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权威专业资讯:景港民间借贷纠纷,池州日军

阅读:

1937年

7月 池州各界人士开展支援抗战活动 七·七事变不久,东流、尧渡等城镇的进步人士,搭台演讲,唤起民众,团结抗日。贵池、青阳、东流、至德等县各界群众开展募捐,支持抗战。

12月间 石埭举办“青年救亡干部训练班” 中共皖南特委派黄诚、谢云辉、魏今非、刘烈人、方休、陈希龄、吕月华、朱光、刘和庚等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战地政治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在石埭崇实中学举办两期有60余人参加的“青年救亡干部训练班”。其对象是:石埭、青阳社会上失学知识青年和崇实中学进步师生。授课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训练班得到进步人士、校长孙梅轩的支持和帮助。参加训练的这批学员,有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年末 至德县“抗日后援会”成立

同年末 青阳县战地服务团成立 服务团由外地来青阳的中共党员徐银伦等组织,徐银伦为团长,青阳人钱季青为总干事。服务团在城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等活动。

年内 中共党员苏拓夫从铜陵转移到青阳进行革命活动 苏拓夫初到青阳县时受聘为里分沈小学教师。他利用这一机会,向学生介绍鲁迅、高尔基、孙中山、毛泽东、朱德等伟大历史人物的功绩。

年内 贵池人方国华随一军团一师赴华北抗日 方国华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井径煤矿攻坚仗、涞灵战役、百团大战和东四堡等地的对日歼灭战。

同年内 至德汪振华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日 正在日本留学的汪振华得悉中日战争爆发后,愤然弃学回国,参加抗日。不久,由湖南党组织派遣,出任国民党军队一O一师日语翻译,后又奉命在国民党第五战区进行抗日工作。

1938年

1月 一批东北流亡学生在青阳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他们在青阳县城、木镇等地历数日军残暴行径,哭诉日本侵略军在东北三省的滔天罪行,呼吁同胞把日本兵赶出去。学生们还在城乡表演《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教唱《打回老家去》、《革命战士出征歌》等歌曲。

同月 贵池人罗白桦等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正在湖北天门读书的罗白桦应正在山西读书的詹宗毓之约,在汉口江汉3路44号楼赵杏贞家中与贵池同乡詹宗毓、洪达之(又名洪东山)、董玉清以及广东人吴苏辉见面。不久,持徐特立介绍信在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办妥手续,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第三中队学习。同年约在9月底或10月初结业,除洪达之转入中央组织部训练班继续学习、吴苏辉回广东外,其余同志均往皖南新四军军部报到,被分配到中共皖南特委。之后,罗白桦到南、芜、宣抗日前线工作,董玉清、詹宗毓回家乡贵池工作。

年初 青阳“抗敌后援会”成立 下辖抗日救亡工作队,各乡成立分会。后来,党组织曾派一些党员和进步分子入该会及其分会工作。

3月5日 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 省动委会在六安公开宣告成立并正式对外办公。

3月 至德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成立

4月 贵池人董希白毅然参加新四军 正在上海三英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教授的董希白为挽救民族危亡,毅然投笔从戎,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教员。

5月 苏拓夫在青阳建立抗日救亡组织 根据皖南特委的指示,苏拓夫首先在杨田施家祠堂建立“少年救亡组”。接着又直接指导成立“儿童救亡工作团”。暑假期间,又将“儿童救亡工作团”扩大为“补习班”。苏拓夫还联系当地进步教师许章法、许英汉、陈法周、徐育英等宣传抗日,向他们传阅《季米特洛夫》、《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书刊。

5月中旬 青阳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建立 主任委员由县长朱毅生兼任,副主任由从香港回乡的青阳人陈维稷担任。县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下设“委托工作团”(后改为第一特种工作团)、“青年工作团”、“儿童救亡工作团”和“巡回教育团”。此时,新四军军部、中共皖南特委派中共党员方向明(又名方彬)以安徽抗日动委会皖南分会巡视员的名义到杨田梅溪,与陈维稷和在杨田进行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苏拓夫取得联系,遂利用这一公开合法组织,深入乡村宣传抗日救亡,演唱抗日歌曲,表演抗日话剧,散发抗日传单,捐款捐物慰问伤员,并在国民党军队中宣传《论持久战》,使之成为共产党实际领导下的广泛动员民众进行抗日斗争的组织。直到1939年上半年以前,尽管安徽动委会及多数地方动委会已为国民党右派所控制,而在青阳则仍处于国共合作的黄金时期。

5月以后 日军飞机在池州城乡狂轰滥炸 自 1938年初日军向华中腹地入侵,青阳、木镇遭日机轰炸,陈家大山被日军占领之后,从这年5月开始,日军飞机对池州区境进行狂轰滥炸,“重要城镇,固难幸免”,即使“穷乡僻壤,亦莫不波及”。5月25日,7月2日及9月24日,敌机数次轰炸青阳城乡,许多村镇几乎成为废墟。7月13日以后,日军飞机对贵池、东流、至德等县城乡轮番轰炸,贵池县殷家汇等200多个村庄一片瓦砾,县城郭西街余火半月未熄,千年古镇至德梅城被夷为平地。这年下半年,日军飞机开始对石埭疯狂空袭,县城广阳一片焦土。遭受敌机轰炸的池州区域,人民生命财产蒙受惨重损失。

上半年 国民党军队在池州布防 这个时期池州区域属第三战区布防地。1937年底,仅有第三战区总监部第二十三分管部在石埭设立的军运代办总所。自1938年初起,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东北军)进驻东流、至德一线,一O五师驻防香山,一O八师驻防香隅及东流沿江,军部设在至德黄泥里程村。3月,第二十三集团军划九华山为军事要区。初夏,二十三集团军总部及所属第二十军军部驻青阳县城,第五十军军部驻木镇,所属一四四、一四八师布防于柏架桥、丁桥一带。国民党新七师布防于贵池沿江一线。

6月至7月间 贵池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

7月 新四军第三支队开赴前线抗战 布防青阳、芜湖、宣城、大通镇等地的第3支队根据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命令,开赴铜陵、繁昌前线抗战。

