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日常]新闻解读:杨大中民间借贷纠纷,无锡老北塘有什么规划

阅读:


紧靠小三里桥原来有一家高大上的三层茶楼,名为蓉湖楼,创办于光绪末年,是当时北塘最豪华知名的茶楼。

每天上午的米市茶会是蓉湖楼最精彩的节目。据说,上午八点,米商们就纷至沓来,鱼贯而入。茶楼一层,一半地方售卖小吃杂食,另一半可以喝茶。二层摆着三四十张茶桌,足以容纳数百人,可以远眺运河风光和锡惠山色,近俯北塘米市和商业街区情势,成为米商们聚会吃茶之所。

级别高一点的米商都有自己的固定坐席,级别低的和新来乍到的,有时连位子也找不到,但还是不会离开,愿意站着参与集会。粮食行情、品级、价格,就在此地的几个小时里谈妥、决定,接着被执行。十一点之后,米商们纷纷离去,小二打扫茶楼,随便扫出几十斤谷米,是经常性的事情,那是米商带来的样品。

北塘三里桥段货船码头,摄于1950年

蓉湖楼的老板姓林,从父辈起就在老三里桥边上摆一个茶摊,兼卖一些吃食。后来搭起了一个凉棚,再后来就开了一家正儿八经的茶楼。

林老板相信,如果开家茶楼,生意一定兴旺发达。在得到一位北塘老板的借贷之后,林老板一举造出一幢颇有规模的茶楼,而且,的确只花了三年时间,就还清了全部借款和利息。蓉湖楼也成为与北塘米市息息相关的所在。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日军占领无锡之后,对无锡的商业街区和企业进行了大肆抢劫,北塘商区被抢掠之后,接着被用燃烧弹焚毁,整个商业街区几乎夷为平地,蓉湖楼也在此间被损毁,后来又与商业街一起复建。米市的强劲张力,成为当时北塘快速复苏的内在动力。

依然留存着米市的痕迹

不过,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一代,再也无缘目睹兴旺的北塘三里桥和蓉湖楼了。因为新建三里桥工人俱乐部,蓉湖楼被拆的片瓦不存。在此之前,自由经营的米市早已烟消云散。因米市而兴的蓉湖楼,随着米市的消亡而快速消亡。与它同命运的还有这一区域几乎所有与米市相关的事物。

说到老北塘,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蔡缄三。

无锡人大都知道,蔡先生是无锡唐氏产业的合伙人,还传说北塘一半的产业是蔡先生的。蔡先生本是无锡城里田基浜人,少年读书,县试屡列前茅,再往上考却屡试不中,冷静思考之后,决定弃文从商,先是经营祖传堆栈生意,然后与人合伙经办茧行、米行、面粉厂、纺织厂、典当行,居然大获成功。

早年,他曾被无锡名商周舜卿提携,涉足信成银行并出任要职,还在民国政府担任过几年官职。成为实业家之后,他屡屡出任当地和苏南大区面粉业、纺织业、商会等行业协会的头面人物。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纪念摄影

蔡先生虽然弃文从商,却对文化事业非常热心。他是著名的无锡国学专修馆投资人之一,当时北塘的几所小学中学,也是他发起并且投资创办的。民间传说,当遭到日军抢劫和轰炸后的北塘街市开始复建之时,资金问题是很大困扰,蔡先生说:我愿意承担街市复建的一半费用。 这就是成为北塘大街一半产业是蔡家的传说的缘由之一。

其实,蔡缄三在69岁时中风去世,时间是1937年11月,地点是上海租界,以时间推论,北塘大街的复建应该是他死后的事情了。现在接官亭弄一带,还存有前蔡巷、后蔡巷、蔡墅巷等老街小巷,默默流淌着有关蔡缄三的风云传闻。

作为布码头和米码头的北塘的衰亡,大体是从五十年代开始。计划经济把所有的私有经济一网打尽,纳入国有和集体的范畴,统购统销,计划生产,计划供应,使生机勃勃的布码头和米码头的原有动力彻底死亡。

