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热门]资深介绍:南京借贷纠纷江涛,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阅读:

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 题 记

南京跨江而踞,全市大部分自来水厂都取于长江之水,长江哺育着南京800万人民。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称淮水,唐代改称秦淮。杜牧《泊秦淮》让秦淮河名盛天下。两岸垂柳依依,成桨声灯影美景,水润金陵,是南京人的“幸福之河”。

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石臼湖、固城湖……湖光山色,湖美岸绿,相映成景,浓妆淡抹也相宜。

美景不会从天而降。水也有桀骜不驯的时候,水患亦猛于虎。长江治理,治河治湖,治污防污,让整个南京大小河流相融相通活水潺潺……

除水患,保清水,绿两岸,南京不遗余力,绘就水美图画。而在这背后,是一幅幅治水、护水、兴水的画卷:抗洪救灾滂沱大雨中,无数人奋勇当先以身阻水;为防小区淹水,施工人员赶在雨季之前争分夺秒;为打击非法采砂,执法人员夜半巡逻;隆冬季节,水务人员顶风冒雪保供水……

“以‘两山’理念为引导,坚决保护水生态。一直以来,南京市高度重视防洪防汛防涝安全,重视水生态水环境治理,重视城乡水务融合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河长制暨水环境提升大会,强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短期行为,既要保证水质达标,又要做好临水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南京市水务局局长张孝科深感责任重大。

江河治理,筑堤固防保安全

初冬,从南京板桥汽渡登船逆流而上,你会惊奇地发现,江水比平时从远处看到的清得多。船上行至七坝段,几台大型机械正在江中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里正在进行长江干流江苏段崩岸应急治理护岸工程施工,大型挖掘机将货船里的石块装至钢筋编好的长方形网箱中,然后由施工船定位投放到因江水冲刷而形成的暗沟里,这种工艺被称为塞克格宾护脚防护。为维护长江河势稳定,河道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后都要对长江进行至少两次水下地形测量“体检”。正在进行的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去年开始施工, 2019年完成,将实施水下护脚加固40.83千米。

“长江馈赠给我们很多,我们更应该加倍呵护。”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臧英平主任说,长江干流南京段长约97公里、两岸堤防183公里,另有江心洲、八卦洲等55公里的洲堤,江堤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已达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下关段堤防高程为12.6米。

1991年到2005年世纪之交的15年,南京共发生6次大水,防汛压力倍增,按照提高防洪能力、洪涝旱兼治方针,在这期间,加快完成了大江大河大湖主要堤防达标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实施大规模治江工程,完成74千米填塘固基及浦口下关15.7千米沉排崩岸治理,投资4亿多元实施长江二期整治。加快城市防洪建设,将环绕南京城区的长江、秦淮河水系的土堤改建为高标准钢筋砼防洪墙或标准堤,累计完成主城区115千米防洪墙(堤)及部分配套建筑物改造等。

2010年底南京启动实施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除了对长江堤防加宽增高加固,还包括对防汛道路、穿堤涵闸、泵站等的建设,堤顶宽不少于8米,同时铺设沥青道路,做到堤成、路成、林成、景成。2013年开始到2015年,为满足城市景观要求,南京又对沿江58公里城市段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

“1998年抗洪救灾,真是惊心动魄、众志成城!无数人坚守长江两岸,不分昼夜,不管暴风骤雨,最后扛过来了,没破一个圩,没决一个堤。”回忆起那次艰苦卓绝的抗洪经历,作为一个老水利人、南京市防办专职副主任缪大宏依旧心潮澎湃。

如今的长江两岸处处是景,滨江风光带美轮美奂,江边休闲公园到处都是:绿博园、万景园、鱼嘴公园、闻涛广场、江滩公园……

江北新区滨江大道,总长14公里,路、堤结合。漫步临江栈桥,赏江景,听江涛,闻涛广场旁边的房地产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好环境引来投资热,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的命脉。”臧英平说。

