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邻村女孩,成了书法家
一一婷筠书法我观
焉鼎
近日,婷筠的首本书法集《婷筠嬉墨》出版了。
陈婷筠,笔名怡霖,出生于与我相距几里的邻村(同属于一个行政村),这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我们都是出身农民,她6岁开始每天晨晚放牛,我6岁也开始每天晨晚去山野收割猪羊垫栏的野草。我年长她数岁,我八十年代18岁上大学离开家乡,她16岁初中毕业,开始外出打工,浪迹天涯。那时,对她隐约有点耳闻,我们彼此并不相识。
最近几年,常听人说她成为作家了。出版了许多部个人散文集,获得了一系列文学的大奖。
庚子仲夏,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们得以真正的谋面。“认识"的当天,我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一一咱村里走出了作家,一个悲苦幼童年长大的女孩,终于出息了。
笔下的散文,温情,接乡野地气,讲我熟悉的人和事,亲切感人,可读,耐品,文采风流。当之无愧地获得过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作家!
一手隶书,宽博,正大,壮实处不让须眉。书家!
重彩长裙,艳艳,灿烂,漾漾如昨天的水(指7月某日的大水),热情如现时的夏。诚美人也。
婷筠赠送了我一本她的书法作品集和一件书法作品。我认真拜读了她的书法。
坦率地说,无论是经典技法的继承还是对作品形式的把握,婷筠于书法都是允当"内行"的。
她的行笔沉稳劲健,她的字有正大气象,是“上得了庭堂"的。细品,她的书法似有入古后的“文"和"质"。她于汉隶是下过功夫的。据说,她先后临摹过《西狭颂》、《泰山金刚经》、《石门颂》、《礼器碑》及汉简等等。从2010年以来,临池不曾间断。在我看来,她笔下吸取了汉隶的严整和汉简的活泼。作为作家,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领悟,以及其成长所经历的各种“苦”,所曾经面对的各种生活的贫困和磨难,最后都有效地变成滋养他笔墨的东西。婷筠笔墨有“法"外的东西,具"形"之外的附加值。她的墨迹有"文"有"质",文是修养,是法度,是气息;质是天真,是率性,是生机。
书如其人,作为"宣平老实"的她,行笔沉沉实实,如逆水行舟,骨子里透着倔强。我以为她的书法有碑学的凝重,主要是师法“碑派”书风,将北碑的雄浑之气贯穿于行笔之中,她的聪明处在于抓住了汉隶大汉文化的大气。在这一点上,堪与须眉比肩而不逊色。方正端严,宏阔大方,以古朴、厚重、阳刚取胜,字里行间流露出坚毅率直之意,大朴不雕,峻实稳重。
古往今来,女性之书多秀媚取姿,欹侧取势,以妍美称能。但婷筠不使巧,不求媚,规绳矩削而独守其拙,阳刚正气,很"上得台面"。 通常,对于常人,生活的坎坷,总会或多或少难免让人骨子里的艺术气质,带有孤独和凄苦,但我看到,婷筠的笔墨是逍遥自在的,看她挥毫写字,很是悠哉大方,没有一丝悲微和寒酸。
婷筠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人称"美女兄弟",既有美女的温情,也有兄弟的豪气。这样的人,写出的书法,章法布局和谐周全,就不足为奇了。无论数百上千字的宏篇巨制还是聊聊几个字的小品,她几乎都能把控得恰到好处。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风光的背后,都藏着看不见的付出和努力。婷筠精力旺盛,又勤劳肯吃苦。每天笔耕砚耕不辍。正因为她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了她今天的成绩。我很乐见她的成功。
既然一个只有初中文凭、从山村走出的放牛女孩,可以成为作家。那么,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一个著作丰硕的作家,可以成为一个功力深厚、风格独具的书法家。
凭婷筠的刻苦和才情,我看好她!
(符祖祥:浙江省武义县云溪村人,系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婷筠,笔名怡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福建省青联委员、福建省书协会员、无党派人士。
著有散文集《岁月追风人》、《月上柳梢头》、《追梦霞满天》、2012年初版《人约黄昏后》、2013年再版《人约黄昏后》、《梦回花间有呢喃》、《怡霖作品选集》、诗集《眉眼盈盈处》、书法作品集【婷筠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