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必读新闻盘点:徐州打民间借贷纠纷官司的律师,徐州民间借贷公司

阅读:

8月28日,最高院组织的民法典线上学习刚结束,云龙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庭法官王海斌叫来助理朱晓凤。

“小朱,本月最后一份判决书一定要在31日之前寄出去。”

“嗯,好的。”

当天恰好是周五。朱晓凤计划着下周一上班后来办理。

她不会想到,这竟会是自己和王海斌的最后一次对话。

8月30日凌晨,王海斌因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和死神抢人的时间,是家人朋友同事们最为难熬的。然而天未遂人愿,大家的虔诚祈祷没有留住王法官。

9月6日上午,王海斌走完了他53年的不悔人生,在亲朋好友的无限悲痛中离开人世。

王海斌去世后,网上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很快刷屏,许多熟悉或者陌生的网友,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为他送行。“人民好法官”,成为留言中的高频词;云龙区、徐州市先后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追授他为“全省优秀法官”。

不久前,记者来到王海斌曾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通过周围人的口述,记录这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法官的感人事迹。‍

坚 守

1988年9月4日,夏日的苏州火车站。

来自丰县范楼的况世道,背着行李出现在这里时,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初来大城市的他有些不知所措。

今天是他到苏州大学报到的日子。

“有徐州的吗?”一声清脆的乡音在迎新生的人群中传来,让此时的况世道感到特别亲切。

喊话的人戴着眼镜、眼睛特别大,瘦高个头。“我叫王海斌,85级,也是徐州的。”热情的开场白,让况世道记住了这位师兄。

这是他和王海斌的初次见面。

31年后,况世道坐在云龙区法院为王海斌召开的追思会会场,讲述这一幕时,难掩悲伤。

王海斌的职业生涯从1989年8月开始,他作为云龙法院首个法律系科班出身的法官,彼时,很多人认为基层法院的工作条件可能会留不住这个大学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王海斌不仅稳稳地留在了云龙区法院,而且还坚守了31年。

2018年,历任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审监庭、行政庭庭长的王海斌主动提出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员额法官身份继续办案。

云龙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文军依然记得这次“让位”背后的故事。

“当时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因领导职数有限,院领导让我找海斌聊聊。”王文军清晰地回忆道,“海斌提出来他要给年轻的同志让出位子,自己仍然在一线办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终看始,王海斌是个始终如一的人。

老同事王平记得,王海斌参加工作没多久正赶上下海潮,当时有很多同行都下海经商。“他有个苏大的同学在南方干律师,挣了大钱,劝他到南方发展。”

后来,在一次闲聊时,王海斌笑着告诉王平,他总感觉还是做法官心里踏实。

求踏实的王海斌婉言谢绝过向他许以高薪待遇,挖他做法律顾问的知名企业;他的两个亲兄弟均在南京工作,曾极力劝他调到省城工作,他没有答应;有朋友为他联系好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也被他给推掉了……

有坚守就会有收获。

王海斌先后成功审理了江苏省首例侵犯受教育权案、徐州市首例股权纠纷案、合作出版纠纷案,在徐州市有较大影响的民富园少年溺亡案、崔家大院房屋迁让案等案件……

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大局意识。这是院领导对他作出的中肯评价。‍

专 业

云龙区法院第25号法庭,悬挂正中央的国徽见证了王海斌行使审判权的庄重与公正。

国徽在上,法袍在身,天平在心。

这是王海斌法官谨记的十二字“箴言”。

张鑫瑶从审判小白到员额法官,是看着王海斌办案成长起来的。

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当事人在未判决情况下举牌闹事。这对于刚办理案件的张鑫瑶来说有些棘手。王海斌接手后多次接待当事人,向其作了大量法律释明工作,并主动担任该案的审判长,最终该案的矛盾得以顺利化解。

案件审得越多,下判笔越沉。

这是和张鑫瑶一样的年轻法官们,听到王海斌说得最多的话。

有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从原告提供的证据上来看有转款记录,有标记为借款字样的记账凭证,张鑫瑶当时认为应按照一般的借贷案件处理,但从被告的抗辩和举证上又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王海斌帮她厘清了案件事实。原被告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在合作期间双方的资金往来不能简单认定为借贷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案判决最终也得到了二审法院的维持。

在王海斌眼中,公正,沉甸甸。要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也要让对方输得明明白白。

律师孙克就是与王海斌“较真”时认识的。

2014年,代理一起银行案件的孙克认为法官最终判决结果数额太少,法官的意见和他并不一致。不服气的孙克推开王海斌庭长办公室的门,自报家门后就大倒苦水。

正在整理材料的王海斌停下笔,静静听他讲完,耐心细致地向孙克作了解释。

疙瘩打开,孙克临走时留下一句话:“老大哥,我对你是心服口服。”