南京水系发达,除长江之外,还有水阳江、两湖(石臼湖、固城湖)两河(秦淮河、滁河),120余条骨干河流,堤防2100多公里,中小型水库251座。境内主要江河湖的堤顶高度与地面高差达六七米,40%的面积处于洪水威胁之下,是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近几十年来,主要发生过1983、1991、1998、1999年长江大洪水,1998、1999年水阳江大洪水,1991、2003、2008年滁河大洪水以及1991、2003、2015年秦淮河大洪水,2016年全市大洪水等。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水阔凭鱼跃,堤固任涛拍。为防水患,多年来,南京市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境内大江大河大湖都得到治理,2147公里堤防得到加固,完成251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改建中型水闸13座,长江干堤防洪能力得到整体提升,防洪能力达到“长流规”标准。秦淮河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滁河、水阳江流域防洪标准达20-50年一遇,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20年一遇,成功抵御了1998、1999、2016年等多次大洪水。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排涝能力由日雨50毫米不受涝提高到日雨200毫米,抗旱能力达到100日无雨保灌溉标准。

石臼湖是长江下游青弋江、水阳江流域最大的调蓄性湖泊,是溧水及皖南部分山区重要的治洪调蓄水体。然而,原来的石臼湖部分堤段堤身单薄、填土质量差、白蚁危害严重,沿堤护坡破损,危及堤防安全。2015年10月省发改委批复实施溧水区石臼湖堤防防洪提升工程,概算投资4.72亿元,在抵御2016年汛期特大洪涝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站在石臼湖西大圩上,但见远处烟波浩渺,昔日围网养殖已不见踪影,退圩还湖让偌大的石臼湖更显恬淡自然。堤岸不远处,施工人员正在栽植景观树。“下一步,溧水将结合乡村旅游,把石臼湖大堤打造成一个30公里长的旅游滨水风光带。”溧水防办主任王屏说。

水环境整治,清水绕城保生态

治城先治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启动建成区消除劣五类水行动、实施重要水体水质提升、加快推进雨污分流……今年初,南京市发布了水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列出工作清单,水务、环保、城建等部门通力合作,全面推进城市水生态修复,还清水于民,让清水绕城,重要水体水质改善明显。

月牙湖,作为古护城河的遗存,被誉为南京“城东明珠”,周围房价因其而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雨污分流不彻底,湖泊内外污染源治理不足,蓝藻绿藻一度侵蚀。为此,南京市实施了月牙湖整治工程,通过加大补水增加湖体流动性,对沿湖46个排水口逐一排查并完成控源截污,新建雨污管网,同时清除湖区及东南护城河淤泥垃圾44万立方米。如今的月牙湖在2米水深范围内基本上清澈见底。“现在水挺清的,环境很好,每天很多人在这里锻炼,我每周要来三四次。”家住石门坎的康师傅对整治后的月牙湖很是满意。

莫愁湖,南唐时称横塘,依傍石头城,亦称石城湖,有着1500年历史。冬日下午,金色阳光洒满大地,莫愁湖里一派繁忙:吸泥机隆隆作响,挖掘机将淤泥抓到运输的车里……这里正在进行莫愁湖水质提升清淤工程。经过多轮专家论证,采取彻底干湖清淤生态修复。“莫愁湖几十年没清了,周边生活污水长期排放污染水质,总氮磷超标,要清的淤泥平均深度1.2米,总量36万立方米,按照一车15立方米,大概要运24000车。除了清淤,还要截污,确保清淤后没有污水排进来。”负责修复工程的建邺区城建集团副总经理张鑫介绍说。明年5月1日,一个涅槃之后而重生的莫愁湖将重新开园迎客,那时,满塘清水可鉴,再映万家灯火。

位于秦淮河节制闸与龙蟠中路之间的清水塘,整治之前被评为轻度黑臭水体,底泥淤积较厚。2016年南京对其进行了综合整治,如今塘清见底,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摇曳。而最为特别的是,整治首次引进“食藻虫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通过虫控藻、鱼食虫等形成食物链,将水体污染物转化为生物蛋白,恢复沉水植物,完成水体生态修复。