7月前后 第八区专员公署迁至青阳县南阳湾 贵池、青阳、东流、至德等县政府也先后迁址他往。

7月至8月间 青阳一批进步教师到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 。入教导队学习的有许章法、徐育英、李景白、许英汉、陈法周。学习期间,他们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结业后仍回青阳工作。

8月 苏联驻武汉志愿航空队飞行员哥利亚捷夫在贵池牺牲 哥氏驾驶并率另两架苏机从武汉飞至芜湖轰炸日军舰,所驾战机负伤,至贵池城上空失速下坠,哥氏命令两名机员安全跳伞,自己驾机滑行离开县城上空,在贵池县城南郊齐山泮山凹,机坠人亡,就义成仁。

8月以后 青阳、贵池、东流相继沦陷 继上春以来,日军进犯青阳木镇、东流香山等地,使部分地区沦陷之后,从下半年起又大举进犯池州本土。8月1日,日军在贵池乌沙马踏石、李阳河一带和江口洪家冲登陆。10月22日,日军从牛头山向贵池东部进犯,10月28日贵池县城及馒头山、观前、云山沦陷。日军16师团一部于9月16日占领东流大渡口、姜坝,10月4日占领瓦垅、香口乌石矶,10月28日东流县城沦陷。从初秋开始,日军一一六师团从铜陵进犯青阳的茗山、丁桥、木镇、乌龙塘一线,12月,继占领青贵交界处的陈家大山之后,青阳县城及大部乡村沦陷。

同一时期 日军在池州建立和扶植伪政权 贵池沦陷后,日军第六旅团一部在贵池县城继武巷设“联络官事务所”和“宣抚班”,与汉奸吴克初之流相勾结,组织“维持会”附逆。后来,还创办“贵池模范小学”,对青少年进行奴化教育。设立“中国合作社贵池支社”之“盐部”,对民众进行食盐封锁。青阳、东流等县也都建立日伪政权。日伪军还在贵池、东流县境沿江城镇和青阳等县乡村制高山地,设置大小据点150多个。

这一时期 日军在池州实行残酷的“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 8月8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日军强行将贵池烟墩陈村92人集中起来,架起机枪疯狂扫射,除一名十岁女孩陈改儿在尸体压伏下幸存外,其余均倒在血泊之中。8月9日,日军制造东流大渡口严家墩、余棚惨案,烧毁70户住家房屋,屠杀农民37人。在池州沦陷区内,日军掳掠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数万间房屋化为灰烬,数千名百姓死于日军屠刀之下。

秋 石埭人汤仁安(又名汤冰)在崇实中学首创“新青年学会” 学会是在崇实中学迁往高路亭时创办的。先后有陈昌盛、杨建华、苏海深等40余人参加。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走出课堂,抗日救亡”为宗旨。其主要活动是:创办名为《金戈》的不定期墙报;每周举办三、四次座谈会,讨论战况;秘密传阅《指南针》、《群众》、《民先队章》等书刊;举办专题讲座,其内容有“帝国主义侵华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青年人的人生观与宇宙观”、“读书与救亡”、孔子的“礼运篇”与“乌托邦”、“汉奸与妥协投降”、“战时青年人的恋爱观”、“谁创造剩余价值”、“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等等;星期日到附近村落书写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漫画;教学生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在学生中做宣传鼓动工作,如歌颂八路军、新四军及马占山的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事绩。

秋冬之交 国民党军队抵抗日军进犯 新七师守军与抗日民众自卫军协同作战,在贵池县城附近的青峰岭、猫儿山等制高点抵抗日军进攻。驻齐山的一四六师炮兵营炮击日军。驻守在东流沿江一线的第四十九军一O五师数次反攻被日军占领的香山阵地。

同期内 贵池学生组织抗日宣传队 贵池沦陷后,县城内中小学全部迁往南部山区。这些学校组织以进步学生为主体的“贵池抗日宣传队”,在元四章、杨村、铁门等地上演《三江好》、《傀儡皇帝》、《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大大激发了人民的抗敌热情。

同期 苏意蕙在石埭崇实中学进行抗日活动并领导建立中共支部 苏意蕙(又名苏帅仁)参加皖南特委党员训练班结业后,于这年8月分配到石埭工作。他以祟实中学教师的身份,成立“读书会”,组织进步学生学习《共产党宣言》、《大众哲学》、《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等,并秘密发展党员。10月,苏意蕙主持成立中共祟实中学支部并任书记,汤安仁、杨光弼为委员。崇实中学支部是抗战以来石埭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这所学校还爆发“反对死读书、不抗日”的罢课学潮。

10月 中共青阳工委建立并领导抗日救亡运动 青阳工委由方向明根据中共皖南特委的指示,在青阳杨田梅溪主持建立。方向明、徐育英先后任书记、代理书记。下辖杨田区委和3个直属支部,有党员百余人。工委领导成立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参加这些团体的会员约有3000余人。

同月 中共青阳工委与国民党青阳县当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青阳工委通过工作,与国大代表、国民党青阳县党部书记长陈次权、郑汉,国民党青阳县县长操竹友,开明士绅曹佐庭、孙梅先等先后建立起程度不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郑汉、陈维稷由方向明介绍并报皖南特委转呈中共中央东南局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动委会青工团由中共党员李景白任副团长,内设四个股的股长均系中共党员。巡回教育团内也有一批中共党员参与其中工作。抗日动委会基本掌握在共产党手中。经与国民党当局商定,派方向明、刘美中分别以政治教官、军事教官的身份,在国民党青阳县常备队举办3期训练班,发展陈文坤等12名共产党员,建立常备队秘密党小组。次年2月,又派许章法、许英汉任常备队副班长。在这前后,又在常备队中发展40多名党员。这里的党组织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乃至解放战争时期,青阳和皖南党组织的重要军事情报

同月 陵阳区委领导陵阳师范办“民众夜校” 陵阳区委通过陵阳师范进步校长、教师的工作,在陵阳师范办“民众夜校”,从中物色建党对象。假期还成立“留校工作团”、“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深入农村进行抗日宣传。