老北塘的商人们、打工者们、小手工业者们、小商小贩们,陆续被转变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员工,准点干活,学习政治,改造思想,按劳取酬,不再需要挖空心思,不再需要投机取巧,不再需要斤斤计较,不再需要逐鹿市场。

他们的心态和年龄逐渐老去,同时老去的还有那些小街深巷、大宅老屋。

终于,当城市开发大潮袭来之时,决策者们突然顿悟了土地的价值,从北大街开始,北塘推进了连绵不断的改造,老北塘的遗存被一点点剥去:繁华的北大街不见了,热闹的江阴巷没有了,历史悠久的青石路后祁街也被改叫成中山路一一决策改名者的如意算盘是:这样会使街边的地皮更具价值一一可以打出中山路周边住宅商铺的广告。

北大街更名为中山路

而花费了很大力气建造的江尖公园,早已面目全非,哪里还找得到当年那个老江尖的气息和痕迹。至于今天的北塘老街一带,在我眼里,几乎已经毫无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了。留下来比较完整的仅有接官亭弄及其周边的一片旧街区,也是所谓老三里桥街区。听闻,2006年曾经推出过一个改造方案,八年过去,却依然纸上谈兵。

有一段故事或许大多数无锡人都会记得,在推平了北大街和江阴巷之後,悠长的青石路和后祁街接着被改造了,道路被拓宽,两边民居被拆光,临街修建了南北各一排欧式形状的简易房,开出了大大小小的店铺。本来想招商做批发市场,却做不起来,逐渐变成了一条美食小吃街,一度生意还不错。媒体称这条街为“欧风街”,一度成为无锡人晚上爱逛的去处。

曾经的“欧风街”

可是又很快陨落。前几年开始了又一轮的改造,欧式建筑被拆光。令我纳闷的是,身处老无锡的典型区域,当初为何不承接传统进行改造,却要引入不伦不类的欧风呢?莫非这就叫洋为中用?接着纳闷的是,当年欧风街的改造,居然还被一些人沾沾自喜为不小的成功案例。

一个城市的魅力,其实不在于她建了多少高楼大厦、她的马路有多开阔、她的人流是如何的繁杂,而是在于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厚、她具备着哪些千百年承传下来的民俗民风和独特的个性、以及蕴蓄着历史意味的现代化创新。这也是现在许多地方努力修复古街、古村、古镇的指向所在。

比如地处北塘行政区域内的惠山古镇祠堂群,已经被列入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这些,恰好是北塘老街上已经很少能够被看到的东西了——他们早已被清除殆尽了。

无锡惠山祠堂群

在等待改造的那几条残存老街巷弄里走着,偶尔,还可以看见几家原住民坚守老宅,保留着一些从前的生活形态:随意凉晒的衣被、马桶、拖把和腌菜咸肉,就连那些彩色内裤胸衣,也毫不掩饰地在空中飘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摆挂着竹木器具的小店,门前无客,唯有店主独自饮茶。老宅屋前门边长着的一丛树或一盆花,并不名贵却欣欣向荣,街角里老太太在生着老式火炉,浓烟就在巷子里袅袅地飘旋。一棵梧桐树下随意摆着几张椅子和一张方凳,一副棋盘,一个茶壶几个杯子,围坐着几位老人……

此情此景,很会让人心头一暖,重温旧时的光景。可惜,那些生活的光景已然成为光影,大部消失在岁月里,隐隐约约。

转身离去,夕阳西坠,老巷里洒满零碎的光影,老人们慢慢回家。他们缓缓的背影,令我想起北塘的背影,在我心海里,那个老北塘正渐行渐远,往历史深处走去,那分明也是老无锡的一个背影。耳畔,伴随着的,是芙蓉湖残存河道里传来的潺潺水声,那是一种波澜不惊的声息,犹如衰老的轻轻哀叹。

--

作者吴歌,本名杨大中,著名文化学人、媒体人、大学讲师、副教授。江南文化与影视研究中心首席策划、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苏州铭可道文化传播机构联合创办人。

青绿山水间澄怀观道,珍馐美馔中品味人生。

《一怪江南生活志》是一份线上独立杂志,由一对父子创办于无锡,致力于分享最有味道的江南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