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国内电商卖家将目光投向境外电商平台。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辨别能力,“新手上路”的卖家们极易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圈套之中。据报道,近日,就发生了这样一起诈骗案件——
一家名为“鲲龙(山东)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龙国际”)的公司,假借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招商授权商”的名义,在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山西、河南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实施亚马逊新卖家招募和贷款诈骗等违法活动。据了解,鲲龙国际总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目前相关代理人员已蔓延至全国多个省份。
据亚马逊方面透露,该团伙是通过冒充亚马逊官方人员来实施诈骗的。其对卖家声称缴纳一定费用,并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或营业执照用于注册亚马逊店铺,即可获得数十万美元不等的亚马逊贷款,且该贷款由鲲龙国际通过全托管运营店铺所得代为偿还,受害人无需偿还贷款。该团伙还谎称为亚马逊“官方招商授权商”发展线下区域代理,并骗取金额不等的代理费用。不仅如此,该团伙还利用社交网络散播不实信息,致使受害人误入骗局。
此外,鲲龙国际还利用一款假冒的“亚马逊钱包”APP进行贷款发放,而此APP与亚马逊并无关联。
▲假冒的“亚马逊钱包”APP
目前,亚马逊已向该诈骗团伙所在地的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罗庄分局正式报案,据预估,受害人波及全国多个城市。
为何这些招商骗局容易引人上当?亚马逊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网研究院,诈骗团伙通常会利用信息差来制造骗局。由于许多新卖家刚刚起步,对跨境电商缺乏充分了解,又急于赚快钱,因此很容易踩坑。而不法分子恰好就是利用了这种信息差,针对卖家开店涉及的各个环节设计骗局,让卖家防不胜防。
事实上,亚马逊从未授权任何“官方招商授权商”进行新卖家入驻和发放贷款的工作,并与司法机关配合坚决打击通过买卖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和营业执照非法注册亚马逊店铺的违法行为。
为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亚马逊建议卖家认准官方渠道,谨慎鉴别相关信息。该负责人指出,诈骗团伙包装再“真实”,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比如,在这次诈骗案中,鲲龙国际的官方网站就相当简陋,甚至有错别字;在其公众号下,可以看出其招商操作手段和正规的招商团队存在差异。
针对本案,《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俊利律师分析认为,鲲龙国际假借境外平台招商的名义骗取费用的行为涉嫌诈骗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体上,我国对诈骗罪是以诈骗数额来划分刑期档次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从‘数额较大’到‘数额特别巨大’每一档的大致区间,但具体数额标准是由各省自行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构成诈骗罪的最低数额是三千元,虽然因各省规定不同,不一定三千元就构成犯罪,但受骗超过这个数额就可以考虑检索本省规定,看是否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了。”周俊利律师说。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除了亚马逊平台之外,还有多家境外知名电商平台也存在类似的招商诈骗。法国本土的知名跨境电商平台Cdiscount,就也曾出现“李鬼”骗局——利用相似的网址实施招商诈骗。
今年2月,Cdiscount平台发布辟谣公告称,发现有网站冒充Cdiscount官方名义在招商,此行为已经严重构成了侵权。Cdiscount还特别提醒卖家,法国本土电商平台Cdiscount从未以Cdiscountshop或其他名义进行过招商,该网站的任何行为皆与法国Cdiscount平台无关,给卖家造成损失概不负责。
▲Cdiscount辟谣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冒牌的网址是在Cdiscount的域名上加了个“shop”,对于那些对Cdiscount不太熟悉的卖家而言,冒牌网址非常具有欺骗性,因而容易中招。此外,跨境电商圈内的其他热门平台,如TikTok和Temu也发生过此类骗局。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张小峰律师指出,遭遇此类诈骗后,受害者要迅速采取维权举措,最大程度减少个人损失。首先,要固定证据,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对方信息等资料。网络诈骗的行为均是在互联网上发生,切不可删除网络信息;其次,尽快报警,并向警方如实提供案件信息,协助警方调取有关的案件证据,切不可因为自己被骗而感到羞愧,要积极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犯罪;最后,具备止损条件的,及时止损。如在转账后及时发现自己被骗,且转账钱款是附时间到账的,这种情况下可以主动联系银行止付。同时,如果保存有犯罪嫌疑人的开户行等账户信息,可以尝试登陆对方的网络银行,输入账号后多次输错登陆密码,导致犯罪嫌疑人的账户被冻结,为报案后止损争取时间。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也可跟进案件,随时了解案件追赃情况,尽量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
张小峰律师提醒,面对各类让人“眼花缭乱”的诈骗手段,全民增强反诈意识尤为重要。不轻易处置自己的财产、提供银行账号及其他个人信息是防诈的基本原则。此外,不断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对于陌生人的来电、网络信息等,特别是打着中奖、抽奖、免费等字眼的行为,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要因贪小便宜而失大。如果遇到自己不能独自甄别的情况,可向家人、朋友或者警方咨询。
周俊利律师也提醒,如今信息网络日益发达,虽然各类假信息、诈骗信息层出不穷,但真实有用的信息其实也比以往更加容易获得。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其实只要认准官方渠道,多方求证,不轻信一些小道消息,就完全可以避免误入“陷阱”。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黄美玲
监制|余瀛波
编辑|黄美玲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