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内阁首辅列表图(第1至第10位)
1644—1649年(崇祯17年至永历3年)
1.史可法(1601—1645年),1644年任内阁首辅,崇祯17年5月入阁,同年8月出任外地,在任3个月。民族英雄,拥立弘光帝朱由崧的“三大功臣”之一,于“扬州十日”围城战役中被清军所害,寿44岁。
2.高宏图(1583—1645年),1644年任内阁首辅,崇祯17年8月入阁,同年10月罢任,在任2个月。忠正敢言,拥立弘光帝朱由崧的“三大功臣”之一,于杭州城破后入野寺绝食而死,保持气节,寿62岁。
3.马士英(1591—1646年),1644—1645年任内阁首辅,崇祯17年10月入阁,弘光元年闰6月罢任,在任9个月。才华横溢,拥立弘光帝朱由崧的“三大功臣”之一,抗清失败后削发为僧,为属下所出卖而被俘,于台州四明山不屈而死,寿55岁。
4.黄道周(1585—1646年),1645年任内阁首辅,弘光元年闰6月入阁,隆武元年7月出任外地,在任1年。隆武年奉命北上江西抗清,兵败被俘,曾为洪承畴所劝降,不屈。于南京被害,死时衣中纸张写着“大明孤臣黄道周”七字,慷慨悲歌,壮烈殉国,隆武帝赐其谥号“忠烈”,寿61岁。
5.路振飞(1590—1647年),1645—1646年任内阁首辅,隆武元年7月入阁,隆武二年10月降职,在任3个月。宽仁大度,曾救助文坛领袖钱谦益与后来的内阁首辅瞿式耜,亦曾败流贼、击海寇、善待隆武帝,后卒于永历帝朱由榔的征召途中,寿57岁。
6.丁魁楚(?—1647年),1646—1647年任内阁首辅,隆武2年10月入阁,永历元年正月叛于清,在任3个月。贪婪无能,有平叛靖江王朱亨嘉的军功与拥立永历帝朱由榔之首功,但他掌管两广军政期间,武备废弛、听任贪腐,大肆搜刮人民钱财,又胆小懦弱,叛于清军,最终身死族灭,寿不详。
7.瞿式耜(1590—1650年),1647年任代理内阁首辅,永历元年正月任内阁首辅,同年2月降职,在任1个月。超然物外,曾为权奸温体仁、周延儒所迫害归家隐居,亦曾护佑永历帝一路西逃至桂林、借葡人红衣大炮接连收复失地,后于桂林无主将陷时与张居正之孙张同敞饮酒赋诗,守城不弃,共赴大义,寿60岁。
8.吴炳(1595—1648年),1647年任内阁首辅,永历元年2月任内阁首辅,同年8月卒于任上,在任半年。多才多艺又清正廉洁,爱护百姓,曾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而辞官归隐。号“粲花主人”,乃是明末有名的戏曲家(临川派),创作了多种名曲如《绿牡丹》、《西园记》等。因护送永历帝太子至湖南城步县时而兵败被俘,后于衡州湘山寺绝食而死,谥曰“忠节”,寿53岁。
配图为明朝吴炳的名画“嘉禾草虫图”
9.瞿式耜(1590—1650年),1647年任代理内阁首辅,永历元年8月任内阁首辅,同年9月降职,在任1个月。瞿式耜曾于永历元年正月至2月任职代理内阁首辅(因拥护永历帝继位而得以拜相入阁),此次是再次任职,可惜两次任职身份都是代理内阁首辅、时间也都是1个月,他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热情,却生不逢时,可悲可叹。瞿式耜号“稼轩”,就如同他的前辈辛稼轩(南宋民族英雄辛弃疾)一样,“二十三年弃置身”,不为君王所赏识与重用,寿60岁。
10.严起恒(?—1649年),1647—1649年任内阁首辅,永历元年9月入阁,永历3年正月降职,在任1年。农民军领袖孙可望(李自成部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身死后由李定国、孙可望两位农民军领袖所率领,前者投靠永历帝后忠贞不二坚持抗清,后者则是反复无常先叛明后叛清)曾请求永历帝封其为亲王,但内阁首辅严起恒坚持不允,由此而被孙可望怀恨在心,最终在扈随永历帝由桂林入南宁的途中,被孙可望派人从舟上推堕入水而死。三个月后,传闻其尸体为虎所负而出,这是人们借助传说的美好性来表达对仁人志士结局的美好祝愿,寿不详。
配图为史上有名的“王夫之谒严起恒”故事
南明内阁首辅列表图(第11至第15位)
1645—1652年(弘光元年至监国鲁7年)