调解,是王海斌的“拿手活”。

作为王海斌的书记员,冯菲印象中的王法官在法庭上审理案件时,经常会“神来一笔”,让即将陷入僵局的案件能够瞬间豁然开朗。

一次法庭庭审,原被告双方唇枪舌剑,声音比着高。突然,王海斌从审判长位子上走了下来,径直站在了原被告中间。一会转向原告说两句,一会转向被告说两句。

奇迹发生了。

刚才还互不相让的双方竟然很快达成了调解协议。

冯菲后来问王法官,为啥突然走下审判台?王海斌揭开了谜底,当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时,他站到中间,就悄然转移了他们的视线,双方会慢慢恢复理性,问题自然而然得到了解决。

虽然无法让所有当事人满意,但法官的努力永远不能停止。

王海斌靠着他的专业和努力成为云龙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数据显示,参加工作以来,他共参与审理各类案件8000余件,年均结案量在其所在法院一直名列前茅。2002年担任副庭长、庭长、审委会委员以来,更是主动承担了500余件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的审理工作。在生命的最后8个月,他结案142件,仍是全庭结案数量最多的法官!

爱 民

老邢第一次站在被告席上,是和姊妹们的财产纠纷。

王海斌审理了这起案件,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审理的案件。

兄弟姐妹们认为老邢手持的老父亲遗嘱造假,于是告到法院,要求鉴定。

“虽然我是被告,但从案件中,能够感受到王法官细致公正的审理。”老邢一直想找个机会,亲口对王海斌道声“辛苦!”然而等到的却是王法官去世的消息。

身为普通人家的孩子,王海斌拥有一颗为民心。

从当法官第一天起,王海斌就为自己定下三条标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会有“不行”二字;将心比心才能温暖民心;自己就是人民的勤务兵。

一起离婚案件庭审现场,女方情绪非常激动,因低血糖昏倒。王海斌找来了糖水和饼干,并给她找个办公室休息。

经过王海斌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女方愿意给男方一次机会,男方表示改过自新。

同事吴敏清晰地记得,当事人临走时,王法官跟男方说:“你要好好请你老婆吃顿饭,下午好好陪她逛次街,给她买几件衣服。”后来,当事人给王海斌送来了“人民法官爱人民”的锦旗。

云龙区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于芳因负责法务拆迁工作,与王海斌多有接触。

最初,王海斌对拆迁案件的严格审查,让于芳一度不理解,认为审查那么仔细,是对拆迁政策的质疑。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她的看法。

在处理翠屏山拆迁的一起案件时,朱某某家里人比较多,也比较贫困,按照拆迁政策,只分给他们家两套房子。

王海斌经过审查之后明确指出,这样不对,他们三户至少要分到三套房子,如果不改,没法强制执行。最终,项目指挥部接受了他的提议,充分考虑了被征收居民的现实困难,确保了百姓的合理权益。

无论是动辄数百万元的商事纠纷,还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邻里纠纷,都要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31年来,只要案件需要,王海斌一定会深入工厂、农村、社区,为民解忧。

为了让24名村民拿到集资款,他调阅几十本卷宗,查封相关财产,接待十余次群众集体来访,参加十余次协调会,成功保障了数十名村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在民间借贷纠纷中为下岗工人家庭争取“生机”,他组织当事人进行了五次调解,让家庭困难的借款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了让继承纠纷中的当事人能够握手言和,他主动来到涉案即将拆迁的小房屋中,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耐心细致地为当事人进行释明工作,最终解开了兄弟二人的心结……‍

干 净

王颖和王海斌都住在法官公寓,同时她又是少年家事庭的分管领导,因此谈起这位老同事,她几度落泪。

他是一个慈父。女儿今年上大四,原来定好开学的那一天,海斌要送女儿去车站的,他把车都提前准备好了,没想到8月30日早晨突发疾病。至今,他的车还停在家属院里。

他是一个孝子。今年上半年,他的母亲因病住院,由于哥哥和弟弟都在南京工作生活,他只有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去医院陪护母亲。

王海斌还是一个大忙人。2017年他患上糖尿病、高血压,检查确诊后住过几天院,此后再没进过医院大门,同事帮忙联系去中医院调理,也是一拖再拖。

他生命中最后一个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清理超长期案件,完成庭室任务,为其他庭室法官减轻负担。”

助理朱晓凤说,截至8月,王海斌法官超长期案件8件,8月审结5件,剩下3件均还在鉴定中。“按照王法官的计划,9月再结2件,10月再结最后1件,同时保证没有新的超长期案件产生。”

从业31年来,王海斌从来不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从来不私下接触当事人,从来不拿当事人的一分一厘,从未受到过不廉洁投诉。

2003年春节前,山东济南某公司当事人找到他,悄悄留下烟酒等礼物后转身就走。他发现后,因来不及追上当事人,立即将礼物上交领导进行处理。

曾任云龙区法院纪检组长的张仰福说:“我从转业来到法院,就担任纪检组长,从来没有接到过王海斌的问题反映。”作为邻居,张仰福记得,王法官从业以来,只有孩子考上大学那年带着家人出去旅游过一次,此后再没有一家外出旅游过。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王海斌走得干干净净。

他的领导说,对这个同志,“我们是放心的!”他的同事说:“31年如一日,海斌是好样的。”他的妻子说:“我们全家都很心疼他。”

法槌,威严、神圣。

党员法官王海斌,值得所有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