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见解]百科资讯:蓟县玉石庄民间借贷纠纷,小康点亮我们的生活

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记者手记

安徽:忘不了的那几个眼神

光明日报记者常河

我看着陶荣香,而陶荣香在看她的孙子。

乡村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室内,陶荣香的孙子在阳光里专心做着陶艺,一团泥巴在他的手里渐渐显露出碗的雏形。

光明日报记者常河(中)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中。资料照片

陶荣香的眼神里透出骄傲,也透出羡慕:“在俺们小时候就是玩泥巴,现在的孩子,叫陶艺了。”

尽管不理解泥巴如何变成了陶艺,陶荣香还是乐此不疲地带着孙子来“知物柴烧”学陶艺,她知道在这里当老师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都是艺术家,孩子跟他们学,错不了”。

陶荣香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的村民。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近乎空心的村落,“都出去打工了,在地里种水稻只够吃饭的”。

2015年,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实施“马郢计划”,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村里,带来了种植养殖等产业,也带来了戏曲、陶艺、绘画、马术、舞蹈。村子里一下热闹起来,孩子们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马郢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龚善锋的眼神炯炯发亮,站在荷塘埂上,后背盛开的荷花像他的“勋章”。这个40岁的霍山县农民,已经种植了22年莲藕。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靠种藕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因为曾带着村民到处拜师学习种植技术,也和各种经销商打过交道,龚善锋也算见过世面的新农民。他眼神里的自信不仅是每年20万收入带来的,更多地来自脚下土地的滋养和对路径的坚定不移。

站在碧根果树的枝丫下,季成均的眼神一开始有点怯怯的。2016年,他家还是贫困户,妻子生病,孩子上学,生活捉襟见肘。

还是那一年,全椒县林业局在全县推广碧根果种植。石沛镇白庙村村民季成均把家里11亩撂荒的土地全部种上了林业局免费送来的碧根果树。

三年过去了,靠着在附近工厂打零工,加上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季成均家脱了贫。尤其让他高兴的是,他家的果园开始挂果,“今年大概能收200斤,有8000块收入。”说到这里,这个内向的汉子眼神放起了光,“明年,碧根果就能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就能收200斤,11亩地,一年至少能收入8万块”。

看着郁郁葱葱的碧根果树,季成均的眼神里多了一些内容。那一刻,他眼里的光,是希望。

北京:行宫村,桃园深处讲党课

光明日报记者董城

“董记者,我们这儿很多桃农都是党员。您作为《光明日报》的记者来采访一趟,能不能给大伙儿讲一次党课。”

说这话的人叫王彦林,是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行宫村党支部书记。他听说我到隔壁的江米洞村采访,非要让我到行宫村再走一走,给我出了个“难题”。

光明日报记者董城(中)在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行宫村田间地头讲党课。龚双情摄/光明图片

刘家店镇素有“京城大桃第一乡”之称,行宫村就坐落在京郊名山丫髻山脚下,也是有名的大桃之村。村里现有101户人家,党员30人。

在平谷,每一个村几乎都种大桃。但是率先将“诚信”同大桃联系在一起的,是行宫村。作为刘家店镇“诚信村厚德果幸福人”诚信创建活动的首批试点村,行宫村在全镇率先建成了诚信村。

对北京城里的人而言,出门见公园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乡村里有公园的,却不多见。行宫村恰恰就有一个公园,名叫诚信主题休闲公园。

在一个小乡村里建公园,地方从哪儿来呢?

