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16: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童英晓
龙山镇桥一村是镇政府驻地,商铺、人口集聚。近几年,桥一村却没有发生一起诉讼案,还被农行评定为五星级信用村,去年成功创建了“无讼村”。那么,该村诉讼案是如何被化解的呢?
“我们想方设法让矛盾在村里就得到化解。”桥一村党支部书记朱文哲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据介绍,该村通过积极邀请相关部门送法下乡,在进行普法宣传的同时,着重引导村民树立“诉讼有风险、起诉需谨慎”观念,倡导用调解这一符合村情的方式解决问题。
朱文哲说,前两年,村老年协会与几位村民发生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得知情况后,村调解委员会马上找到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把事件化解在诉前。
“打官司周期长,证据认定程序严谨,不仅花费时间,而且牵扯很多精力,一审、二审、执行全过程走下来,一个邻里纠纷小案子也能拖上八九个月,就算胜了,村民也觉得身心俱疲,而且乡里乡亲的闹上法庭也挺尴尬。”朱文哲说,针对基层“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地进行分类调解,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把大量传统民事纠纷及时化解,努力避免纠纷形成诉讼。
朱文哲说,成功创建“无讼村”多亏了散落在村里的“无袍法官”。原来,他口中的“无袍法官”是指由村里一名支委和村妇联主席、有威望的老人、联防队长、团支部书记组成的调解委员会。“这样的组合,涵盖了老中青以及各个阶层的村民,对调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桥一村还专门设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室,以党建助推“无讼”平安工作开展。该村将全村划分为四大网格,从村干部到党员、村民代表层层认领“包管”,确保矛盾纠纷前置性化解。
走在桥一村,临街店铺鳞次栉比,小城镇的商业氛围浓厚。这里还是陈亮故里,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正如龙山法庭庭长潘文接所说,该村致力于树立村民的法治思维,依托当地“陈亮文化”倡导“无讼”理念,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桥一村集体经济从过去负债50万元的“落后村”变成每年都有固定收益200多万元的“先进村”,2016年该村被评为秀美村,还创建了“无违建”村庄。朱文哲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无讼村”的创建是密不可分的。“现在邻里之间也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闹得鸡犬不宁,遗留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现在的桥一村经济收入和硬件建设都越来越好了,村民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更高。老村改造是桥一村村民多年来的夙愿,目前该村正在积极规划,为争创美丽乡村精品村打下基础。
编辑 俞晓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