同月 贵池茅坦人杜含芳[1]自编自唱黄梅戏《难民自叹》 此剧伴随着连天的抗日烽火,在贵池、铜陵、怀宁、潜山、桐城、青阳、南陵广为流传,起到唤醒民众抗日救亡之作用。

10月至11月 新四军三支队配合国民党五十军对进犯青阳日军作战 溯江而上进犯汉口的日军,为驱逐长江南岸国民党军队流动炮兵,以掩护其航运而攻占大通,转犯青阳,与驻守这里的国民党川军五十军处于对峙局面。在青弋江地区的新四军第三支队为保卫南陵门户的青弋江,以巩固南陵,守备夫子决、马家园至西河一线,决定布置运动防御仗,以配合五十军主力和二十一军对铜陵、青阳进犯之敌的作战。

12月22日 新四军二支队一营二连在青阳伏击日军 这次伏击战发生于青阳县的七房村、柯村附近,毙敌40余人并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本年 石埭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成立 动委会于这年春成立,县长徐鸿毛兼主任委员,后由张驰道担任,副主任委员柏巢鉴、孙梅轩。动委会设总务、组织、宣传、后勤、情报五部,并设县特种工作团(简称“特工团”,属皖南动委会)及“青年工作团”(简称“青工团”,属县动委会)。县动委会各区分会相继成立。

同年 中共党员苏意蕙等担任石埭“青年工作团”领导工作 苏意蕙根据党的指示,通过统战关系,担任石埭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青年工作团”副团长。同时,太平县委派甘正国、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派柳江(叶明),进“青年工作团”工作,并在“青年工作团”内成立“青年工作团”党团组织。次年夏,“青年工作团”与“特种工作团”合并后,苏意蕙继任“青特工团”副团长。

本年 在西南联大执教的董爽秋率宣传队到滇缅公路边境进行抗日宣传


1939年

春 国民党东流、至德县当局建立“特种汇报会”等特务组织 勾结顽军一四六师和伪维持会刺探新四军情报,镇压抗日运动。

3月至4月间 青阳牛山人民抗日自卫队袭击日军 袁锡兵率领20余名队员袭击鳖形山日军哨所,夜袭驻丁桥甘家桥日军并烧毁敌哨所。这支队伍于当年10月被国民党当局解散。

5月 皖南特委派沈鹰等到青阳工作 沈鹰、陈寄帆、周家鳞、周哲、左英、史平、黄志贞等奉命到青阳梅溪,以“特工团员”身份进行革命活动。

上半年 青阳建立一批党组织 2月,金厚初等主持在金家冲建立直属皖南特委领导的中共陵阳区委。3月,在青阳动委会“第一特种工作团”内建立中共地下支部。4月,在国民党青阳县常备队内建立中共地下支部。6月,在石壁成立中共牛山区委、始属皖南特委领导。

6月至7月间 国民党顽固派排挤青阳县抗日进步势力 国民党顽固派以“私通共产党”之名,将操竹友、郑汉等撤换,派CC系莫寒竹接替青阳县长,谢鼎新任国民党青阳县党部书记长。接着,又大肆排挤共产党和抗日进步势力,解散抗日武装,停发“特工团”经费,限制“动委会”活动。面临这一局面,中共皖南特委将方向明、李景白等调离青阳,由徐育英负责青阳工委的工作。随着政治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许章法、许英汉以及“特工团”中的共产党员也奉命先后撤离青阳。

7月 皖南特委派范治农、张世杰等巡视青阳 中共党员范治农以皖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的名义视察青阳动委会,指导抗日救亡运动。张世杰、林彬、黄诚、陈时夫、彭柏山等共产党员也奉命到青阳工作并在“特工团”作马列主义和时政报告。

7月 中共石埭中心区委建立 根据皖南特委的指示,苏意蕙在建立谢家村支部等组织的基础上,主持在崇实中学邵吾图书馆楼上召开中共石埭中心区委成立会议,苏意蕙任书记,上属皖南特委,但不久即暴露身份,苏意蕙等一批干部先后奉命转移到城外或被调离石埭。翌年7月改为中共石埭区委,上属中共太平县委。

7月以后 石埭中心区委领导县动委会“青工团”(后为“青特工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以“青特工团”的名义创办《石工》刊物,每期油印一二百份发往全县各地;在陈家祠堂举办《大家看》三日刊墙报;组建剧团,演出《两兄弟》、《还想搬家吗》、《三江好》等话剧;教唱《中国越打越强》、《国共合作歌》、《延安颂》等抗日歌曲;以演讲、座谈、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在夏村一带建立“农村抗日协会”、“农民抗敌协会”。“青特工团”是石埭县党组织领导的抗日组织。

9月18日 青阳各界群众举行“九·一八”纪念大会 参加会议的有机关团体、学校及抗日协会数千名群众,并通电各地声讨汪精卫。

9月 石埭党组织秘密刻印中共中央发出的《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 并在县城和部分乡村张贴散发,向群众宣传中共抗日立场。

9月 中共青阳县委建立及其领导的抗日斗争 根据皖南特委的指示,将青阳工委改为青阳县委,统一领导青阳县党的工作,沈鹰任书记,上属皖南特委。这时,县委直接领导陵阳区委、牛山区委、乔木区委、宾木区委及设在“特种工作团”内中共秘密支部、青阳常备队内中共秘密支部、杨田乡公所内中共秘密支部。到年底时已建立起235个支部,有党员723人,还发展一批农会组织,会员有800余人。县委领导青阳人民开展藏粮、抗税和减租减息斗争,动员青年参军参战,配合新四军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继续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直到1941年l月皖南事变发生时活动终止。

秋 青阳建立和发展一批中共组织 7月,经皖南特委批准,在乔木黄荆塔建立中共乔木区委,在杨田建立由青阳工委领导的中共杨田区委。8月,在宾木天峰山建立由皖南特委领导的中共宾木区委。夏秋之间,建立国民党杨田乡公所中共地下支部,直属青阳工委领导。

