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象山法院的法庭上,原告、被告端坐两边,辩论起来,总是各执一词、言之凿凿。
这一次,法官最后请出测谎仪,真相才浮出水面。
据悉,这是宁波市检察机关首例运用心理测试技术,支持审判机关认定并处罚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
两名80后男子合伙经营房地产,后来继续不下去要解散。
结算后有一份《账目明细》。大意是,两人合作结束,至2018年8月31日止,章某应分给邓某50万元,加上章某应还的15万,总计65万元,于2018年农历12月底前分三期付清。
随后,章某陆续支付了45万元,并归还了15万元。按照《账目明细》,还有5万未归还。
今年初,邓某将章某告到法院,要求他归还“剩余借款20万”,并按年利率6%计算利息。
等等,章某不是只剩5万没还了吗?怎么变成了20万?
庭审过程中,两人也对“15万余款”的性质产生了分歧。
原告邓某认为,已还的15万,是他应得的提成,所以被告还需归还20万。
被告章某则咬定,已还的15万,是他向邓某父亲的借款。
一方坚称“还欠20万”,一方则坚称“最多一万”。
此外,被告章某当庭出示了各式各样的还款凭证,表示这些还款凭证数额相加后,就可以得出真实的还款数额。经计算,章某未归还的款项,确实已不足一万。
因为缺乏关键的借条证据,局面顿时僵住了。
面对信誓旦旦的双方当事人,承办法官询问双方,是否愿意接受测谎?
图片
没想到,两人一口答应。不过答应得很干脆,测谎时却很忸怩。
工作人员在被测试人的手指、手腕等部位接上了传感器,通过询问问题和检测被测谎人回答时的反应,来判断其是否讲了实话。
“预测试时会准备十张纸条,上面写上10个阿拉伯数字,让被测试人抽一张,然后不断提问,你抽到的数字是1吗是2吗是3吗……旁边的监测电脑里,会出现被测试人的心跳反应。这关过去后,再问一些案情相关的问题。”象山法院的法官介绍。
测试小组分两天对二人分别进行测试,结果状况频出。
被告章某预先在网上查了一堆测谎资料,显得信心十足。但之后他的神情显得愈发凝重起来。接下来主测人员开始不厌其烦地与他一笔笔对账。沉默良久后,他终于主动表示,之前在法院作了部分虚假陈述。
原告邓某来测试的时候表现出压力大,精神紧张。主测人员告诉他,只要说谎,就一定会产生自己主观无法控制的心理生理变化和反应,通过科学仪器和设备记录下来。
上机测试前,他提出要抽一根烟,抽完之后,下决心向主测人员坦诚说出实情。
至此,真相大白:
原告邓某承认,15万元,确实是被告向他父亲的借款,自己是为了法院能多判点钱,才说了谎。
被告章某也认了,自己在法庭上将已支付的60万,虚假陈述为64万元,也是为了少还点钱。
原来,两人都在说谎!
经过审理,宁波象山法院认为,本案原告邓某虚构《账目明细》中“15万元欠款”的款项性质,被告章某对已支付的数额进行虚假陈述,二人均违反了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遵守的诚实信用原则。
考虑到双方妨碍司法公正、浪费司法资源的程度不同及综合案情,象山法院对原告邓某作出罚款2万元的决定,对被告章某作出罚款5千元的决定。
截至发稿,本案已经以调解方式结案,法院判决被告章某应支付原告邓某,因合伙经营产生的款项5万元。
新闻+
什么情况下会“有请测谎仪”
象山法院的法官介绍,一般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且无法佐以有效证据,法官会采用测谎这一手段。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测谎结论只能作为间接证据使用,用以加强法官的内心确信。
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借条)的证明力,显然大于间接证据,但当直接证据明显矛盾,有悖常理,而数个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锁链,就有可能大于直接证据的证明力。
法官运用逻辑推理,通过一组间接证据,来推导某一事实,需要一个较为客观的证据来印证、支持、加固证据体系的可信度和证明力,从而使法官内心对法律真实更加确信,而测谎结论,正是起到这一作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