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今日揭秘资讯:怎样才能避免民间借贷纠纷,借钱给朋友怎么做受法律保护

阅读:

小 A 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朋友小 B 向他借款10万元,承诺1个月后归还,但到期后电话不接、微信不回,直接失联。最终,小A 不得已到法院提起诉讼,却因为证据不足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这次借款让他以10万元为代价认清了朋友的为人。

朋友找自己借钱,这是大家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的情况;朋友欠钱不还、动不动失联的情况,近些年也变得越来越多,最终闹上法庭以法律手段追回欠款的比比皆是。很多人其实很愿意帮助朋友,但也未免心怀不安,不知道如何既能帮助朋友,又能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工人挣钱不易,要想尽可能保证自己索要欠款的请求得到法院支持,需要了解以下信息,并做好一系列事先准备:


借款定性

朋友之间的借款,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民间借贷纠纷”,起诉时的案由按照从广泛到细分(即从一级案由到四级案由)分别是“合同、准合同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民间借贷的定义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资金融通且不提,常见的“朋友、亲戚借钱”其实就是自然人之间的资金融通。在这一法律关系中,提供款项的人被称为“出借人”或“贷款人”,接受款项的人被称为“借款人”。


关键要素

如果朋友愿意沟通、主动还款,自然万事大吉;如果出现躲债不还的情况,小额借款尚可自嘲“打水漂”放弃债权,大额借款就只能寻求法院起诉作为最终的救济手段了。而根据法院起诉时着重认定的借贷事实依据,就可以反推出向朋友提供借款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关键要素:

(1)借据(借款意向)

很多人都知道借据的重要性,但一份优秀的借据往往不只包括“今某人向某人借款人民币1万元,期限1个月,自借出之日起算”的文字加上双方签字捺印这些内容,更需要包括双方的身份证号、住址(起诉立案所需)乃至身份证复印件;若有利息,还需要写明对利率和支付方式的约定(自然人之间借款未约定利息视为没有利息)。

再讲究一点的,还要写明借款交付时间并由借款人签字确认(尤其是出借现金的情况,此时缺乏转账记录作为实际提供资金的证明)。

(2)收条(借款是否实际交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以借款实际交付为成立要件。因此,光有借据并不充分,出借人还得证明自己把款项交给了借款人,这一方面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借款收条。

如上所述,以银行或者支付宝、微信转账方式提供借款时,这些转账记录都可以作为提供借款的证据;但以现金方式提供借款的,就需要格外留意了——您到银行取款,不足以证明就是将这些现金交给了借款人。此时,借款人自己书写、签字捺印的收款凭证或确认文字,就可以弥补这一瑕疵,将借款事实描述清楚,证明借款合同成立。

(3)诉讼时效(借款人抗辩)

有一句著名的法律谚语是,“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诉讼时效的意义就在于此。具体到民间借贷就是,如果出借人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限(《民法典》规定为3年)内行使权利提起诉讼,那么法院在借款人提出“借款已超过诉讼时效”后就无法再支持出借人追回借款的请求。

当然,这个3年是可以不断“刷新”的——它从借款到期之日起算,在每一次出借人向借款人催促还款时都会重新开始计算,也就是改为从催促之日起算3年。当然,最长不能超出借款到期之日起20年。

正常的出借人肯定会催促借款人还款,但这里需要格外留意的是,生活中的“事实”与法律上的“法律事实”并不完全相同,生活中的“事实”需要用证据来证明才能成为法院认定的“法律事实”。举例来说就是,“你说自己催过款,如何证明?”

和现金借款一样,两人面对面口头进行催款最难以在法律上证明的事实,因为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然,可以选择用手机录音来弥补)。总体而言,微信催款并保留聊天记录、电话催款并录音是较容易做到和提供证明的选择。


向哪里起诉?

就民间借贷而言,既可以向出借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借款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因此,出借人可在其中选择对自己来说更便利的法院,也就是自己常住地的基层法院去起诉。



把握好上面这些要点并在每一步提前做好准备、留存证据,就可以在帮助朋友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自身风险,保留合法权益得到救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