10月 青阳县石壁乡人民抗日自卫队主动出击日军驻点和哨所

11月 国民党青阳县后备队朱振武班长率全班战士在青阳县丁桥畈里郑起义 起义战士大都加入新四军游击队。

12月 贵池战时中学抗日宣传队成立 战时中学是贵池人夏友三、王少明等在贵池县峡川(今梅街镇)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战时中学抗日宣传队曾到梅街等地宣传抗日。

本年 中国军队打击日军长江运输线 2月后,中国空军和二十一军一四七师炮兵在贵池、东流一带江防炸毁和击沉敌舰船多艘。下半年以后,第三战区受令收复从繁昌到彭泽一带包括池州沿江南岸日军据点,以截断日军在长江上的运输线。

同年 贵池人方瑛组织地方武装打击日军 方瑛在梅埂地区自发地组织起一支地方武装,公开打出“方瑛抗日武装大队”的旗号,矛头直指日本侵略军。这支地方武装后在桐东陈瑶湖地区发展到百余人,先后改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第二大队,方瑛任大队长。

1940年

1月19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对新四军进展方针的指示 重申了新四军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出“华中是我们目前在全国最好发展的区域”。并再次强调了反磨擦的斗争方针,明确表示新四军大江南北部队,只有发展力量,给摩擦者以反打击,给武装进攻者以反攻,才能巩固自己,坚持阵地和克服投降危险。

1月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在这以前,他还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理论著作。这些著作表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4月22日起 日军第十五师团、一一六师团向国民党二十三集团军驻地进攻 25日,日军筱原师团先后从南陵、大通等地向青阳九华山、杨田、白马塘一线大举进犯;驻贵池、殷家汇日军几乎倾巢出动,沿贵池南部山区的梅街、刘街进犯九华山,与驻青阳日军合击新七师师部所在地的白马塘,“扫荡”百余华里,烧杀淫掳、庐舍为墟。26日,日军窜据九华山小天台。27日,日军扼守三天门,继之向陵阳进犯。30日,日军盘据蓉城。与此同时,驻繁昌、南陵的日军分兵向青阳乔木湾、石堰、木镇等地进犯。国民党军队第五十军、新七师、一四四师、一四五师抵抗失利,第五十军军部随即移至太平甘棠镇。

是月 侵占池州城的日军纠合汉奸拼凑成“贵池县自治委员会”,时属汪伪“安徽省政府安庆办事处”管辖

5月12日 日军占领至德县城和尧渡街

7月 国民党军队第三战区通令皖南各县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

9月8日 日军由江西彭泽侵入至德青山、昭潭

12月12日 中共中央命令新四军皖南部队迅速北移 并要求华中全党全军紧急动员起来,为坚持抗日阵地,打破反共军的进攻,做好充分准备。

12月 中共皖南秘密特委建立并领导皖南包括青、石地方党的工作 由于蒋介石集团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根据中央指示,东南局决定皖南特委主要领导人随新四军军部北移,同时建立中共皖南秘密特委。这时,青阳、石埭等地党组织负责人和共产党员大都奉命撤至长江以北,仅有少数组织和共产党员继续进行秘密活动,受皖南秘密特委领导。

本年 宁华庭诗嘲蒋介石 时在省立池州师范任教务主任、国文教师的宁华庭,写出“林晴草惊风,将军夜引弓。难将倭寇逐,隐在庐山中”之诗,以嘲讽蒋介石。

同年 国民党贵池县当局设立以反共为宗旨的“特种汇报会”

1941年

1月9日 国民党第八区当局和二十三集团军在石埭乌石垅策划搜捕新四军 时值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进行之中。这次会议由国民党第二十三集团军参谋部派员和第八区党务督导专员程中一等共同召集,贵池、东流、至德、青阳、石埭、太平、铜陵七县县长、党部书记长参加。会议策划建立特务情报网,搜捕在皖南事变中失散的新四军人员和共产党人。会后便开始行动。

同月 中国军队一四六师与日军争夺贵池馒头山附近七二五高地 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六七次之多。

年初 国民党川军刘湘部四三八旅进驻至德及东流城外部分乡村

2月1日 中共中央致电江北新四军派人过江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 毛泽东致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的电报中,要求“对皖南应派人过江指导残余力量仍在芜湖一带抗日”,以“准备将来向黄山及赣东北发展”。

3月铜青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开辟铜青南边三角地带抗日游击根据地 正在组建中的新四军第七师先后派彭嘉珠、杨明、巫希权、何志远、刘全等率领武装,到铜陵埂塘、焦家埠等地和繁昌红花山一带活动。同时,指示成立铜青南军政委员会,何志远、杨明分别任正副书记。不久,皖南特委及七师五十七团也进入这一地区活动。几个月后,铜青南地方武装发展到600余人,党员发展到千余人。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经过艰苦斗争,在铜(陵)青(阳)南(陵)三角地带建立起一块游击根据地,把铜陵县的顺安、朱村、天宝等乡和南陵县的丫山及青阳县的北乡连结起来。

8月21日 新四军军部指示七师将贵池、青阳等县应划为流动区 陈毅、刘少奇致电曾希圣,在“坚持皖南工作方针”的指示中讲到:“敌后游击战争应尽量向敌区扩大(包括敌顽结合部),要求有充分流动性,南(陵)、繁(昌)、贵(池)、青(阳)等县均应划为流动区,我军均能自由穿插、回旋,不受阻碍,切忌停止、固定”。

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 由于日本在太平洋上对美、英发动突然袭击,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9日,中共为太平洋战争发表宣言指出,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同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意宣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最大规模,中国与各同盟国的作战汇为一体。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指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的总方针是长期坚持游击战争,准备将来的反攻;在军事上除以游击战粉碎敌人的扫荡外,应加强对敌伪政治攻势,并利用时间休整部队及恢复元气,号召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咬紧牙关,渡过今后最困难的两年。同时还提出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号召。

12月15日 陈毅、刘少奇电示七师向西发展与五师衔接 指出“要用一切力量在敌后、在敌顽夹击中艰苦坚持两年、三年的斗争”,“沿江两岸向西发展与五师衔接”。

1942年

1月 新四军第七师作出关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决定 规定第七师活动地区的调查研究工作,由该地区军政党委员会领导。第七师设立调查研究室,由师政委曾希圣兼主任。并要求各级党政军组织均设立调查研究组织,配备相应的专职调查人员,负责敌工、民运、统战、锄奸、侦察等调查研究工作。

