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扬州新闻广播推出《扬法在线》普法栏目。2023第一期,与您相约!扬州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一个覆盖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等内容的一站集约、便民利民、高效解纷的应用体系正在不断完善。3月13日,扬州中院立案庭庭长莫俊秀、审管办副主任许建飞,作客985直播间和主持人面对面分享扬州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举措及成效
1、扬州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情况如何?
莫俊秀:这几年,扬州法院一直在持续推动“一站式”建设向基层、向社会、向网上、向重点行业领域延伸,努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扬州模式”,给大家列举一组数据, 2022年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7842件,调解成功率70.57%,位居全省第2位。在多元解纷的工作方式上,我们组织开展调解平台“三进”活动,将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特邀调解组织等基层解纷力量纳入多元解纷体系,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先后组织法官1154人次融入基层网格,累计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处理15583次,最大限度减少纠纷成讼。在诉讼服务方面,全市法院共设立4个速裁庭(中心)和7个速裁组,同时将人民调解员编入速裁快审团队,打造“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书记员”的新型速裁团队26个,实现了速裁工作的全覆盖。2022年,全市法院通过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45039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真正实现了让正义提速、为群众解忧。
2、当前诉前调解成功率超过了70%,但往往还有部分当事人会对调解的效力提出质疑?调解过了,对方还不承认怎么办?对于当事方达成的调解内容,怎样让它具有法律效力呢?
莫俊秀:对于简单的民事纠纷,我们会建议当事人走一个“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流程,司法确认制度是人民法院通过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和强制性的国家权力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使经确认的调解协议获得强制执行力。这里给大家举了案例,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下。
去年9月,有18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工资到江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寻求帮助,要求雇主张某支付拖欠已久的22万多元工资。期间,他们曾多次向张某某追讨工资款,但张某某一直未予以解决,甚至扬言无法支付。江都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听闻此事后,立即来到诉讼服务中心接待了他们,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考虑到农民工们的急切心情以及减少农民工诉讼费支出,建议他们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程序解决,在取得所有农民工同意后,当即安排江都法院金牌调解员对该案进行调解。最终在立案庭负责人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18名农民工与张某某达成调解协议,承办法官经依法审查后即出具民事裁定书予以司法确认。该案从收到农民工诉讼请求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里给大家解释下,通过司法确认程序所立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立“诉前调确”或“诉前调书”案号,与传统“民初”号案件相比,该类文书不仅程序简便、成本低、效率高,同时也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影响当事人提出异议、申请再审等其他权利。所在前面提到的18名农民工在没有花费额外费用的情况下,诉求即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样能达到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调解和诉讼的效率都在不断提高,这两年扬州法院还有哪些新的便民举措?
莫俊秀:一方面推行“全域诉服”工作机制,实现多种诉讼服务“就近能办、异地通办”,更加方便当事人“家门口”起诉,2022年全市法院共完成了跨域立案281件。同时依托江苏法院诉讼服务网、江苏移动微法院等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不见面”立案服务,全市法院共网上立案37633件,占新收民商事案件的72.13%,实现立案服务“零距离”“不打烊”“指尖办”。另一方面,我们全面实行“云上”办案,2022年全市法院在线开庭、调解案件10892件。着力解决“送达难”问题,建立全市律师电子送达地址库,相比传统的线下邮寄,电子送达不仅快捷高效,而且方便当事人、代理人随时在线查阅。2022年全市法院电子送达成功30.49万次,电子送达成功率57.22%,位居全省第2位。实行司法专递面单电子化改革,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除此之外,2022年以来,市中院还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在全市交通不便的村(社区)、律师事务所搭建“云解纷”平台28处,对全市偏远乡镇、村组基本做到了全覆盖,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就近调处、及时化解。
4、市中院推出了“有关法律文书及律师身份在线信息核验”的服务,这个模式与传统线下模式相比有哪些优点?
许建飞:去年底,市中院与市司法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推出了“律师调查令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人民法院在开具律师调查令后,持令律师即可登录“我的扬州”APP线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结果一般可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
相较传统模式,在线查询的优势首先可以减材料。在以往操作中,律师查询需要出具律师执业证、身份证、调查令、单位介绍信,如果一不小心忘带了律师证或单位介绍信,则无法查询。现在有了共享途径,律师查询时可以在线提交申请,不动产登记中心核验相关信息后就能出具查询结果。
其次是可以拓途径。此前,律师必须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才能进行查询,现在律师足不出户即可在线查询并获取不动产登记信息,“一趟不用跑”,既省时省力,又能有效防范疫情风险。
最后,就是可以保安全。在本市注册执业的律师,依据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调查令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均可享受改革新政。操作方式也非常便利和安全,律师登陆“我的扬州”APP,进入“不动产登记”,点击“律师查询”根据提示操作即可。查询申请提交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可在线核验法律文书信息及律师身份,确保查询依据安全可靠。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重保障,有效维护当事人信息隐私安全。
5、为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市中院研究制定了《诉前委托鉴定工作实施办法》,在全市法院推行诉前调解+诉前鉴定的模式,这样的创新模式对审判质效和当事人诉讼有什么影响呢?
许建飞:现在法院诉讼中涉及到鉴定的情况很多,比如工程造价、医疗损害、文书鉴定等等。为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的效率,将司法鉴定辅助解纷的“阵地”不断前移。在前期仪征、广陵法院试点工作基础上,去年我们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同时我们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制度促规范,以机制促提升。
首先,为了把好诉前鉴定启动关,我们向调解员发放了鉴定审查注意事项、鉴定材料清单,帮助精准识别诉前鉴定启动条件。同时根据鉴定难易程度,实行鉴定材料质证和确认的“繁简分流”,简单的由法官指导调解员完成,复杂的由法官组织进行。在鉴定报告出来后,对能根据鉴定意见促成调解的,由调解员有针对性开展调解工作。对确无法调解成功的,固定好诉前鉴定相关材料,随案转入诉讼程序,确保调、鉴、诉有序衔接。
另外,在鉴定类别上面,截至去年底,全市法院启动诉前鉴定的案件已覆盖工程造价、医疗损害、文书鉴定、建设工程质量鉴定、产品质量鉴定、房屋安全鉴定、测绘、资产评估等类别,形成法医临床类鉴定较为成熟、其他类别鉴定机制畅通的诉前鉴定格局。
去年,全市法院共办理诉前鉴定案件4434件,占司法鉴定案件总数的65.7%,实现了“诉中+诉前”鉴定双轨运行。通过诉前鉴定,当事人可以在诉前形成诉讼风险预判,对纠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降低矛盾对抗性,增加调解可能。特别是,推行诉前鉴定之后,法院案件审理周期明显缩短、群众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此项工作,省法院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6、扬州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莫俊秀:一站式建设永远在路上,扬州法院将持续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向社会延伸、向网上延伸,在资源整合上再下功夫,使多元解纷更便捷,在智慧建设上再下功夫,使诉讼服务更便民,在繁简分流上再下功夫,使矛盾化解更高效,让解纷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为法治扬州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诉讼服务信息化水平,持续拓展“一趟也不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范围,切实降低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