不仅是湖和水塘,包括金川河、护城河、紫金山二沟、珍珠河、友谊河、运粮河、外秦淮河七里街段、南北十里长沟等南京200多条河道都已经或正在实施水质提升工程,清淤、水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南河,自秦淮新河莲花闸起至下游外秦淮河止,全长9.35公里,为雨花、建邺两区界河,穿应天大街、兴隆大街、梦都大街、奥体大街、河西大街、雨润大街、绕城公路等,两岸高楼林立小区众多。据雨花台区水务局副局长梅军介绍,南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投资6亿元,包括水环境治理、清淤、泵站改造、防洪墙建设以及沿岸亲水平台打造,明年11月完工后南河两岸将水秀草青,亭台水榭,又是城南一景。

为了改善城内河道水质,引流“活水”打通水系是关键。为改善玄武湖水质,从上元门、化纤厂水厂引江水入湖,每天补水量28万吨,这也是最近很多走湖者发现湖水变清很多的原因。然后把玄武湖作为内河河道补水“心脏”,通过武庙闸、太平门闸、大树根闸、和平大沟闸分4条通道对城内珍珠河、内秦淮河、金川河、东西玉带河、城北护城河等多条河道补水冲洗。2016年底,南京制定了《主城水系连通及生态补水规划方案》,为城北、城南、河西、宁南、南部新城、城东和仙林地区量身定做了“生态补水方案”,确保河道内都有活水。

近年来,为改善水环境,南京实施了江心洲、桥北、城北、铁北等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及污水管网建设,出台雨污分流攻坚三年计划,已经改建扩建污水处理厂59个,日处理能力248万吨。以环保督查整改为契机,完善治水机制,全市2800多名河湖长认真履行巡水、治水、护水职责。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淤疏浚、引水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完成150条黑臭河道整治、72条河道水环境提升及99个农村黑臭池塘整治任务,整治的河道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南京处在长江江苏段最上游,大小入江河流28条,沿江化工企业多;加上是六朝古都,排水排污管网老旧,布局不合理,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但改善水环境必须勇往直前。截至11月, 5个入江断面已消除劣Ⅴ类;2017年底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并通过国家督查。”说起水环境治理,南京市水务局水环境处张晓峰副处长深有感触。

城市内涝整治,让罹患多年小区不再淹水

“2016年大雨,银城东苑整个车库里都是水,外面后标营路、龙宫路,包括南京理工大学,也是一片汪洋,今年汛期就不淹了。”说起小区淹水,南京城东银城东苑小区保安阮师傅记忆深刻。

衙斋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无小事。为解决友谊河片区尤其是南京理工大学、银城东苑片区防汛排涝问题,2017年南京启动实施友谊河流域防洪排涝改造应急工程。“汛期连续降雨外秦淮河水位高,友谊河水排不出去,由于没有闸道外面水会倒灌,紫金山上还不停来水,再加上小区本来排水管网建设不到位,就造成友谊河片区内涝严重。”南京秦淮区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张志勇介绍,应急改造工程首先是对紫金山南麓的几个水库扩容增大蓄水量,第二是在友谊河上新建大型石杨路泵站,6台水泵每秒流量50立方米,汛期可将片区内水迅速外排秦淮河。第三,对后标营路、龙公路等地下管道换成直径1.5米到1.8米粗管,增加排水口,改扩建南理工内泵站保证友谊河水不倒灌学校。该工程已于今年汛期前完工并发挥了较好的防汛排涝功能。

建邺区纺织公寓片区地势低洼,是个典型的易淹水老小区。“小区一共10栋房子490多户,前年淹水最深的超过1米。”小区业主赵师傅说。为除淹水之患,建邺区对此实施了积淹水整治项目:增大排水管径,小区入口增设截水沟截留客水,增设雨水泵站强排积水。工程去年6月完工,在当年两次强降雨中经受住了考验,效果良好。