2月11日 新四军军部指示七师“派队向贵池方向发展”  新四军军部对曾(希圣)、何(伟)9日来电的复电中,对七师今后发展方向及部署作出指示,其中有“皖南大部队活动亦较困难,同意以梁金华部开展当(涂)芜(湖)地区工作,打通与(六师)十六旅之联系,并派队向贵池方向发展”。

2月20日 第七师发起皖中破袭战 第七师部队对芜湖、荻港等地敌军重要据点发起袭击,炸毁芜湖日军电灯公司,焚毁其特务机关及东门车站,并破坏芜(湖)当(涂)铁路多处,还破坏荻港敌军事设施。同年5月,第七师各部又分别向无为、安庆、东流之敌实施破袭,多次破坏淮南铁路,阻击长江、巢湖日伪船只,共击沉击伤敌船多艘。

7月 日军对抗日游击根据地实行食盐封锁 日本侵略者在贵池县城设立“中国合作社贵池支社”,内设“盐部”,进行食盐封锁。

9月 驻贵池县城日军指派汉奸组成“宣传队” 宣传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和“中日提携”。

10月 新四军第七师公布战绩 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公布1至10月份的战绩:对敌伪作战117次,攻克敌据点12个,毙敌伪官兵281名,伤敌伪官兵324名,俘伪官12名,俘敌伪兵240名,缴轻机枪6挺,步枪269支。伪军反正13次,反正147人。

12月11日 新四军军部对第七师今后发展方向作出指示 提出在向敌后发展的总方针下,第七师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应是含(山)和(县)与巢湖北岸地区,经江浦、合肥南,打通第七师与第二师联系;皖南应注意向东西义桥、三山、大官圩、铜陵、贵池方向发展;无为以西只能向沿江逐渐伸展。

本年 皖鄂赣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七师指示派一批干部和武工队开辟池州沿江 春,派皖中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徐福初与米纪群、陈相贵等在东流香隅秘密从事抗日活动。9月,派临江办事处财粮科长孙纪正和齐真保、张应艾等到香隅。同年底,中共桐(城)庐(江)无(为)县委根据区党委指示,派县委统战部长黄建华和朱旭华、王亚中、左坦等,在贵池东部地区的大同圩、梅埂、馒头山一带,秘密发展党员,进行抗日宣传、开展小规模游击活动。七师派五十八团参谋长兼桐庐无县委军事部长,李德安及童道元、左大钧等,分别率数支武工队到贵池东部地区进行开辟工作。4月,派桐东某连指导员张琴到贵池西部三万圩工作,并在这里发展党员,创建中共支部。12月,参加皖鄂赣边区训练班学习结业的尹彬奉命到青阳甘家冲、茗山一带工作,正式恢复皖南事变前的中共茗山支部,并积极发展组织。

同年 新四军第五师挺进第十八团派遣武装开辟东流、至德

同年 国民党陆军第五十军新七师师部驻石埭乌石垅

1943年

1月1日 汪伪“贵池县政府成立” 汉奸宋植旃任县长,下设4个伪区。

3月 中共沿江地委建立并确定其战略任务 根据皖江区党委的决定,中共沿江地委于无为后垅成立,林维先任书记,黄先任副书记。其战略任务是进行包括贵池、东流、至德等县在内的沿江两岸开辟工作,建立沿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实现区党委和新四军七师提出的向西勾通与新四军第五师区域联系的战略任务。

同月 中共皖南地委成立并指示铜青南县委开辟青贵边区 根据皖江区党委的决定,皖南特委改为中共皖南地委,并对下属组织作相应调整。按照皖南地委的部署,中共铜(陵)青(阳)南(陵)县委领导青阳北部和贵池东部的开辟工作。县委书记杨明,县委委员吴文瑞、许章法等分别在贵东观前、茅坦一带和青阳茗山一带恢复和建立组织。

春 中共青北工委在茗山冲建立 许章法任书记隶属铜青南县委,机关设在茗山冲,活动于青阳三条冲和贵东一带,发展党员60余名。

5月 童埠区抗日武装攻打大通汪伪据点大寺阁 经过激战,活捉日军4人,缴获4支枪、1部电话机。

8月 中共东(流)彭(泽)工委及政权组织建立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一部奉命从无为出发,经由桐东(今枞阳)、东流到达江西省彭泽县的和家团,先行来到香隅工作的一批干部也随部队到达这里,与第五师挺进十八团一部会合,随即召开会议成立中共东彭工作委员会,书记孙纪正。同时,在东流香隅、彭泽荆桥建立两支游击队。稍后,东彭工委的活动中心移至东流香隅畈一带。机关设在香隅毕家汊(今属新民村)。此时,成立东彭联合办事处,下辖和家团、黄山区政府和部分乡政权。之后,七师沿江支队一部向东流方向活动,五师挺进十八团一部向彭泽柳墅下方向活动,进而向至德边区延伸。

9月 中共贵青工委及游击队建立 中共贵(池)青(阳)工委(亦称贵东工委),在贵池观前附近成立,吴文瑞为书记,隶属沿江地委领导。其活动范围包括大同圩、梅埂、观前、茅坦等地,在这些地区建立一批党支部。同时,建立贵东游击大队和贵东行政办事处。贵青工委下辖河东、河西区委。

同月 新四军沿江团三营七连袭击驻东流香隅相公庙的伪军 这次袭击由三营副营长彭高林率领,俘伪军大队长及士兵40余名,缴获机枪1挺、手枪2支、步枪30多支。

秋、冬之间 贵青工委领导军民兴建合作圩 几十名县、区级干部率千余民工和指战员,在沿江郭港一带奋战两个月,筑起长堤,称之为“合作圩”。后在圩内开垦2万亩土地,每年增收粮食约600万斤。

冬 新四军沿江独立团组建并分批挺进池州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奉命将独立、桐东、桐西、桐南大队及地方游击武装组建成沿江独立团,傅绍甫任团长,黄先、何志远先后任政委。沿江团自冬季起开始抽调武装开辟池州。

