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权债务

讲解动态讯息:借贷纠纷和合同诈骗区别,诈骗罪和借贷纠纷区别

阅读:


诈骗与敲诈勒索,你知道如何区分吗?

案例一:

李某是一名自由职业者,经常在网上接一些写作、翻译、设计等项目。有一天,他在某网站上看到一个招聘信息,说是一家外贸公司需要一名英语翻译,月薪8000元,条件是通过一个在线测试。李某对此很感兴趣,就点击了链接,进入了一个网页。网页上显示,测试题目是将一篇中文合同翻译成英文,并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李某觉得这个测试不难,就开始了翻译。半小时后,他将翻译好的合同提交了。

不久,他收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招聘公司的人事经理,称李某通过了测试,并邀请他去公司面试。李某很高兴,就问对方公司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对方说公司在市中心的某大厦,给了李某一个手机号码,并告诉他面试时间是第二天上午10点。李某按照约定时间去了公司面试,发现大厦里根本没有对方所说的那家外贸公司,而且拨打对方的手机号码也无人接听。李某感到很奇怪,就回到家里上网查看招聘信息,发现已经被删除了。他突然想起自己翻译的那篇合同,觉得可能被骗了。他又找到了原文合同的链接,发现是一家真实存在的外贸公司发布的,并且合同金额高达100万美元。李某意识到自己被人利用了,为对方免费做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翻译工作。他立即向警方报案。

案例二:

比特币勒索

黄勇敲诈勒索案。黄勇是一名职业打假人,他在全国各地购买数百种医药广告产品,然后以检举、揭发为由,向电视台索赔几千元至一万元不等。他的行为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因为他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不是正常的消费者维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骗取或者索取我们的钱财。这些行为可能涉及到两种犯罪: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那么,这两种犯罪有什么区别呢?作为律师,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也就是说,行为人的动机都是想要非法地获取他人的财物。但是,他们的手段和结果却有所不同。

诈骗罪的手段是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或者维持认识错误,并基于这种错误而自愿地交出财物。例如,行为人假冒公检法人员、银行工作人员、亲友等身份,或者编造中奖、投资、借贷等虚假情况,欺骗被害人将钱款转账或者交付给自己或者指定的第三方。这种情况下,被害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地放弃了自己的财物。

敲诈勒索罪的手段是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式,对被害人或者其亲属、朋友实施恐吓,迫使被害人出于恐惧心理而交出财物。例如,行为人以暴力、恐怖、举报、揭发、曝光等手段,威胁被害人或者其亲属、朋友的人身安全、名誉、隐私等权益,逼迫被害人将钱款交付给自己或者指定的第三方。这种情况下,被害人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被动地放弃了自己的财物。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被害人交出财物时是否自愿。如果是自愿的,就可能构成诈骗罪;如果是被迫的,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当然,在具体案件中,还要根据其他要件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比如数额大小、次数频率、情节严重程度等。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防范这两种犯罪呢?我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

1. 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常见案例,对于陌生来电、来访或者短信,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转账汇款。

2、要了解法律法规和常见案例。我们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什么是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什么是合法的权利和义务,什么是违法的行为和后果。我们还要关注一些典型的案例,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以及受害人的反应和教训。

3、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当我们遇到一些涉及到财产权益的问题时,比如签订合同、投资理财、借贷纠纷等,我们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比如律师、会计、银行等。我们不要轻信一些陌生人或者网络上的所谓专家或者导师,不要贪图小便宜或者高回报,不要盲目跟风或者冲动决策。

4、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当我们收到一些紧急或者重要的信息时,比如亲友遇到困难、中奖通知、公检法传唤等,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不要慌张或者着急,不要轻信或者顺从,不要随意转账或者配合。我们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比如打电话给亲友、查询官方网站、拨打114等。

5、要及时报警和求助。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或者敲诈勒索的情况,我们要及时报警和求助,不要害怕或者隐瞒,不要自作主张或者放弃,不要继续交涉或者妥协。我们要尽快拨打110报警电话,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信息,比如对方的联系方式、账号、转账记录等。我们还可以向亲友、律师、银行等寻求帮助和支持。

总之,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严重侵犯人民群众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我们作为公民,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这类犯罪。只有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和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这类犯罪给我们带来损失和伤害。