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司新宣 何宝克 文/图
“我一个70多岁的老人,大清早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讨一个公道。”近日,在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办事处,一见到工作人员,年逾七旬的老人蔡老伯就说起了自己的糟心事,言语间愤愤不平。案件转到调解委员会处理,调解员陈俊廪接手并开始调解工作。
好意借款,逾期不还意难平
据了解,2020年12月,蔡老伯借了4万元现金给同乡陈阿婆,当时,陈阿婆向蔡老伯出具了一张借条,约定借期3个月。到期后,陈阿婆未能按期偿还借款,蔡老伯多次催讨借款,均未能如愿。
一年多来,蔡老伯的老伴就此事与他发生多次争吵,已严重影响夫妻感情,蔡老伯身陷焦虑、寝食难安。期间,蔡老伯曾想找律师准备诉讼解决,但担心借款无法收回还要再垫出几千元律师费用,损失更大,无奈之下,来到居住的坑梓街道办事处寻求帮助。
及时介入,群众诉求无小事
了解事情经过后,陈俊廪马上与陈阿婆取得联系,考虑到两位当事人年纪较大,准备组织上门调解,但当事人陈阿婆担心有负面影响而不让蔡老伯进家门,调解员只能接上双方当事人返回街道调解室开展调解。
调解室内,两位老人一见面就开始争吵,现场气氛剑拔弩张。陈俊廪先稳定双方情绪,中立陈述双方难处:蔡老伯收回借款不成,心急焦虑,加之家属不理解、责怪,家庭关系紧张,情绪波动较大。而陈阿婆称其儿子经商受挫经济紧张,她出面向蔡老伯借款帮助儿子,现儿子暂无偿还能力,其本人亦多年未工作,无劳动收入,仅靠其他儿女们每月支付的生活费维持基本生活。双方听完调解员的陈述后,暂时停止了争论和指责。
调解进入促成双方合意阶段,蔡老伯强烈要求陈阿婆三天内付清欠款,但陈阿婆表示自己实在无法满足,只能分期偿还。蔡老伯却担心这样又会拖而不还。上午调解暂时中断。
下午,经多番“背靠背”努力劝说,明理释法,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陈阿婆先行支付壹万元,剩余款项分五期还清,并到坪山区人民法院坑梓人民法庭办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手续,以打消蔡老伯顾虑,如陈阿婆未按期偿还借款,则蔡老伯可向坪山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几天后,蔡老伯送来锦旗向调解员陈俊廪表达感激之情,“依法调解,为民解忧”,短短八个字,道出人民群众对基层调解工作的认可,也是坪山区坑梓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生动体现。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