有老乡对我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伙儿一齐将村中一条树枝胡乱摆放的田间路清空,“平地抠饼”一般建起了这座公园。

诚信主题休闲公园深处,就是玉米地和桃园。春天,粉红的桃花开起来特别迷人。到了夏季,大桃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我的这场党课,就被安排在了桃树之畔,玉米地旁。老党员们就坐在诚信公园的树荫下,还有的党员干部在村口值守,他们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同我交流。

其实,我所讲的,也就是行宫村的老百姓正在经历的点点滴滴。我跟党员们说,作为新闻记者,我羡慕他们的生活,敬佩他们的勤劳,相信他们在小康的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好。

天津:在徐徐展开的画卷里行走

光明日报记者陈建强刘茜杨飒光明网记者贾艳如

整整一周,我们仿佛忙碌的蜜蜂,嗅着花香在津沽大地上四处奔走,采集着沁入心脾的芬芳。

骄阳下紧凑的行程并未让我们感到多么疲惫,因为这次集中采访带给我们的是接踵而至的惊喜。海河两岸,到处都是徐徐展开的画卷。在游船上欣赏华灯初上时津城的繁华,在巨轮往来不息的码头上感受智能化海港的风采,在生机盎然的广袤田野体味丰收的喜悦,在干净整洁的养老院里倾听耄耋老人爽朗的笑声……

在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让我们眼界大开;微信小程序预约社区活动、人脸识别签到积分——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华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愈发便利。中新生态城从荒滩上崛起,语音家居控制、AI管家服务,居民们已经享受着“智慧型”生活方式。在七里海,我们和朴实无华的湿地守护人攀谈,在第六埠村,安居乐业的乡亲们笑靥如花让我们难以忘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越来越多的百姓正在迈着大步走向小康生活。他们娓娓道来的家乡脱贫故事、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可喜变化,正是海河儿女凝心聚力共奔好日子的宝贵记录,也是这座城市决胜小康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更令我们感动的是,在这片热土上,每个人都是幸福生活的建设者、贡献者、奋斗者。

采访行程的最后一站是蓟州区渔阳镇的西井峪村。这是一个古老的“石头村”,通过“保护+发展”的方法,这个“石头村”根据本地的地理特点,对所有的民居升级改造,打造了一座座精品民居,把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在村民周荣华和回村创业的大学生周云龙的导游下,我们真切地感到环境美了,村民富了。走在西井峪村每一道石阶上,用手摩挲石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听见它们也在诉说,诉说一个山里乡村的历史、现在以及美好的将来……

行走在美丽的津沽大地,我们也是“画中人”!

河北:古村因文化而重焕活力

光明日报记者董蓓耿建扩陈元秋张青

八月下旬的邯郸,少了一分暑热,多了一丝清凉。我们走过这里的两个小村庄,看到了曾历经衰败颓唐的它们如今在文化的浸润下重焕生机。

长满青苔的古巷幽深,斑驳的百年桑榆静立,行走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张家楼,感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保持着古村落朴素的原生状态,带着泥香味儿、文化味儿。

早年间,这里盛产优质瓷土,当地百姓凿井挖土,供应着磁州窑的炉火千年不熄。2000年后,随着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淘汰,带有磁州窑文化特征的古村逐渐没落。当地文化学者赵立春坐不住了,2015年,在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支持下,他开始着手进行古村落保护工作,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对老房子进行修缮,把即将坍塌的老宅子清理加固,改造为一个个工作室、创作室、展览室。

“对张家楼老村的保护,不仅要保护老建筑,更要守住这里源远流长的文化,以文化搭台推动乡村振兴,让村民们受益,延续古村生命力。”赵立春说。在赵立春的努力下,许多艺术家陆续来到拥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张家楼,共同成立了张家楼艺术公社,开始了书画、陶瓷、音乐等艺术创作,沉寂多年的古村再次热闹了起来。

在八百里太行山脚下,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名唤“楼上”。楼上村有一个已成立几十年的平调落子剧团,至今仍活跃在十里八乡。武安市充分挖掘这里的戏曲文化优势,以平调落子为依托,采用“文化+”“旅游+”模式,建造了平调落子博物馆、戏曲物件工坊大师工作室、戏曲文化演艺室等综合硬件设施,将楼上村打造成为中国平调落子第一镇。

如细雨无声,文化振兴带来的旅游发展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在文化的助力下,邯郸市已在小康之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青海:传承藏医药,惠泽民生

