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今天来科普一下常平网络借贷纠纷案件调查,常平网络借贷纠纷案件调查

阅读:

  “对古玩的痴迷,完全是由一个‘雅趣’,最后变成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不知不觉这个枷锁越套越紧,自己也走向深渊、走向灭亡。”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披露了宜宾金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晓龙受贿详情,其在职期间收受贿赂达1000余万元,先后收藏古玩700多件,花费500多万元。


  古玩、邮票、奇石、字画……这些看似高雅的收藏品来路不正,其实质乃是权钱交易,其所有者中不少更是所在单位的“一把手”。


  图为云南省宜良县纪委监委干部在案件搜查现场进行录音录像。该县近期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礼金礼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违规收送古玩、邮票、奇石、字画等问题。易盛芳 摄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坚决查处享乐奢靡行为,对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深挖严治。


沉迷古玩,差使老板“为爱好买单”;痴迷集邮,违纪违法所得绝大部分用于购买邮票


  “人家是玩物丧志,我是玩物丧德。”梁晓龙对古玩的喜好由来已久,钱币、金锭、银锭、玉器,均有涉猎。


  熟悉梁晓龙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交往应酬中总爱带上古玩藏品,席间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吹嘘藏品价值不菲。“他这么做,一方面为掩饰其赃款去向,另一方面是向行贿人暗示,要对方投其所好。”宜宾市叙州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说。



  《沉迷古玩的国企董事长》专题片截图。(图片


  这项“烧钱”的爱好,推着梁晓龙在违纪违法道路上越走越远。任金农集团董事长期间,梁晓龙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转分包、资金款项划拨等方面大搞权钱交易,用于古玩的受贿金额就高达600余万元。其中,直接安排管理对象支付的资金达300余万元。


  然而,梁晓龙冒着违法犯罪风险购买的所谓“古董”,多数为造假仿古工艺品,实际价值并不高,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2022年2月,梁晓龙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方寸之间包容大千世界,小小邮票是不少人的心头好。重庆市南岸区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原主任罗常平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发烧友”。


  “他是营业厅的老集邮客户,每年都会在我们这里预定和购买很多邮票及邮品。”据中国邮政巴南片区分公司集邮营业员何某回忆,渐渐熟悉后,2015年至2019年,其为罗常平代理买卖邮品达450余万元。


  办案机关从罗常平处起获14箱邮票。据罗常平供述,案发时家里的邮票、明信片、连号小额人民币等收藏品,价值80万元左右;西邮商城账户上另有20余万元市值,其中6万元为他人所有。后续调查发现,罗常平违纪违法所得66.97万余元绝大部分用于购买邮票。


  由于邮票市场行情波动剧烈,出现巨额亏损后,罗常平在抵御不法商人的“围猎”时毫无招架之力。经查,罗常平违反廉洁纪律,因私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12万元,案发时仍未归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规设立、使用小金库,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某大学下属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桥隧检测项目返点费,收受某公司好处费30万元。


  2019年11月,罗常平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那14箱被他视若珍宝的邮票,最终被法院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归还其违纪违法退缴缺口。


从“破心”“破纪”到“破法”,既暴露对“一把手”教育监督不力,也暴露个别单位经营管理、职能履行中存在漏洞


  从“破心”“破纪”,再到“破法”,梁晓龙的堕落既暴露出对国企负责人教育监督不力的问题,也暴露出少数国企经营管理中存在党的领导弱化、体制运行不畅、制度执行不力、监督监管缺位等漏洞。


  集团党委不开展民主生活会、不举行中心组学习会议、不参加党内活动已成为常态,党组织严重软弱涣散,党委有名无实,致使梁晓龙脱离党组织管理和监督,最终堕入违纪违法犯罪的深渊。


  除任集团董事长外,梁晓龙还兼任下属6个子公司的董事长,权力过分集中,大事小情一把抓。同时,单位内部体制机制不完善,部分重要部门如审计、风控等未设置或工作不力,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再看罗常平,专横独断方面与梁晓龙并无二致。其担任养护中心主任期间对于重大事项从未经相关决策程序,经常搞“一言堂”,甚至不开任何会议,直接口头决定关键事项。


  罗常平为什么对邮票情有独钟?据办案人员分析,一是认为集邮既能娱乐、陶冶情操,又能增值赚钱,一举多得;二是将集邮作为人生价值“支点”,动用大额资金买卖、炒作邮票,甚至不惜采用抵押房屋贷款、网络小额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孤注一掷、深陷泥潭,每月偿还各类借款在3万元以上;三是玩物丧志、走火入魔,甚至在被留置期间还在琢磨出狱后要让亏损的邮票彻底翻盘。


必须厘清雅好与公权的关系,坚决抵制借雅好之名行腐败之实的“雅腐”


  透过现实案例不难看出,领导干部一旦有所“雅好”,行贿送赃者即可窥见“门径”。浑然不觉中,个别领导干部就实现了“由好而贪、由雅而腐”的转变。


《沉迷古玩的国企董事长》专题片截图。(图片


  据梁晓龙自述,2018年下半年,他发现了传说中的明代以前的五十两大银锭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赶紧找钱,拿下并收藏”的想法便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于是,在这一年启动的泥溪高铁客运站及站前广场道路、横楼大桥等诸多项目中,他以收受礼金、债务转嫁等手段,多次接受老板的利益输送。“贪欲战胜了理智,雅趣变成了绞索,加上老板们有的吹嘘他们有关系、有的吹嘘他们有骨气、有的吹嘘他们有预案,我就心存侥幸地笑纳了。”


  事实上,无论是直接接受“雅贿”,还是收受财物用于“雅好”,本质都是权钱交易,附庸风雅的“艺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输送。古玩、邮票、玉石、字画变现手段隐蔽多样,调查难度大,更容易逃避监管,“雅腐”的隐蔽性引得一些人趋之若鹜。爱玉成痴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就曾坦白:“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更能掩人耳目。”


  图为江苏省江阴市纪委监委在某起违纪违法案中查获的纪念币等涉案物品。武月龙 摄


  如果喜欢收藏,就硬要获取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珍品孤本;爱好摄影,非得置办数套专业装备,动辄远赴名山大川、风景名胜采风;雅擅丹青,就得出版个人书画集,或送或卖……如此这般,一旦超出公职人员的正常消费水平,与其收入和身份不符,必然会有人投其所好,主动“买单”,逐步将其拉下水。


  专家建议,必须加强监督力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减少权力寻租空间,规范权力运行。领导干部必须厘清雅好与公权的关系,坚决抵制借雅好之名行腐败之实的“雅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