11.方逢年(?—1646年),1645—1646年任内阁首辅,弘光元年闰6月入阁,监国鲁元年6月叛于清朝(假意投降),任期1年。社稷功臣,在天启朝曾因主持乡试而得罪于大太监魏忠贤,后建议鲁王朱以海采用“监国”年号以建立政权。因追鲁王不及而假意降清,在用蜡丸传递情报事件中事泄被杀,忠贞节气由此无法得以澄清,寿不详。
配图为方逢年效忠的监国鲁王朱以海
12.熊汝霖(1597—1648年),1647—1648年任内阁首辅,监国鲁2年10月入阁,监国鲁3年正月卒于任上,在任3个月。耿直勇猛,有抗击荷兰殖民者之功、迎立鲁王朱以海之绩。建立万人“熊军”,但面对清军却屡战屡败,最终为鲁王政权的权臣郑彩在海中所害,元凶却得不到惩治,寿51岁。
配图为与熊汝霖共同举兵的义士孙嘉绩
13.马思理(?—1648年),1648年任内阁首辅,监国鲁3年正月入阁,监国鲁10月卒于任上,在任9个月。冷峻正直,不屈从于宦官与阉党,在朝多有建言献策,后鲁王兵败浮海而去,于海上投海殉国,寿不详。
14.张肯堂(?—1651年),1649—1651年任内阁首辅,监国鲁4年10月入阁,监国鲁6年9月卒于任上,在任1年。落寞余生,张肯堂在隆武朝遇到了权臣郑芝龙反叛、在舟山岛又成为舟山总兵黄斌卿的无权座下客,更是在鲁王监国政权中受到张名振等骄兵悍将的倾轧,毫无实权,死于清军偷袭“舟山之战”(此时舟山主力已由张名振率领前往进占松江),全家自缢而亡,全城18000人尽数被杀,寿不详。
配图为张名振与张煌言联合进兵松江
15.沈宸荃(1615—1652年),1651—1652年任代理内阁首辅,监国鲁6年9月入阁,监国鲁7年正月卒于任上,在任4个月。遭逢多难,攻福州为郑彩所阻,失舟山而大营丢,追鲁王遇台风而亡,寿37岁。
南明内阁首辅列表图(第15至第20位)
1650—1664年(永历四年至永历十八年)
16.文安之(1592—1659),1650—1651年任内阁首辅,永历4年4月入阁,永历5年2月出任外地,在任1年。淡泊名利,曾为弘光帝、隆武帝所召,皆因战乱动荡而无法赴任,至永历帝逃窜至梧州时方才赴任。因永历朝政为权臣孙可望所把持,故文安之决意外出川东联系“夔东十三家”农民军进行抗清,但因谭弘、谭诣反叛而失败,永历帝入缅后抑郁而终,寿67岁。
17.吴贞毓(1618—1655年),1651—1654年任内阁首辅,永历5年2月入阁,永历8年3月卒于任上,在任3年。忠贞慷慨,严起恒被孙可望所害时因其在外有事,故而逃过一劫;后因参与暗地召请李定国来黔护驾的密谋被泄露,最终被害,即“十八先生”也,寿37岁。
18.丁继善(生卒年不详),1654—1660年任内阁首辅,永历8年4月入阁,永历14年罢任,在任6年。史书上对此人未曾有记载,事迹佚(或许南明历史上根本就存在此人,也未可知)。
19.马吉翔(?—1661年),1660—1661年任内阁首辅,永历14年入阁,永历15年卒于任上,在任1年。谄媚奸诈,曾拥立过隆武帝与永历帝,于两朝皆受恩宠。后谄媚于奸臣孙可望,设计谋杀吴贞毓等“十八先生”。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后,又转而谄媚于李定国。因此,自南明始终,马吉翔都得以高居官位,为政坛常青树。为人又胆小怕事,故能长命保全。后随永历帝入缅甸,同永历帝一起死于缅甸王莽白设计的“咒水之祸”(1661年),寿不详。
20.张煌言(1620—1664年),1661—1664年任内阁首辅,永历15年入阁,永历18年卒于任上,在任3年。悲壮激昂,张煌言曾坚持抗清斗争达近20年(1645—1664年),几乎人生的一半都是在抗清斗争中度过的。张煌言在前期奉鲁王朱以海为主,后期则是奉永历帝朱由榔为主。他联合张名振、郑成功等明军势力与“夔东十三家”的农民军势力,在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坚持抗清运动。虽曾遭遇“崇明”、“舟山”与“羊山”大败,大本营被攻陷,仍不改初心。直至鲁王朱以海薨逝后才心灰意冷,放弃抗清斗争。隐居于浙江海岛,寻被俘,不屈死,寿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