光明日报记者罗旭万玛加光明网记者熊宪斌

8月的青藏高原,碧空万里。在青海采访的日子里,我们走访了城市乡村、田间地头,印象最深的除了灿烂的阳光、壮美的雪山,还有当地对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藏医院,我们看到医生将涂抹了药物的热木块放置在病患的患处热敷15分钟。这种木烙疗法,可以治疗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等疾病,一次收费只有8元钱。

光明日报记者万玛加(左)在青海省班玛县玛柯河乡采访当地藏族牧民脱贫致富的情况。葛修远摄/光明图片

通过藏族传统特色疗法进行治疗是青海省各地藏医院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兴海藏医院研发和传承了八金八灰和仁青佐太炮制技艺,开展了70多项藏医特色理疗法。

兴海县藏医院院长周拉太告诉记者,短短十来年,这家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县人民医院的藏医科,发展到拥有门诊综合楼、住院综合楼、公共卫生楼的二级甲等民族医医疗机构。

设施升级,患者变多,但兴海县藏医院将服务农牧民健康的宗旨一以贯之。医院坚持自采、自制、自销,努力做到药材地道、质量可靠、疗效确切、品种丰富、价格低廉,次均收费一直保持在全州最低水平。

在医院的收费处,我们看到71岁的藏族牧民尕罗加正在为自己办理出院手续。尕罗加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疾病住院13天,总共花费4083.17元,但在最后结算时,除去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户医疗救助基金以及医院减免的费用,自己仅需支付261.77元。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藏医药在基层传承与发展,为藏族农牧民就医提供了优质服务,切实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收入增加、住房改善是百姓奔小康的显性标识,而基本医疗保障在高原农牧区的实现,则从深层次上折射着青海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扎实成效。

江西:老区人民的小康路

光明日报记者底亚星钟超胡晓军

金秋时节,在江西大地探寻。

从赣江两岸到鄱阳湖之滨,从赣抚平原到赣西丘陵,从吉泰盆地到赣南山区,整个采访行程给我们的感触充实而又深刻。这片红土地上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感恩奋进的全面建成小康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底亚星(右二)在采访中。陈地长摄/光明图片

“感恩”二字贯穿整个采访过程的始终。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里的公告栏上的《神山感恩三字歌》,用“心含暖,涌感激,莫忘恩,永铭记”这样朴实的话语,传达着当地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深深情感;吉安高新区内的立讯智造公司,把“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不冷漠、不埋怨”的感恩之心作为企业推崇的价值理念之一张贴在楼梯间。

感恩,不仅体现在文字上,更流淌在当地群众的血液里。在井冈山神山村,村民彭德良告诉我们,感谢党的政策,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前在外面打工,每月工资不到3000块钱,现在帮合作社代销茶叶,加上打糍粑、乡村旅游方面的收入,一年纯收入能有4万多元”。

瑞金市黄柏乡龙湖村党员邓大庆和乡亲们一起,改造荒山荒坡,兴修水利道路,初步改善了村里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突如其来的疾病等挫折,没有把邓大庆击倒,反而锻造了他永不言败的顽强品格。2012年,他自筹资金先后改种了16亩脐橙,到2016年实现了光荣脱贫。邓大庆牵头,与龙湖村委党支部共同组织成立了“瑞金市龙珠塔脐橙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到2019年,已经实现了龙湖村“人均三亩果、一亩脐橙纯收入1万元”的脱贫奇迹。

行走在这片红土地上,一桩桩一件件平凡而又伟大的脱贫故事,是江西老区人民“饮水思源、感恩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真实记录。

云南:边寨人用歌声演绎“获得感”

光明日报记者孙明泉

这次赴滇西腾冲等地采访之前,我自以为“做足了案头功课”:驼峰航线、高黎贡山、直过民族……基于这些“资料研读”,在飞机穿云破雾降落在腾冲驼峰机场之时,我的脑海中一直勾画着如下的图景:交通不便,经济贫困,市场观念弱,产业不发达,脱贫都很难,更遑论致富。

