衢州杉杉、金光高科、香河昆仑、国泰超威等;

●铝塑膜企业:紫江材料、明冠新材料、道明光电、苏达汇诚、新纶科技、佛塑科技、福斯特、通产丽星等;

●集流体企业:诺德股份、华威铜箔、安徽铜冠铜箔、台湾长春、鼎盛集团、华西铝业等;

●模组、PACK 结构件及新材料企业:科达利、合力泰、瑞德丰、鑫东达、欣迪盟、凌志新材、成都硅宝、回天新材;南涪精密、三花智控、迈泰热传、汉高、辉龙电热、东莞硅翔、海铝精密、亚鑫复材、浩丰股份、傲川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