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好收成。”日前,在绿华农贸总公司种植基地内,“翠玉”梨迎来了丰收。作为新品种,“翠玉”以其皮色光滑、肉质细腻、糖度适中深得人心。尽管售价近10元一只,仍供不应求……
绿华农贸总公司创立于1989年,多年来,一群热爱土地的农业人来到绿华,“坐诊”田头。去年,该公司产出的翠冠梨进入全国大型水果市场——浙江嘉兴水果市场,以其高端品质脱颖而出。
每只梨6两以上
在绿华农贸总公司负责人顾超看来,公司农业蒸蒸日上,不仅是因为站在了有机农产品的风口上,更是因为坚持一份不变的“初心”——以高品质为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据顾超介绍,公司产出的“金沙橘”,所有橘子均通过对大小、表皮瑕疵、色泽等各项筛选后,才能最终上市。
在崇明,种梨不是新鲜事,但该公司出品的梨却很有讲究。“我们从市农科院请来专家和技术人员,还要舍得在设施农业上多投入。”公司的100亩梨园内,既有抗风设施、防鸟网、防虫板等物理防控,还有专门排水的农业设施。基地从不用除草剂。“为确保土壤不被污染,公司都是采用人工除草方式,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安全。”顾超说。
去年,绿华农贸总公司种植基地被授权使用崇明区域公共品牌“翠冠梨”,品质、内外包装、装箱、物流、售后等上市前后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除了引进全自动选果机,公司还增加了一道人工质检程序,确保盒装梨每只净重6两以上,平均甜度达到12度以上。
摘果前果农都会先剪指甲
好产品离不开匠心。近日,“翠玉”梨上市,在公司的一处果园,果农老李将一个个梨摘下后,轻轻放进竹篮,他的手势就好像放进去的是鸡蛋,生怕被磕、被碰、被刮。
“梨如果有划痕,就有瑕疵了。”老李说,摘梨前,每一位果农都会先剪指甲再开工,这看似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是很严肃的事。
老李的话并非夸大其词,如今公司农产品已从土特产转向精品路线,12只10斤装“翠玉”梨,售价118元,仍然炙手可热。
采摘后的新鲜梨子被运送到仓库里,接下来的活儿就要靠着一架果蔬分重机来完成了,它根据每只梨的重量进行筛选,不同重量的梨会被分到不同的区域,分别包装。值得一提的是,每款农产品在包装上也独具匠心。系一条丝带、放置一张明信片、写上一段韵味十足的诗词,搭配上专业设计,令人欣喜。
截至目前,绿华农贸总公司果园面积达1000亩,培育出了火炬枇杷、翠冠梨、金沙橘、红美人、象山青等20多种特色农产品。翠冠梨等成功进驻大润发、易买得、京东、盒马鲜生等上海各大精品商超和电商平台。
让果农不愁销路
随着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绿华农贸总公司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自从有了公司的扶持,销量增长近五成。”掐指一算,今年收成不错,农户周老伯喜笑颜开,“自家种的梨,公司会负责收,我们不愁卖了”。
这得益于该公司“企业+农户”抱团发展的经营模式。这些年,针对周边销售渠道信息不灵、抗风险能力弱的农户,公司会向其分配一部分订单,为村里、镇里滞销的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打开销路。此外,公司还会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帮助他们种上高产、高值的农产品。
“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大批农户成长起来。”顾超介绍称,通过学习和普及,果农们有了提高果实品质的主动性,比如:使用网袋进行包装,果子的外观就会提升;拉开株行距、修剪过密的树枝,可增加光照时间,果子的色泽和果型就会均匀。
“在崇明,农产品也可以做精做细。希望通过不断探索,我们可以打造典型样板,实现品牌化发展,让更多优质的本土产品‘走出去’。”
未来,公司还将与上海淮海集团洽谈合作,开拓更大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开发农产品附加值,建设一个以精品农业为主题,集采摘、科普、休闲、品茶为一体的农旅基地。
作者:季佳倩
编辑:陈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