然而,接下来的行程让我深深体味到了什么叫“习惯性偏见”。从驼峰机场一出来,便可见满眼的绿色。在腾冲、龙陵、瑞丽、陇川几个市县的实地采访中,我们所到的民族村寨,同样是干净整洁、屋舍俨然,村民们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是一个傣族村寨,这个村里的民族文化氛围很浓烈,印象最深的是偶遇一位七十多岁老奶奶,正在手机微信群里和亲友们“对唱”。尽管我们多数听不懂她们唱的是啥,但灿烂的笑容无疑就是边寨人满满“获得感”最好的注解。

这里的交通和内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虽说是山高林密,沟深路远,但如今这里高速公路纵横穿越,国道、省道、县道及村道四通八达。

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基层干部都有着千方百计发展经济的良好精神风貌。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党总支书记讲述他们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如数家珍。在陇川县户撒乡傈僳族村寨,干部们谈到吸引八方游客发展休闲农业时兴高采烈。在德宏瑞丽,数百位直播带货的主播同场售卖,一件件精美的玉石翡翠商品通过直播平台,流水般销往全国各地。

回京途中,葫芦丝名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久久在心头萦绕:“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一只孔雀飞到了龙树上,恩人哟就是那个共产党……”这首歌不仅唱出了彩云之南的秀美景色,也唱出了滇西各族人民的感恩之情和共同期待。

西藏:在世界屋脊感受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方莉王昊魁尕玛多吉

8月下旬,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在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等地调研采访,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世界屋脊上的小康生活的真实模样。

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采访那天,是西藏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森布日幸福家园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平均海拔5000米的极高海拔地区搬到海拔3600米的森布日村,师生们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对于孩子们来说,能毫无负担地蹦蹦跳跳就是小康。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江孜镇东郊村“五星户”扎顿家里,记者见到了在县里读高三的小女儿格桑玉珍。她有两个引以为傲的姐姐,大姐在西藏大学读法学专业,二姐在上海交通大学学医。“我的目标是考上北师大。”对格桑玉珍三姐妹来说,通过读书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就是小康。

走近拉萨市城关区塔玛村,这里曾是房屋破旧、生产落后的村庄,受益于党的各项惠民政策,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100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对于塔玛村民来说,和城里人一样富裕文明就是小康。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多年前,许多百姓只认得“老三样”——土豆、萝卜和白菜。现在,白朗依靠不断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蔬之乡”。对白朗群众来说,从只认得“老三样”到家门口就能吃上各种新鲜果蔬,就是小康。

被誉为“西藏江南”的林芝市,是西藏最大的林区。曾经以伐木为生的当地农牧民群众,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开餐馆、办民俗、当导游,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带动全市11万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走上了一条生态旅游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青藏高原,每个小康故事不尽相同。这点点滴滴的幸福画面连起来,绘就了一幅高原儿女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的小康画卷,那样举世瞩目,那样生动鲜活。

湖北:那些离开的人又回到了乡村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张锐夏静

在湖北的六天采访行程里,我们去了很多乡村。这些乡村,路在变硬变黑,房子在变新变亮,产业在变大变强。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乡村的内核在变化。人,就是乡村的内核。

“空心村”,这是许多人以前对乡村的印象,乡村里的人曾经不断在流失。如今,我们看到,那些离开的人,一个一个又回来了。

在湖北郧阳的小堰沟村,70后的李荷回来了。他以前在陕西、新疆等地务工,“能挣钱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挣不了钱”。如今,他在老家一家袜厂做车间挡车工,家庭和工作兼顾。而且,他们一家还搬迁到了新居。

在湖北蕲春的刘榜村,80后的陈志祥回来了。他辞去了深圳的互联网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用传统手艺和互联网思维做艾灸产品。他的蕲艾生态园集蕲艾培育、手工生产等功能为一体,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蕲艾产业发展相融合。

在湖北孝昌的校堂村,90后的唐根根回来了。他发现在农村发展养殖业,不比在外面打工差。他养的山羊越来越多,卖得越来越好。他还成立了“根根种养殖合作社”,向其他村民传授养羊技术,携手一起发展致富。

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他们给古老的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那些曾经“空心”的乡村,再次充实起来,热闹起来。