年底前 桐东区委机关划归贵青工委管辖 由于桐东地区的敌、伪、顽活动日益猖獗,形势异常紧张,隶属中共桐庐县委领导的桐东区委机关被迫转移到贵池梅埂金家冲,并划归贵青工委管辖,但活动区域仍为桐东地区,一支武装穿梭于大江南北,昼伏夜行,抗日反顽。

本年 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石埭乌石垅

1944年

1月 中共桐贵青县委及政权、军事组织建立 桐贵青县委是在贵青工委、桐东工委的基础上成立。隶属中共沿江中心县委领导,机关驻观前四房包村,县委书记吴文瑞。下辖河东区委、河西区委、太朴区委和桐东工委。由于桐东游击大队编入贵青游击大队,遂改为桐贵青游击队,下辖3个中队。这时,河东、河西、太朴三个区及其所属乡大都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贵东敌后游击根据地基本形成。

年初 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率沿江团挺进池州 皖江区党委和新四军七师为落实贯彻新四军军部的指示,确定沿江地委书记林维先仍在桐庐无地区领导军事斗争,沿江地委副书记兼中共沿江中心县委书记黄先率地委、中心县委机关跨过长江,执行开辟沿江根据地的任务。1月初进入贵池东部地区。沿江中心县委委员傅绍甫、方琦德、胡昌耕、何志远以及沿江团部队分批进入池州,从这以后,沿江中心县委成为池州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沿江团成为池州抗日反顽斗争武装力量的支柱,为进一步创建和发展沿江游击根据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同一时期 沿江中心县委抽调一批干部开辟新区 在贵东地区局面打开以后,沿江中心县委指示长江以北的桐庐县委(又称湖滨县委)、桐怀潜县委和长江南岸的桐贵青县委抽调一批干部,开辟贵西新区。王武秀、杨友华等最早进入贵西,分别开辟三万圩、殷家汇地区。随后,又有许章法、何晓东、周暮樵、周南、张福海、马本农、章嘘云、肖文(女)、周燮衡、张国平、钱新民、冯力群、左大钧、唐曙光、何东初等陆续来到贵西地区,齐平、李安帮、王绍文、陈海潮、张煌等到彭东至地区,进行开辟工作。

2月 青阳童埠区抗日武装攻打青(阳)铜(陵)交界处蛤蟆岭日军据点 这次战斗与新四军配合进行,毙、俘敌军若干,缴获步枪3支。

3月 沿江团三营七连摧毁与新四军为敌的桥头畈张村大刀会组织

3月29日 国民党军一四四师投敌 以张昌德为师长的一四四师在青阳县茗山冲叛变投敌后,旋被改编为伪“皖南方面独立军”。该部伙同大通据点日军侵扰木镇、石壁等地,强拉壮丁,烧杀淫掳。

4月2日 桐怀潜县委抽调干部及武装人员进入贵西并建立贵西临时工委 根据沿江中心县委指示,桐怀潜县委派县委领导成员马守一(又名马洪燕)、张伟群和沿江团三营教导员张尔庆(又名张柳溪)等率一排兵力,于4月2日晚乘船从怀宁长河口出发,在贵池西部三万圩上岸,进行开辟工作。当时,成立以马守一为书记的中共贵西临时工委,上属桐怀潜县委。

4月 中共彭东至工作委员会及政权、军事组织建立 沿江地委派桐怀潜县委委员齐平到东(德)彭(泽)地区工作后,与先前到这里工作的孙纪正会合,即在香隅老圩召开会议,将东彭工委改为中共彭东至(德)工委,孙纪正任书记。机关驻香隅老圩。工委直属沿江中心县委领导。同时,成立彭东至联合办事处,下辖和家团、黄山、湖西、山南区政府。工委积极发展党组织,逐步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从年底开始,建立中共花山区委、区政府、花山办事处;中共历山区委、区政府;中共高岭区委、区政府。在马田成立花山游击大队和农民自卫队。这标志着彭东至抗日游击根据地形成。

同月 新四军沿江团战士智除东流香口日军中队长

5月 中共沿江中心县委机关由贵东移至贵西

同月 贵西临时工委改为中共贵西工委 工委书记马守一,隶属于沿江中心县委,不再与桐怀潜县委发生纵的关系。工委机关驻晏塘桥一带。下辖第一(晏塘)区委、第二(洪铺)区委、第三(高髻岭)区委。八九月间,又建立了蛟口区委、八都湖区委。

同月 桐贵青游击大队攻打太朴山大刀会石山总坛 击毙开坛师章克烈,大刀会土崩瓦解。

夏 沿江团八连剪除江心洲股匪,处决匪首魏德胜、丁某

7月中旬 美国盟军飞行员在皖中根据地获救 美国第十四航空大队轰炸安庆日军机场,中尉飞行员约翰被日军地面炮火击中迫降后,被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及时营救脱险。在第七师师部居留期间,受到根据地军民热情、友好的欢迎与接待。

7月 新四军沿江团与国民党军队川军合作布雷 驻高坦的川军新七师十九团三营与新四军沿江团八连合作,在贵池石垅章到前江口、黄湓到牛头山长江水域布雷,以攻击日军运输线。

同月 新四军从贵西到东流的北部交通线初次打通 经过三个月的开辟工作,在从贵西地区到东流的北部一线建立起4个交通站。

同月 国民党在石埭建立反共情报网 设石埭县中统“调查室”和“石埭县党政军特种会报行动队”。

7月30日 沿江中心县委书记就贵西工委工作方针与任务作出指示 沿江中心县委书记黄先在贵西工委会上指出:“巩固原有敌后地区”“并要努力扩大敌顽之间,创造新的游击根据地”。他在讲到中心工作时说,武装工作“是主要的斗争方式,是本地区全党同志之任务”;行政工作“除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主要工作就是突击粮赋”;党的工作“主要方针是发展,在发展中不放弃整理组织与巩固工作”。

