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春耕不远。
对农民来说,这是花钱“旺季”:肥料种子农药要买、土地流转费要交,一大堆花钱的事。
过去几年,一到这时候,成都市大邑县燕萍农耕家庭农场负责人钟燕萍都会为此焦愁。
今年不一样。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由工商银行发起设立的四川首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在成都落地,“种植贷”“养殖贷”“民宿贷”“农牧贷”“集体经济组织贷”等一大批创新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钟燕萍是中心首批客户之一。她顺利申请到一笔80万元的“种植贷”,成功缓解燃眉之急。
贷款的额度不大,意义不小。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抵质押物匮乏、交易成本高等原因,农村“金融抑制”现象非常突出,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
上述金融产品的出现,意义不仅限于某个单独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表明银行资金流向农村的“堵点”正在被冲破,渠道正在打通。
记者日前走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探访它们的“治堵”策略。
科技助力:
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企业远程“画像”
7天—这是钟燕萍从发起申请、尽职调查、完成审核,到收到贷款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方便、快捷!”这是钟燕萍对这笔贷款过程最深刻的印象。放在之前,要贷款,不仅很难贷到,即便成功,速度也非常慢,动辄一两月。
钟燕萍说的没错。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一直是农村金融的普遍现象。
背后的原因在于,由于特殊的产权制度,农村缺乏必要的抵押物,加上信息不对称,现有的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根本就难以派上用场。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的一份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出,金融机构在获取农村地区客户资信判别、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等方面面临信息不对称困境,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突出;对农村客户而言,由于对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缺乏了解,难以有效地获得贷款信息并以合理的成本享受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抵质押物匮乏、交易成本高,成为农村金融的三大堵点。
如何降低风险、打通堵点?在现有产权制度下,唯一的选择是信用贷。然而在传统条件下,由于缺乏权威的中介结构,加上权威数据的缺失,银行很难快速全面掌握他们的状况。
改变的契机,源自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兴起。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联合行内其它机构,开发出“普惠金融”系统,整合接入了各地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税务局、文体旅游局、公安局、镇政府等多个部门提供数据,在此基础上,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完成了这些数据的整理、分析,形成了区域内各个农业企业的“画像”。
“有了这些数据,这些农业企业规模多大、历史多长、营收多少、利润如何等等情况,一目了然。” 工商银行成都分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主任尹波表示。
“往常完成一笔涉农贷款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现在最快一天就能完成放款。”工商银行大邑支行公司部负责人叶云华告诉记者说,有了农户数据支持,线上完成的数字化审批完成对农户授信,不需要任何抵质押物。
在完成放款后,工商银行通过受托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进行贷后管理,有效的确保了资金完全用于农业生产。
体制创新:
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多方力量
信息化智能化的兴起非一朝一夕,问题是,为什么直到最近才引入农村金融系统?
以大邑县为例,全县农业人口超过30万人,乡村农户超过13万户。但是之前,乡村领域数据大多保存在村、乡、镇等各级政府部门中,数据之间未打通激活,难以发挥出价值,成为沉睡的姿态。
醒来,开始于2020年。当年,大邑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两年来,在当地县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县委政府联合当地农业协会、工商银行成都分行三方协同创新搭建了一个“政府+协会+银行”底层数据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以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农户补贴数据为切入点,同时农业协会把优质农户向银行进行推荐,工商银行对上万户农户信息进行了测算,完成内部模型的验证,赋能数据要素向数据资产转变。
在三方协同下,确保了以数据为基础的信贷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健性。
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张晓玫看来,农业农村领域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仅仅靠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抑或是单纯依靠政府、银行或企业单方面,都是难以解决的。
出路何在?张晓玫认为,必须统筹技术创新与体制变革,整合政府、银行、企业、协会以及担保等多元主体,变信息孤岛为信息系统,变单兵突击为集团作战,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所做的,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
不仅指向企业和农户,为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农村集建用地流转上市业务,仅去年一年已实现农村集建用地一级整理贷款8.45亿元,持续助力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编辑 田莉 校对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