回来的不仅仅是人口,更是人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开展,乡村的环境在变好,产业在兴起。这些变化吸引了更多人回来,这些回来的人反过来又推动乡村继续发展变化。比如陈志祥,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一起就业;比如唐根根,脱贫“头羊”后面有了一群“羊”。

他们明白,只有每个乡亲都发展好了,整个乡村才能发展好,自己也才能发展得更好。“是大家富了,我才富。”湖北保康陈家湾村的村民陈昌文告诉我们。

“以后,乡村会越来越好!”唐根根说。他们的自信,让我们对中国乡村的未来有了更多憧憬。

吉林:小康路上的多彩吉林

光明日报记者任爽

我生在吉林,长在吉林,工作在吉林。我眼中的吉林不仅有18.74万平方公里富饶的土地,更有2700万朴实的人民。在奔小康的路上,他们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勇于追梦,将吉林大地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吉林是金色的。走进四平市梨树县,脚下踩着的是松软的黑土地,远眺的是丰收在望的沃野良田。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伟蹲下身子攥着黑土说:“这就是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养出来的地,是咱们农民丰收的保障。”

光明日报记者唐芊尔(左)在吉林延边安图县福林村采访。资料照片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补齐三农短板。2019年,吉林省粮食产量净增量达全国第一。

吉林是绿色的。秋日的查干湖碧波浩渺、水鸟翩翩、稻丰鱼肥。“这几年,查干湖水质好了,鱼又大又肥,大的都有40多斤!”查干湖渔猎文化第20代传承人张文的脸上挂满幸福与期望。

吉林是红色的。走进白城市永强村村民姚井珍家,满园的万寿菊花香四溢。2017年起,永强村以贫困户为重点发展庭院经济,组织484户次贫困户参与,勤劳的姚井珍就是其中之一。凭借万寿菊庭院经济、公益岗位、光伏产业分红等致富途径,姚井珍一家于2018年脱贫。

截至2019年年末,吉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100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全省15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吉林是多彩的。在延边汪清县桃源小木耳产业园,刚忙完木耳采摘工作的闫翠莲大姐正要赶去另一份工作——公益岗位保洁员,“两份工作加一块儿,一年能收入4万多块钱”,闫翠莲满脸笑容。小康路上,吉林儿女的多彩梦绘就多彩的吉林大地。

甘肃:奔向小康,风光正好

光明日报记者蔺紫鸥张春丽宋喜群王冰雅

八月,夏末的陇原大地已有了一丝秋高气爽的味道。走进甘肃,迎接我们的除了香喷喷的牛肉面、鲜嫩多汁的手抓羊肉和甘美爽口的瓜果,还有西北悠远的天空下老乡们艳阳般的笑脸。

武威市古浪县在藏语中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然而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宜人居住。现在许多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山上的土坯房搬下,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新房,还经营起了蔬菜温室大棚和羊养殖棚。

在金昌市金川区富康养老中心,62岁的庞雄每周都要来这里教老人们写书法。书法教室楼上是“风华旗袍队”的训练室,56岁的裴芳萍从小喜欢跳舞,退休后她组建了37人的旗袍队,每周来排练三天,为了近期的演出做准备。

午饭时间到了,老人们纷纷下楼到中心的餐厅用餐。附近社区有160名老人都在这里办了饭卡,除了就餐,工作人员还建立了微信群,有任何生活照料、家政便民、康复理疗等方面的需求都能随时提供服务。

在嘉峪关市东湖公园,伴着《梦回嘉峪关》的悠扬旋律,退休干部杨利每天早上8点都来这里组织几十人跳健身操,在青山绿水中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据介绍,嘉峪关经常锻炼的人数占全市人口的43%以上,拥有各类体育场地达58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2.32平方米。

在金昌市永昌县何家湾村的中心广场,有一面“村民梦想墙”。“希望今年能住进新房子”“祝愿儿子今年大学毕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希望今年养的200只鸡能卖个好价钱”……质朴的话语传递出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有所养、壮有所用、贫有所依、难有所助,日子在变好,明天有奔头,甘肃奔向小康的这条路,风光正好。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9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