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9月9日电(记者黄忠 通讯员张卫明 周青青)“要不是你们主持公道,恐怕我一辈子也洗不清这天大的冤枉……”近日,来自房县的赵某在律师陪同下,为房县检察院送来了一面“来回跑数十趟为民取证,伸张正义为民伸冤昭雪”锦旗,她向检察官们连声道谢,一度哽咽落泪。而几个月前,赵某初次来该院时还是愁容满面。这一次,她神色轻松,这样的转变,还得从一起虚假诉讼案件说起。
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2015年末,经他人介绍,赵某认识了袁某并与其同居,期间因生活琐事双方多次发生矛盾。2016年8月,在当地司法所和村委会主持下,双方解除同居关系,并对共同生活期间债权债务进行了结算,之后赵某便携带未成年的儿子外出务工。本以为新生活从此开始,谁料两年后回家,房县人民法院以赵某拒不履行生效的民事判决对赵某司法拘留30天,并要求赵某偿还袁某借款15万元。“赵某只有小学文化,且处于贫困状态,有口难辩,后在律师的帮助下,今年4月,赵某走进了我们房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
原来,2016年11月,袁某依据赵某借条向房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赵某偿还借款15万元。2017年4月,房县人民法院缺席判决赵某偿还袁某借款15万元。判决生效后,袁某向房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2019年11月,房县人民法院在执行该案时,划扣赵某3.8万元打工收入存款后,又对赵某实施了两次司法拘留。这一切官司,赵某都未收到过一份法律文书。
袁某手握白纸黑字的借条起诉,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其诉求,赵某却矢口否认自己向袁某借过钱,到底是哪一方在说谎?在了解基本案情后,该院第四检察部受理了这起民事监督申请案,在承办检察官不懈努力下,通过依法开展调查核实,最终揭开了这起虚假诉讼案的真面目。
“我们在审查调阅法院案卷材料后,先后多次走访当地司法所、村委会等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到多家金融机构查询了袁某银行存取款流水,委托上级院司法鉴定部门对借条上的借款人笔迹进行鉴定。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取证,终于换来真相大白。”承办检察官介绍,经司法鉴定,袁某向法院提交借条上的借款人签名不是赵某本人书写,借条存在伪造的嫌疑,同时也未发现袁某有15万元现金的资金
目前,房县人民法院已裁定再审此案,房县公安机关决定对袁某立案侦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