7月末至8月初 贵西工委进行整风 从7月29日起,中共贵西工委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历时四天,总结开辟贵西三个多月来的工作,“以整风的精神来坦白的检讨自己,发扬正气,纠正歪风,并把整风精神贯彻到今后工作中去”。会议提出响应曾勉(即曾希圣)同志关于“抓紧整风,加强党性锻炼,彻底改正自己”的口号。沿江中心县委书记黄先参加会议,并在会议第二天对贵西工委的工作方针与任务作指示。根据这个精神,贵西工委提出一、三区主要是巩固亦不放弃发展,二区以巩固与发展并重,四区主要是发展,长期坚持完成和巩固从贵西到东(流)彭(泽)的交通任务。

8月 中共青北工委改为童埠区委,并建立童埠区政府 随着青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根据上级指示,将青北工委改为童埠区委,机关驻茗山冲,上属铜青南县委领导,下辖8个支部,有党员120人。陈中明、尹彬先后任书记。同时,成立童埠区抗日民主政府,下辖茗山、天明、涧北、乌龙、景港5个乡民主政权,建起一支拥有50余人和枪支的童埠区队。这期间,以青阳敌顽区甘家冲、敌后地区茗山冲和铜陵涧北冲为重点地区的游击区,得到巩固和发展,贵东敌后地区的开辟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有力地打击了敌伪。

9月 桐怀潜县委下辖的桐南、广济圩区委划归贵西工委管辖

10月 中共彭至工委建立 彭(泽)至(德)工委是由五师十八团政委郑重主持在至德杨树屋杨文焕家成立,书记田仁永。机关驻杨树屋鸦雀山,一个月后迁至至德官营西涧。同时,成立彭至办事处,翌年1月改为彭至军民联合办事处,下设2个联村办事处,成立彭至游击大队。

同月 桐东贵东行财督导处和桐贵青县委行政委员会成立 魏放任督导处主任兼行政委员会书记。

10月间 沿江行政办事处和沿江财经分处在贵池西部乌沙硖附近的风口陈成立 沿江行政办事处主任张格,副主任马数鸣,设有民政、军事、公安等科。主要任务是领导各级抗日民主政权,进行扩军、征收公粮和税收等工作。由于当时环境复杂,实际领导的只是贵池西部地区的区、乡政权。沿江财经分处处长赵平,副处长魏放,设财政、粮食、税务等科。

10月前后 贵西地区农民团体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这一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加入农抗会、农协会、渔民会、自救会等农民团体,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11月6日至10日 沿江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决定改贵西工委为中共贵桐县委并提出今后任务 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提出今后斗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辟敌后与敌顽之间的工作,两个地区的配合是坚持沿江地区的基本问题。”会议决定将贵西工委改为贵(池)桐(城)县委,书记马守一,副书记陈定一,委员许章法、黄绍臣、马数鸣。下辖晏塘、洪铺、高岭、蛟口、八都湖区委。这些区都已成立抗日民主政府。

11月13日 贵桐县委第一次会议决定“组织地方武装” 将原铜南第四中队和贵西本地区创建起来的第五、六中队,合编为贵桐游击大队。

11月 贵东、贵西党组织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 桐贵青县委在贵池东部祠堂包村举办3期。沿江中心县委和贵桐县委在贵池西部洪铺举办2期。各地参加学习的大都为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每期数十人。目的是解决干部作风、提高党员干部政策水平。

秋冬时期 新四军沿江团在贵、东、至地区不断打击日伪势力 秋初,三营教导员率八连在高髻岭遭遇战中,有力地打击日军。8月,三营副营长彭高林率两个排兵力袭击东流张凤湾日军据点。中秋节这天,沿江团团长傅绍甫率手枪连拔除贵池殷家汇日伪据点。9月,沿江团拔除贵池西部的杨家店、凤口陈伪军据点。10月初,三营八连连长张有道率部在殷家汇与日军激战。12月,二营五连在至德雁塔前山伏击小股日军,八连袭击大叶村伪乡公所,三连袭击东流伪军,31日晚沿江团派便衣队袭击贵池黄湓伪警察所。新四军沿江团所进行的战斗虽是小规模战斗,但击毙和俘获一批敌伪军,缴获一大批弹药武器,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12月1日 中共皖南地委、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南下江南 新四军军部指示,第七师今后发展方向为长江以南,要加紧开辟,完成芜湖、当涂等地区党与群众工作和游击战争。并指示第七师皖南支队及皖南地委应大力加强这些地区的工作,并从速设法搬到长江以南去。月底,中共皖南地委和皖南支队领导机关从长江以北无为县白茆洲移到皖南铜陵县舒家店一带。皖南地委书记黄耀南、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张恺帆、皖南支队支队长兼皖南军分区司令员梁金华等均随所部进驻铜陵,直接指挥皖南敌后斗争。

冬 新四军沿江团在贵池金鸡山抗击顽军进犯 国民党军队新七师一个团与国民党池州保安大队数千兵力,疯狂进攻贵东游击根据地。驻马衙桥一带的新四军沿江团和地方游击队迅速集中于金鸡山,抗击顽军进犯。战斗持续七天七夜,粉碎顽军二十多次进攻,取得胜利。这是新四军在池州进行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反顽战斗。

年内 新四军沿江办事处发布禁植鸦片的布告 布告指出:“照得鸦片一物,原自英印输入,为时已愈百年,殃民而且害国”、“倭奴入寇以来,公然保障种植,粮户固厉减低,毒风因此更炽”、“沿江新复河山,民主政权建立,救国同时救民,禁烟必先禁植”、“今后如种鸦片,实属罪大恶极,仰我同胞周知,毋再追求利欲”。这份布告系由沿江行政办事处主任张格、副主任马数鸣签署。

年底 新四军七师与五师区域联系打通 在沿江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池州沿江地区分散的游击区逐步发展为贵东、贵西、彭东至三块游击根据地,进而联结成比较统一、比较巩固的池州沿江敌后抗日根据地,完成新四军军部赋予皖江区党委和七师关于打通新四军七师与五师区域联系的重大战略任务。

