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24小时动态发布:父母借款子女借贷纠纷,女儿借父亲钱没有借条怎么办

阅读:

一纸诉状,把父亲告上法庭,15岁广州女孩婷婷要求父亲把借她的3万块压岁钱还给自己。

父亲借女儿3万压岁钱2年不还

2020年,婷婷借给父亲3万元,帮助父亲周转资金,还约好了每月500元的利息,本来该3个月还的钱,硬是拖了2年之久还是没还。婷婷的借给父亲的钱是自己的压岁钱,她认为父亲无信的行为伤害了她,也侵害了她的合法权益,因此,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婷婷的父亲老李经法院依法传唤,没有到庭参加诉讼。

近日,法院判决了婷婷的案件:这笔钱属于借款,老李要还本息。法院根据父女的微信聊天内容及婷婷微信的收款情况,认定婷婷与老李约定支付利息的情况。两人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反映,婷婷自2020年4月起催老李还款,但老李一直没归还借款,婷婷主张老李归还借款合理合法,法院予以支持。最终,法院按照相关的利息计算方式,一审判决被告老李向婷婷偿还借款本金27927元,并以本金27927元为基数计付利息。

网友热议:

对于此事,网友们意见不一。

有网友认为,婷婷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件好事。

也有网友认为,未成年小孩的压岁钱是凭父母的亲戚关系、朋友关系获得的,是父母送出去的压岁钱换来的,实际上还是父母的钱。作为子女未劳而获的压岁钱,理应交由父母支配。

有网友表示,既然是借就要还,父亲应树立正能量的榜样,教育子女正确的人生观才是做父母应尽的责任。

还有网友认为,如果是资金出了问题,应该给孩子解释清楚,而不是拖着不解决,事情只会越拖越严重。15岁的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借这个机会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专家:父亲的无信行为可能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陕西天语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任,资深婚姻心理专家陈凤山说:“闹成这样,说明父女的关系已经很僵硬了,父亲可能存在权威性不容质疑的性格特点,是个单向压制性、专制的父亲,这对于婷婷的未来成长非常不利,孩子可能因为父亲的这些不良行为,对很多人缺乏信任感、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父亲没有意识到“父爱如山”的重要性。”

如果父亲和女儿双方,心里都爱着对方,父亲资金周转困难可以及时和女儿沟通,钱的背后是情感,是一体的家庭和浓厚的血缘,及时和良好的沟通,女儿会理解父亲的难处。

陈凤山认为,这其中也可能存在夫妻之间的矛盾被转移,女儿成了夫妻双方矛盾的代罪羔羊。在亲子关系中,父亲、母亲以及孩子是一个三角关系,不仅需要父女之间良好的沟通,母亲的角色也很重要,母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态,如果能从中调解,事情可能不会发展至此。

而婷婷作为一个15岁的,已经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学生,主动的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这无可厚非,陈凤山说,但是法院是一个代表着理智的地方,很难解决感情问题,所以需要建议孩子,当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不要将情感压抑在心里,最终都会爆发,双方都会受到伤害,甚至陷入心理阴影的旋涡,因此,最好及时讲出来,化解掉矛盾 。

看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压岁钱之争”

市民李女士回忆:“我妈骗压岁钱的方式特别多!有一次过年给姑奶拜年后回家,她给我说,‘你看姑奶的袖口都破了,你把这个钱给我,我给你姑奶买几件衣服’,说得我特别心疼姑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立刻上交了压岁钱,后来才知道压岁钱是被我妈骗走了。”

市民华女士称,她上一年级的孩子今年突然对压岁钱有了使用意识,“前几年都是直接交给我,我给他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账户,但是今年成立专有账户这招儿使不了了,刚说完孩子就着急哭了,说要用钱买玩具,我就哄他说钱一定存在账户上,但今年可以给你一百块钱自己花,最后当着他的面下单了一个玩具,才把孩子哄好。”

孩子对钱数没概念,就有家长用一块钱硬币和孩子的100块纸币兑换。“孩子爱坐摇摇车,只能投硬币,我最后用一把沉甸甸的硬币换了孩子满床的压岁钱。”市民孔先生说。

市民刘女士的家长没让她交过压岁钱,但是,她回忆,她经常忘记自己藏压岁钱的地方,最后被妈妈发现了就存进银行了。

律师说法:聊聊压岁钱的归属权和使用权

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灏律师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春节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行为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对孩子的赠与行为,所以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然后就是家长能否挪用孩子的压岁钱?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来履行监护职责。除过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也不能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所以,即便孩子将压岁钱交给家长处保管,家长也要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挪作己用,保管行为没有改变压岁钱所有权属于孩子的事实。”

但是,孩子是否能很好的支配压岁钱,同样非常重要,之前就有孩子用压岁钱打赏网络主播、花钱买东西被骗的案例,那么,压岁钱的使用权问题如何界定?

陈灏律师表示,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即: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如果购买大件用品或大额游戏充值、打赏,花钱被骗等行为则需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追认方可有效,父母不同意的可以依法追回相关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