截至今年,南京市已经完成包括银城东苑在内的117处积淹水点整治及响水河、友谊河、向阳、翁家营等城市重点排涝泵站建设。

提升供水品质,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南京长江五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之一,燕子矶水源地承担着城北水厂和上元门水厂取水功能。“我们像爱护婴儿一样呵护着水源地,最近一段时间这里高锰酸盐、氨氮、溶解氧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Ⅰ类水标准。”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南京市全面提升供水品质,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并努力实现由供合格水向优质水转变。

截至目前,南京市有区级以上城市公共供水企业6家、水厂13座,供水管网总长度约1.18万公里,日供水能力395万吨,服务人口800余万。据南京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11月最新一期水质抽查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水质项次合格率为100%,城市公共供水11月份对16家水厂(公司)管网水质月检监测结果,合格率为100%。为了保证水质,从2007年起,南京市实行了严格的监测、检验标准,对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备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水质,按月、季、年定期组织水质监测督查,实现42项水质监测“一厂一点”全覆盖,供水水质常年保持优良水平,其中南京水务集团、江宁水务集团出厂水平均浊度在0.2NTU以下,远优于国标规定的1NTU的合格线。

加快自来水深度处理步伐,把更好喝的水送到千家万户。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到2020年,南京全市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将实现全覆盖。根据长江水源水质特点和现有水厂条件,目前主要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经过深度处理后,水变得更清、更好喝。截至目前,南京每天经过深度处理的水已经达到了95万吨,南京水务部门正在积极指导帮助供水企业全力推进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

2015年,按照住建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南京市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并全面开展主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用新型健康环保的管材替换锈蚀老化的铸铁管、镀锌管等落后管材,从而解决了传统供水时水池、水箱容易二次污染的问题。在缺乏上位法规政策支撑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二次供水改造的“南京模式”。2016年,住建部对南京二次供水改造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广泛推广。截至目前,共完成628处改造任务和主城30个小区低压片区供水改造任务,受益用户20多万户。

多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强化工作力度,建章立制。从2011年开始,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运行可靠、监控到位”的标准,采取隔离防护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警示标识、生态陆地护坡改造、水源涵养和湿地水生植物修复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不断加强水源地达标建设,先后有夹江、燕子矶、子汇洲等列入省级名录的水源地全部通过省级达标验收,确保供水水量、水质双双达标。应急水源地建设也正在严格按照要求向前推进。近期,主城区应急供水工程以中山、方便水库和固城湖为应急备用水源,已经具备了向主城区应急反供清水每天15万吨的能力。高淳、溧水两区已实现双水源供水,江宁区则已经确定长江新济洲应急水源选址方案,六合区正在进行选址方案对比。

而今从头越,水务改革再出发

“回顾南京几十年的治水历程,可以用‘路阻且长、负重前行 ’8个字概括”,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吴永新说。改革开放以来,南京水务发展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是1978年至2005年基础建设阶段。1978年南京特大干旱,丘陵山区塘坝水库基本干涸,禾苗枯死,人畜饮水困难,其后掀起了大规模抗旱翻水线建设。1983年到1990年,集资实施长江南京河段整治工程、马汊河二期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二是2006年到2010年“三水统筹”阶段。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南京提出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三水统筹”治水理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其间,完成了16条通江河流约84千米水利血防工程,完成河道疏浚2700多千米、村庄河塘清淤9800多面、塘坝改造2000多座等。三是2011年到2015年“五水和谐”阶段。按照民生、安全、资源、生态、法治“五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以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在这期间,南京成功抵御了2011年水阳江和“两湖”地区特大干旱、2015年秦淮河流域大洪水和多次台风影响。四是2016年到2018年城乡融合阶段。2015年12月,南京市水务局组建。南京水务工作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方针,统筹“五水和谐”发展,着力推进城乡水务融合,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民为本,聚力实施防洪排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两大攻坚,为建设“创新名城 美丽古都”的新南京提供水务保障。

“未来,南京水务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水务工作理念,注重水务工程综合效益发挥,系统解决好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解放思想,注重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发展智慧水务,提供更优质的水务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张孝科表示。

李宗超 章柳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