1945年

1月上旬 皖中解放区改为皖江解放区 新四军第七师部队1944年共作战760次,消灭敌伪军3104名,争取伪军反正20人次,缴长短枪2000余支,子弹3万余发,轻重机枪21挺,攻克敌据点39处,解放国土18000平方公里,同胞60万人,使解放区的边沿江北向东伸至江埔,江南向东伸至芜湖、当涂、宣城、南陵,向西伸至青阳、贵池、东流、至德及江西彭泽县境。为适应解放区的发展形势,应各地群众要求,中共皖中区党委决定,将区党委改称皖江区党委,皖中行政公署改为皖江行政公署,皖中参议会改称皖江参议会,皖中军区改为皖江军区。从此时起,对外统称皖江解放区,并于1月2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公布。

1月 驻贵池观前斗龙山日本士兵文子叔携枪向贵东游击大队投诚

同月 国民党洋湖通讯站全体人员起义参加新四军

2月 皖南敌后反扫荡 日军和伪皖南独立方面军一部向皖南地区扫荡,新四军第七师皖南部队开展反扫荡战斗,经10天激烈战斗,粉碎敌人扫荡,保卫了皖南抗日根据地。此后,皖南抗日根据地向西发展到东流、至德、向东在宣城水阳一线与苏南根据地取得联系。

2月 国民党军队组织青阳等地7个团万余兵力向铜繁青新四军皖南支队发动进攻 其范围东起繁昌新林埠,西至铜青边境茗山冲,号称“八十里大清剿”。皖南支队在水龙山(南陵)、笔架山(青阳)一线,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

2月前后 贵桐县委一面抓新区开辟一面抓中心区巩固 根据沿江中心县委的部署,贵桐县委将开辟工作重点转移到贵池唐田、吴田、蛟口一带,发展新区。为巩固贵池西部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区域,县委决定成立中共一(晏塘)、二(洪铺)、三(高髻岭)区工作委员会,隶属贵桐县委,工委书记胡昌耕。

2月25日 新四军七师沿江团和五师挺进十八团打击顽固势力 捣毁经常与新四军作对的驻苏村畈国民党至德县政府及地方反动武装,缴获步枪108支及其它物资一批。

2月至3月间 贵桐县委决定成立中共贵石工委开辟南部地区 贵桐县委根据上级作出的“向南发展,打通与皖南的区域联系”的部署,决定成立以杨友华为书记的中共贵石工委,并确定由杨友华率一连武装,活动于杨坑口、沟汀、重坑、蕨济坑(今属石台县)等地。正当继续向南发展之际,奉命北撤,工委活动遂告终止。

3月19日 沿江团一营一连攻打至德冯家村大刀会 抓获20多名会员,后经教育释放。

3月间 贵西党组织领导农协会与三万圩公司达成开垦芦苇滩田的协议 在沿江中心县委领导下,贵桐县委、晏塘区委组织当地农民协会出面同三万圩公司董事会交涉,达成由三万圩公司租佃土地、借贷种子和生产工具,让长期流浪于这里的大量江北移民开垦八百亩芦苇滩田的协议。

3月29日 贵桐县委书记马守一在六中队及四区干部会议上作形势报告 指出“我们党的方针是如何孤立反动派,争取与国民党进步人士及民主同盟的团结合作,以促成民主联合的实现”。

春夏间 新四军沿江团攻打土顽 3月攻打东流常备队;袭击土顽驻姚黄的至德县自卫队;4月3日攻打驻上燕窝的桂顽。

4月1日 沿江团团长傅绍甫在贵西传达皖江区党委指示 方针——“南岸以发展为主”;任务——“南岸发展一大块游击根据地(大洪山),发展一个隐蔽地区(贵西),建立三、四个行政办事处,除主力团外再成立两个地方兵团,大量组织游击队,扩大六百支枪、万余人”。

4月15日 贵桐县委在时事座谈会上提议成立促进会 以促进会的名义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团结与实现民主政治。

4月至5月间 新四军沿江团拔除一批日伪据点 4月间,沿江团一营一连拔除了贵池馒头山、下清溪等日伪据点;5月16日,第五连副连长孔德华率队袭击至德青山日军据点,击毙一批顽抗日军,俘伪军数十人。

5月 驻贵池观前日军士兵伊尼达携轻机枪向新四军投诚

同月 贵西党组织领导民众兴办黄湓圩 中共蛟口区委根据贵桐县委指示,发动农民与圩东交涉,佃户挑3方土即可从圩东方分到一亩土地,结果共开垦5000亩土地。

7月 马田、花山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同月 童埠河边茅坦附近日军据点日军伍长国正宪郎携枪向童埠区投降

8月6日 美国军队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9日,苏联百万红军分3路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

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宣告“对日战争已处于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8月9日 美国军队在日本长崎投掷第二颗原子弹

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休战” 但居池侵华日军受其南京总部节制,拒绝就地由新四军受降。

8月下旬 池州各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至德县尧渡镇举行群众庆祝大会;东流县各界群众纷纷集会,并演戏两天;贵池、青阳、石埭城乡张灯结彩,燃放鞭炮,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期间,日军在池州境内杀害军民共约9000多人,焚毁房屋8万多间,抢掠稻谷100余万担,宰杀耕牛8000多头,其它物资无法估计。

夏秋间 贵西地区重视抓武装 4月20日,沿江中心县委书记黄先在二区区委会议上说,目前应以武装工作为中心。 23日,贵桐县委委员会议提出到7月31日前,工作计划重点是武装工作,“大队以发展枪支与加强教育工作为中心”。27日,贵桐县委书记马守一在三万圩农救大会上,号召“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家乡”。29日,贵桐游击大队部总支扩大会提出中心工作是充实武装、发展枪支与加强教育。5月23日,贵桐县委召开区以上干部会议,提出“继续抓紧扩军扩枪及收买子弹的工作”。7月22日,在贵桐大队召开的四、五中队排以上干部会上,谈到总任务时,强调“扩大部队,整训部队”。8月18日,贵桐县委召开干部会指出“武装工作——是坚持地区,克服困难的主要力量”。并提出三点意见:(一)充实与加强贵桐大队;(二)区警要精干成为武装工作队;(三)干部军事化。到北撤前,贵桐游击大队已拥有3个中队21个班。

9月2日 日本天皇政府外相重光葵及日军参谋总长在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