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权威追踪知识:桥头借贷纠纷律师收费,迈向乡村振兴致富路

阅读:

7月的重庆,骄阳似火。

海拔800多米的石柱桥头镇田畈村,阳光穿透树叶,照在即将成熟的翠冠梨上。

53岁的田畈村党支部书记曾瑞华带着记者穿过即将丰收的果园,顺手摘下一颗梨子递给记者:“尝一下味道,不用洗,我们都是纯天然种植,吃了你就晓得口感了。”

记者接过梨一口咬下,甘甜可口的汁水瞬间布满整个口腔,对翠冠梨的好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

曾瑞华正在查看即将成熟的梨子

“5年的时间,这些撂荒地,从无到有做出产业,我们村委会答应村民的事儿,现在全都办到了。”此刻,曾瑞华的手机不停地响,来自四面八方的订单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再过几天,村民们期盼已久的翠冠梨就要丰收了。

“去年,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又派了干部来帮扶我们,还给我们带来直播的带货方式,丰富了翠冠梨的销售模式,现在我们村有一个组,回来了8户人家,把房子修好了,又回来当村民了。”曾瑞华说,乡村振兴的路上,村民们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切实发现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碗白米饭

让他决心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1987年,曾瑞华高中毕业。

1988年10月,他成为村团支部书记,开始和村里的年轻人打交道。1989年12月,因为年轻好学,他当上了村里的科技主任,也就是一名蚕桑员。

当时,每年要发展500张蚕种,因为村民不会养蚕,曾瑞华就挨家挨户地上门教,一来二去,就和整个村的村民混了个脸熟。

“有一次,忙完蚕桑教学已经是中午了,一位村民从家里端出一碗给孩子留的米饭,热了后递给我吃,村民自己一家人啃红薯。我刚吃一口,就发现这碗白生生的米饭,已经馊了。”曾瑞华说,当时他眼里噙着泪水,他知道,这是人家把自己当作客人对待,才把米饭留给他。于是,他让这家男主人第二天赶场去镇上找他,他带着对方到桥头镇粮站买了100斤米,让对方带回去给家里人煮顿白米饭吃。

就是这一次遭遇,让曾瑞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曾瑞华说,自己看到梨子就高兴

为了留住人

他在村里做实验搞产业

1994年,曾瑞华被选为田畈村村委会主任。当时,村民们开始外出打工,整个组的人一户一户地走空。“我们只有土地,但种的东西,还不具备规模,更别提产业化了,没产业,也留不住人。”想透了这一点,曾瑞华决定,先在田畈村做个实验。

1999年,曾瑞华投资3.5万元,在田畈村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脆香甜柚,这种柚子在外地非常受欢迎。

但投这样一笔钱,在当年,他是承受了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的。妻子说他傻,当时3.5万元可以在石柱步行街买一套非常气派的商品房了,而投资在土地上,不知道何时才有回报。

但曾瑞华不管,他愿意去尝试。

2002年,柚子成熟了,也彻底宣告了他投资的失败。原来,因为水土不服,脆香甜柚在田畈村无法自然成熟,一旦成熟,柚子在树上就会自然开裂,良果率极低。

投资打了水漂,让决心带着村民致富的曾瑞华受到了打击,曾瑞华洋洋洒洒写下一篇辞职申请,称自己能力不足,申请辞掉村委会主任的职务。

看着梨子,村民脸上笑开了花

辞职去创业

村民又将他“硬请回来

辞职后,曾瑞华开始了创业。

他先在桥头镇开了一家砖厂。不会生产砖,他就花钱去成都请人,所有核心关键技术,全部请技术人员来把控。一边生产,曾瑞华还要一边“偷”学技术,一年后,他掌握了所有的技术,将砖厂重要的岗位全部换成了村里的年轻人。

2006年,在开厂4年后,曾瑞华卖掉了砖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曾瑞华与朋友合伙在酉阳开了家建筑公司,且越做越大。在2013年的时候,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曾瑞华已拿着30万元年薪,且每年有80万元的分红了。

然而,一个电话,却让曾瑞华离开了建筑公司。

2013年12月18日,桥头镇政府相关领导给他打了个电话,说田畈村正在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原本村委会主任候选人里没有“曾瑞华”的名字,但村民都自发把他的名字写在选票上,预选的这一环节,竟活生生地多出来一位候选人。

“老曾,你回来吧,大家信任你。”镇上的领导表达了村民的期盼。

曾瑞华调侃道:“村里干十年,不如我现在干一个月。”镇领导明白,想再请曾瑞华回来已不太现实了。

2013年12月20日,田畈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正式投票。536票,曾瑞华获得了486票。

一张张选票上,是村民一笔一划勾勒出的希望:曾瑞华。

镇领导再次电话沟通:“如果田畈村富不起来,你曾瑞华有责任。”

这句话戳痛了曾瑞华的心。他作出决定:回田畈村担任村委会主任,继续带村民致富。

“我们为翠冠梨代言!”

产业建起来

梨子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为了不给自己留退路,曾瑞华彻底退出了自己创办的企业。

回到田畈村,他先要解决村里没有产业的问题。

多年的发展,不但让曾瑞华视野更开阔,而且路子也更广了。而田畈村,也已经从过去的一个村变成了由三个村合并成的一个大村,幅员面积达到了7平方公里,村民人口达到了2000多人。

曾瑞华发现,村里没有畅通的公路,村民种植的瓜果蔬菜要想运出去都很难。于是,路首先修了起来。

为解决村里没有核心产业的问题,曾瑞华又托人把当地的泥土送到北京去检测,请专家给出发展建议。很快,土地化验结果有了,田畈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梨子。

于是,在2016年,曾瑞华为村里引进了翠冠梨和黄金梨进行种植。同年8月,曾瑞华被选为田畈村党支部书记。

2020年,翠冠梨第一年挂果,曾瑞华就在研究,梨子应该如何销售出去。2021年,梨子丰收,这可把他愁“坏”了。曾瑞华告诉记者,当时,他开着车装着梨子到处去推销,曾经贷款给他的银行经理、合作过的伙伴、认识的朋友、同学等等,都成了他的推销对象。

一件、两件……一个水果季,曾瑞华凭借一张嘴和两条腿,就卖出去了100万斤翠冠梨,实现了315万元的销售额,极大程度地解决了梨子成熟销售不出去的窘境。

后来,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组织市级相关媒体走进田畈村,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田畈村销售梨子,助力乡村振兴,又进一步打开了村里梨子的销路。

今年,翠冠梨和黄金梨又将集中上市,曾瑞华的手机里,客户们也在不断地关心梨子何时才能吃到,“销路打开了,口碑慢慢起来了,我们村的产业从无到有也建立好了,我相信,田畈村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曾瑞华信心满满地说。

口感极好的翠冠梨

新闻延伸:

找准优势资源

桥头镇在乡村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2021年初,石柱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椭圆形中心点桥头镇划了一个圈——打造重庆乡村振兴的“桥头堡”。

同年5月,随着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的到来,打造重庆乡村振兴的“桥头堡”有了更为深层次解析。

“在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统筹下,驻桥头镇工作队多次与石柱县委县政府领导及职能部门研讨发展总体规划,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桥头镇党委书记王东介绍,帮扶集团对桥头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建议重点瞄准了桥头镇资源优势,找准发展基准点。

据了解,桥头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围绕“一湖二业三组团”进行:一湖即围绕水库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二业则是发展以石柱红脆李为主的水果产业和以武陵土宿为品牌的民宿产业;三组团则是打造湿地康养组团、综合服务组团、耕读田园组团。

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桥头镇正在阔步前行。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邹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